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詩人海涅曾說,鐵路讓人類轉到了一個新的方向,也改變了生活的顏色和形狀。
鐵路,是城市的心脈,串聯起沿線散落的“點點明珠”。膠濟鐵路,便是與青島密不可分的那條紐帶。膠濟鐵路自青島而起,一路向西,與中國鐵路大動脈接軌,構架起青島通往世界的大道,成為了進出青島的重要門戶,與城市緊密相連。
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
膠濟鐵路自青島而起,一路向西,與中國鐵路大動脈接軌。
10月5日,記者來到位于泰安路2號的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作為一座反應膠濟鐵路誕生發展的專題性展館,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位于膠濟鐵路“零公里”起點站——青島站,由青島火車站鐘樓改造而成,展館面積達1823平方米,館藏文物、圖片等藏品1400余件。
沙盤展示青島站全景
踏進博物館的那一刻,撲面而來的是濃厚的歷史感。以時間為發展脈絡,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共設置了五個展區,分別以“起點”“聯接”“抗爭”“鑄魂”“騰飛”為主題,記錄了1899年始建膠濟鐵路、1904年建成通車、高密抗德阻路、五四運動、“膠濟鐵路大罷工等標志性歷史事件。
博物館以投影形式真實再現了膠濟鐵路的發展變遷。
飄洋過海而來的德式鋼軌、刊載鐵路站名的老黃歷、中國歷史上第一臺火車頭——“八一”號蒸汽機車車頭模型......透過展區的一件件藏品、一幅幅圖片,漫步其中的游客以回眸的視角,彷佛可以穿越時空,感受到火車呼嘯而過的氣息與枕木旁零落的石礫。
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藏品
而在一樓展廳與二樓展廳的連結處,實時更新的火車時刻表,同樣令人印象深刻。歷經艱辛的復線建設、電氣化改造、修建膠濟客專、開行和諧號動車、復興號上線運營、濟青高鐵建成,從修建之初的“僅十二小時而已足”到列車時速提升到復興號的每小時300多公里,“百年膠濟、歷久彌新”是膠濟鐵路的真實寫照。
在探訪中,一名土生土長的青島女生對記者說:“作為青島的地標和膠濟鐵路的起點,青島站始終矗立在那里。無數趟列車從這里發出,也喚起了我的回憶?!边@條具有百年歷史的交通“大動脈”,直至今天依然充滿活力,迎接著往來四面八方的旅客,無疑是這部膠濟鐵路修建史最好的番外篇與“彩蛋”。
來自河北的梁女士向記者感嘆:“中國人說‘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在今天也沒有過時,膠濟鐵路的百年發展歷史讓我們看到一座城市走出去、向外看的道路?!彼f,青島是一座具有歷史感的城市,帶著孩子來親身感受后,對于中國鐵路的百年巨變也有了更加深入的體會。
雙節期間,不少家長帶著孩子走進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
通過將近代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爭取國家主權的抗爭史和奮斗史,直至今天的強國建設、民族復興之路濃縮至一條膠濟線,參觀者在游覽中真切感知到了膠濟鐵路的歷史變遷。
交通文博“青椒護照”打卡活動
高鐵模擬駕駛VR影院
節日期間,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更設置了VR觀影伴中秋、公益講解話滄桑、“國鐵國潮”系列文創產品展銷、交通文博“青椒護照”打卡等活動,以高鐵模駕、VR影院觀影、拼接高鐵模型多種形式,再現膠濟鐵路的百年歷史與中國鐵路從“跟跑”到“領跑“的輝煌歷程。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責任編輯:董承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