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是招引年輕后備人才的絕佳時機。此時,應屆畢業生面臨走入職場,已就業者也想在歲末前跳槽找尋更理想的工作,造成了每年該時段人才流動的高峰,素有“金九銀十”之稱。
青島市人社部門搶抓“秋招”黃金季,9月27日-28日南下上海,在同濟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連續舉辦“山東一名校人才直通車”活動,幫助用人單位“招賢納士”的同時,趕在“雙節”前為高校學子們送上一份“超‘職’大禮”。
招聘會現場
三方聯手送優質好崗
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劉傳華表示,此次活動從省、市、區特色出發,堅持高端引領、產才融合,聚焦重點企業和高校院所,切實增強對在滬高校學子的吸引力。此次活動青島市屬單位有30家,占所攜單位的60%,其中西海岸新區19家,占了半數以上。
本次招聘推介活動系山東省今年首次啟用“省+市+區”聯動引才模式,形成了重點用人單位信息歸集的集聚效應,營造了“感知齊魯、了解青島、走近西海岸新區”的濃郁人才交流氛圍。全省共有50家用人單位“聯袂出擊”,提供257個優質崗位近5800個人才需求。截至目前,在同濟大學和復旦大學的招聘活動已吸引800余名畢業生進場求職應聘,收取簡歷1900余份。
現場推介
本次前往招聘的單位中,既有中國海洋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這樣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有中石化齊魯分公司、山東能源集團、海爾集團、海信集團這樣的大型國企及知名企業,還有賽輪集團、芯恩(青島)集成電路、青島宏大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等民營企業參與。這50家單位提供的崗位涉及電氣自動化、工程建筑、機械、計算機IT、交通船舶、教育、信息技術、醫療衛生類等諸多領域。其中,人才需求碩士以上學歷的約占72.4%,博士層次人才成了不少高校、科研院所亟需的“香餑餑”。待遇方面,本次赴滬的用人單位也是“各顯神通”,有的主打“高薪牌”,如山東青年政治學院、青島四方思銳智能技術有限公司給出了最高100萬元的年薪或補貼;有的主打“福利牌”,如青島濱海學院為員工提供科研經費、住房、子女入托等待遇。青島浦芮斯光電技術有限公司為員工提供股權激勵、光谷公寓、六險一金、生日會等待遇。
三路并進打出引才“組合拳”
高校是青年人才的主要供給源,如何進一步創新校地人才交流互促模式,打造政產教融合發展新樣態,是擺在青島面前的一道“搶分題”。
活動現場
青島黃海學院HR張延軍表示:“以往我們招人都是‘單兵作戰’,招聘效果不好,這次終于體會到‘抱團校招’的優勢了,‘雙選會’把資源集中起來,‘伯樂’和‘千里馬’都有了更多選擇空間,大幅節約了引才成本?!痹谏虾?,青島黃海學院將參加全部3場“雙選會”,并帶來口腔醫學、基礎醫學、計算機類、大數據類、人工智能類、外語類等崗位,招收人數達200人。
復旦大學航空宇航科學技術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丁華宇在“雙選會”期間,通過西海岸新區人社部門聯系到了中科航星科技有限公司,雙方“一拍即合”,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雙選會’這種形式特別實用,我們依托政府部門的架橋搭臺,獲取了不少寶貴的人才信息?!敝锌坪叫强萍加邢薰救耸虏坎块L謝靖華表示。
“西海岸正青春,誠邀復旦大學的莘莘學子共同奔赴青春西海岸的星辰大海?!蔽骱0缎聟^副區長薛山在新區推介中向復旦大學的畢業生們發出了誠摯的邀約。
招聘會現場
除“雙選會”外,本次“直通車”系列活動,青島市還積極利用舉辦推介會、校地座談會等方式,促進教育鏈、人才鏈、產業鏈貫通融合,提升城市與人才間的“甜度”,增強城市與高校的“粘度”。
為進一步深化與各重點高校的人才交流合作,近年來,青島市加快建設校地引才聯動機制,現已建成21個招才引智工作站、3個實習實訓聯絡站和24個高校就業服務站,地區間人才合理有序流動、高效成事雙向賦能的網絡正日益織密。
三招齊發促“流量”變“留量”
“我們將以一流人才生態,集聚更多一流人才。涵養這個生態,需要政策引領、平臺賦能和服務保障?!鼻鄭u市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人才引進部部長劉京玉向記者展示了《青島市青年人才政策小紅書》,這本“小紅書”涉及高校畢業生落戶、檔案接收、補貼申報、創業服務等內容,分類清晰、設計精美,兼具政策查閱和筆記本等實用功能,細微周到處處彰顯引才誠意。
招聘會現場
相對“北上廣深”,新一線城市節奏較為舒緩,生活壓力較小。獵聘大數據研究院推出的《2023屆高校畢業生就業數據報告》顯示,53.64%的應屆生表示最理想的工作城市是新一線城市。在新一輪的“搶人”大戰中,幾乎所有的新一線城市都紛紛搶灘、全力施為。青島當然也不甘于人后,除在引才關口“盡銳出擊”外,聚焦政策、平臺、服務等多維發力,推動人才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的優質微生態加速形成。
政策方面,青島對來青就業創業的高校畢業生按照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1200元、碩士研究生每人每月800元、本科畢業生每人每月500元標準發放最長36個月的住房補貼;對在本市行政區域內購買唯一商品住宅的研究生,按照博士研究生每人15萬元,碩士研究生每人10萬元的標準發放一次性安家費;國(境)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全日制在讀、在被認定為研究生實習基地實習的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每人每月發放3000元的實習生活補貼,在讀期間每人累計最長發放3個月。
平臺方面,結合博士、留學回國人員、畢業生等不同群體需求,青島在全市先后培育了高層次人才創業中心、博士創業園、留學人員創業園、湛山創客工廠等一批創業孵化基地,為各類人才提供場地支持。2015年以來,建成市級及以上創業基地(園區)17家,其中國家級2家、省級11家,累計入駐創業實體7900家帶動就業4.2萬人,發放園區獎補資金8700余萬元。此外,建立了1700多個專家工作站、271個博士后站,累計吸引7300余名博士后聚青發展。
招聘會現場
服務方面,青島提升青年人才服務“一件事”聯辦平臺效能,集成人才落戶、學籍確認、補貼申領等13項畢業生來青就業高頻服務事項,實現“一網通辦”“全程網辦”。打造了“198”大學生服務總站,為來青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崗位推介、政策經辦、實習推介等九大板塊服務,構建青年人才聚青一站式綜合服務樞紐。青島已連續4年獲評“中國最佳引才城市”、連續11年獲評“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國城市”,在2023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中由第13位上升到第11位。
劉傳華表示,11月前,青島市還將聚焦24條重點產業鏈人才需求,組織2000余家用人單位赴西安、哈爾濱、濟南、煙臺等地50余所高校開展招才引智活動,預計提供招聘崗位超4萬個,招攬各類人才約5萬人。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