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存款利率持續走低,居民如何管好“錢袋子”?

    近日,多家全國性商業銀行下調了不同期限的存款利率,引發了市場的關注。這是繼今年6月份后的第二次下調,也是2022年9月以來的第三輪下調。

    央行兩次降準,打開利率下行空間

    央行在今年初明確表示,要維護存款市場的秩序,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推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央行還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要求銀行參考10年期國債收益率和1年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進行柔性定價。

    央行年內二度降準,可以不斷優化商業銀行和金融市場的流動性結構,降低銀行負債端資金成本,進一步打開資產端貸款利率下行空間,推動企業融資和居民信貸成本穩中有降,金融向實體讓利的能力有望進一步提升,穩投資穩就業力度加大。

    今年以來,央行采取了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保持了市場資金供應的充足和穩定。同時,由于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和金融市場的波動性,居民和企業的儲蓄意愿增強,導致了部分銀行存款規模增長較快。這些因素都使得銀行“不差錢”,從而降低了對存款的吸引力。

    受利率市場化、信貸結構調整、風險撥備增加等因素的影響,銀行業今年面臨著較大的盈利壓力。根據部分銀行披露的2021年年報顯示,無論是國有六大行還是股份制銀行,凈息差都呈現出收窄的態勢。為了保持穩健經營、防范金融風險、支持實體經濟,銀行需要保持合理的利潤和凈息差水平。因此,通過下調存款利率,降低負債成本,是銀行緩解息差壓力、提高信貸效率的重要手段。

    對于儲戶來說,各大銀行降息潮意味著存款收益會減少。根據專家測算 ,如果按照10萬元、3年期、定期存款計算,存款利率下調20個基點后,到期收益將減少約60元。對于有大額閑置資金或者長期儲蓄計劃的人來說,這是一個不小的損失。因此,他們需要尋找更高收益的理財產品或者投資渠道,以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和價值增長。

    對于借款人來說,各大銀行降息潮意味著貸款成本會降低。根據通知要求 ,銀行可以根據市場情況和自身資金需求,合理確定存款掛牌利率,并不一定要完全按照下限執行。這就給了銀行一定的空間和動力,通過提供更低的貸款利率或者更優惠的貸款條件,吸引更多的貸款需求。對于有投資項目或者消費需求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好時機。

    利率下調將推動實體經濟、提振消費

    9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最新一期LP)。其中1年期LPR為3.45%,5年期以上LPR為4.20%,均與8月持平。

    雖然9月LPR保持不變,但中信證券研報指出,考慮到金融讓利實體的背景,未來LPR仍有下調的可能。

    根據存款自律定價機制,成員銀行要參考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代表的債券市場利率和以1年期LPR為代表的貸款市場利率,合理調整存款利率水平。因此,考慮到LPR的近期走勢,市場此前對調降存款利率已有一定的預期。

    在專家看來,未來央行將繼續引導存款利率下行,一方面緩解銀行息差縮窄壓力,另一方面也為后續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創造條件。此外,利率下降也將推動資金進入實體經濟,提振消費。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通過再次下調存款利率、壓降負債成本來延緩息差縮窄壓力、保持穩健發展態勢,在當前仍然具有必要性。這也是商業銀行保持利潤合理增長、保持向實體經濟減費讓利持續性的重要舉措。”

    根據銀行披露的中報數據,凈息差普遍下跌,且部分銀行已經跌破“警戒線”。因此普通定存、大額存單長期利率或持續下行,結構性存款產品收益率也仍有一定下調空間。

    居民投資理財更為理性穩健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眼下,中長期定期存款年利率3%以上的產品已經很少了,“2”字開頭的利率產品成為主流。雖然掛牌利率下降,但銀行存款依然是大部分居民最放心選擇的一種安全、穩定的理財方式。

    記者在寧夏路某國有銀行看到,市民張阿姨的一筆五年期定期存款到期之后,繼續選擇再存五年定期?!袄氏陆凳勤厔?,我現在享受著五年前定期的高利率,拿到了利息,即便現在利率降了,五年后看,這個利率應該也是高的?!睆埌⒁瘫硎荆€比較青睞配置國債、大額存單等中低風險理財產品,是穩健型投資者的典型代表。

    “儲蓄國債太火,我家樓下的銀行,十幾分鐘就就售罄了。”市民劉女士9月10日在家附近的銀行認購國債時表示,每次都會提前將近一小時來排隊取號。記者了解到,9月發行的2023年第五期和第六期儲蓄國債(憑證式)銷售火爆,“儲蓄國債已無額度,現在存款利息比國債低,所以很搶手。”招商銀行工作人員表示。

    “居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配置一部分銀行存款,此外,還可以考慮一些低風險、中等收益的理財產品,如貨幣基金、銀行理財、國債等。同時,也要關注存款掛牌利率下調對其他理財產品的影響,做出合理的判斷和決策。”平安銀行理財經理表示。

    即使存款利率“一降再降”,但據中國銀行研究院報告顯示,上半年,58家上市銀行存款規模達197.01萬億元,較去年末增長近10%,增勢依然延續,存款占負債比重也進一步達到階段性高位。同時,存款定期化趨勢更加明顯,定期存款占存款總規模比重突破55%的水平,較去年末進一步上升,長期限存款占比也有所提升。

    中秋節、國慶節在即,業內人士建議,需要“持幣過節”的投資者,可關注活錢理財、最短持有期理財產品、國債逆回購、短債基金等。需要留意的是,根據收益規則,部分活期理財產品需在9月27日15時前買入,才可以保障收益最大化,“躺賺”假期紅包。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揚 劉栩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