青島市政府發布2023年民生領域集中攻堅行動,著重圍繞市容環境、交通出行、噪聲擾民、醫療服務、食品安全、物業管理、快遞物流等七個領域11項任務持續開展攻堅,力求采取更多解民憂、暖民心舉措,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當前,膠州市九龍街道著力做好惠民生、暖民心、強信心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上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和成效,民生保障“底色”越來越濃、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成色”越來越足。
組織推動“為民”,夯實服務根基
一是加快實施養老幸福工程,搭建“1+19+N”的養老服務體系,設置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處,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站19處,每站涵蓋“銀齡棋牌室”“銀齡活動室”“銀齡茶飲室”“銀齡書畫室”“銀齡閱覽室”“銀齡休息室”等N個功能室,融合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圍繞老年人健康需求,積極構建“家門口”多元化、多維度養老服務體系。
二是成立養老服務站建設推進工作領導小組,堅持“實事辦好”的原則,抓開工、抓進度、抓質量,密切上下協同,明確各功能室規模,保持環境整潔明亮;增設多種多樣的功能室和相關器材,滿足不同老人的日常需求;規定建設完成的時間節點、驗收標準,即要快又要好。
三是完善基礎設施、改造村容村貌,讓路燈照亮每個角落,水泥路硬化到家家戶戶,修建文體廣場,方便群眾娛樂健身。村莊自來水24小時供水,凈化水24小時供水,為村民提供方便。結合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實現農村人居環境由“短期清臟”向“長期清潔”轉變,建立健全完善的長效管護機制。在轄區內多個村莊引進了生活垃圾自動分類資源化處理一體機,建設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中心,輻射提升周邊村莊生活垃圾資源化處理水平,全面提升村莊垃圾分類收集和處置能力,有效推動垃圾分類工作在基層一線落地開花。
陣地互動“便民”,提升服務品質
近年來,膠州市九龍街道在工作中堅持將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為民服務質量,提升辦事效率,做到“便民服務無極限,服務群眾零距離”,切實解決了一批群眾碰到的難題和煩心事。
一是探索建立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長效機制。破解居民小區電動自行車數量多、樓道內亂停亂放、飛線充電等問題,陸續建設電動自行車集中充電點(棚),為居民提供便利,保障群眾人身和財產安全。對個別線纜混搭、線桿破損等現象進行實地摸排,排查梳理,協調供電所對問題線桿進行拔除、重建,解決了架空線掉落、垂墜等安全隱患,筑牢群眾安全“線”。
二是打造文明實踐站。開展豐富多樣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發揮老年人活動室、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農家書屋等重點場所等志愿服務作用;不斷擦亮“理響九龍”宣講品牌,運用文藝黨課、三句半、快板書、歌舞、書法等群眾愛聽愛看的表達形式,把黨的創新理論、群眾身邊的變化唱出來、演出來、展出來。常態化開展文化進萬家活動,精心組織群眾文藝匯演、消夏晚會、文化惠民消費季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實現文明實踐惠民利民。
三是推出便民利民措施。積極推行“無證明城市”革新,簡化辦事流程,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公共服務,助力提升營商環境。設立幫辦代辦、一窗通辦、全城通辦和“無證明城市”四個關鍵點,全力為居民提供全方位、個性化的辦事服務。健全完善服務體系,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將政務服務作為核心工作聚焦。
多方聯動“安民”,激發服務動能
一是營造親清合一的服務生態。積極落實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圍繞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全力保障服務好上合示范區建設,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為企業破解發展難題。推行企業“點單式”服務、資源“一站式”配齊、政務“一體化”推進,引導 119 家企業入駐上合經貿綜服平臺,對標自身貿易場景,讓更多企業享受上合開放紅利。依托“數字黨政、智治上合”平臺,加快打造“領導頂格調度、全員協同推進”工作場景,建立健全“督導通報、比拼晾曬”工作機制,通過問題向上抬,倒逼落實向下看,精準破解發展中的痛點、堵點。
二是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日處理、周匯總、月分析、季評估,利用大數據對有關事項受理率、辦結率、滿意率等進行分析、研判、預警,確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
三是提供全周期的健康保障。定期開展義診活動,為百姓送去優質、便捷醫療服務,發放宣傳資料,普及社會公眾防病治病的健康知識,倡導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眾健康保健意識與健康素養。積極開展城鎮低保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采取不同方式廣泛宣傳普及“兩癌”防治健康知識及惠民政策,幫助廣大婦女培養良好生活方式。
近年來,九龍街道持續深化“1+3+N”社區治理模式,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有效構建“社區+網格+單元”的三級管理架構,為居民提供“N”項特色服務,全面提升社區自治水平;九龍街道積極探索一條群眾自主“當家”的道路,以“紅色樓長”作為單元治理的基礎力量,凝聚合力推動基層治理精細到樓棟,扎實到單元,引導“紅色樓長”隊伍在環境整治、困難群眾走訪、矛盾化解等工作一線持續發揮作用,搭建起共建共治的“大舞臺”;九龍街道不斷完善對困難群眾等特殊群體的救助保障制度體系,全面落實低保等基本生活救助政策,加強特困人員照料服務,將民生底線兜得更牢。與此同時,社會保障覆蓋面進一步拓寬,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健全。培育社區社會組織和群眾活動團隊,組建志愿服務隊、成立“理響九龍”宣講團,今年以來累計舉辦活動200余場,服務居民群眾1萬多人次。
(通訊員 曹延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