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10月4日上午,青版財經小記者來到青版教育嶗山校區,欣賞詩歌、學習硬筆書法、制作書法小臺燈,在中秋、國慶雙節假期中領略傳統文化之美。
小記者合影留念
蘇老師介紹活動流程
認真聽講的小記者們
“詩歌是我國各類文學體裁中不可或缺的一朵奇葩,同時也是我國最古老的文學形式之一。中國文學的天空,也因為有詩歌的存在,而顯得更加璀璨。人們常說,詩詞是一種書寫心靈的文學藝術。從痛心到共情,從歌頌到激勵,詩歌也許是最能表達情緒的方式?!被顒娱_始后,蘇老師先向小記者們介紹了有關詩歌的知識。
講解握筆的姿勢
蘇老師講解基本筆畫的書寫方法
小記者學習正確的寫字姿勢
認真書寫的小記者們
在硬筆書法環節,蘇老師先從基本的坐姿與握筆講起,檢查和糾正大家的握筆姿勢,接著以漢字基本筆畫為起點,在黑板上做書寫示范,并講解書寫注意事項。
因為正值中秋、國慶雙節假期,老師專門帶領小記者們賞析了《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這首宋代文學家蘇軾寫的關于中秋的詞,了解了它的背景故事以及表達的含義。
小記者在抄寫詩詞
一對一進行指導
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為蘇軾醉后抒情,懷念弟弟蘇轍之作。全詞運用形象地描繪和浪漫主義的想象,緊緊圍繞中秋之月展開描寫、抒情和議論,從天上與人間、月與人、空間與時間這些相聯系的范疇進行思考,把自己對兄弟的感情,升華到探索人生樂觀與不幸的哲理高度,表達了作者樂觀曠達的人生態度和對生活的美好祝愿、無限熱愛。講解老師通過合理設置懸念、問答互動等方式增加閱讀的趣味性,為本次活動添色不少。
小記者在制作詩歌臺燈
小記者在制作詩歌臺燈
小記者在制作詩歌臺燈
最令小記者們興奮的是詩歌臺燈的制作環節了。小記者們選擇心儀的詩句進行抄寫,裁剪成大小合適的長條狀,貼在臺燈的燈罩上。打開開關,臺燈亮起,燈罩上就展示出漂亮的書法作品了。
小記者展示自己制作的詩歌臺燈
小記者展示自己制作的詩歌臺燈
小記者展示自己制作的詩歌臺燈
假期中這次活動,不僅讓小記者們領略了傳統文化之美,還增強了他們的文化自信,提升了綜合素質,讓小記者們收獲滿滿。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王月 盛軍
責任編輯:臧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