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大盤小幅低開后弱勢下探,北向資金在周五短暫加倉后又出現賣出,半日單邊凈賣出逾60億元。截至午市收盤,上證指數跌0.39%,深證成指跌0.51%,創業板指跌0.4%,科創板指數跌0.81%,北證50跌1.29%,半日成交4650.7億元,交投與上周五同期相仿。
板塊個股方面,上周五強勢板塊光模塊出現分化,劍橋科技、源杰科技、天孚通信繼續保持上漲勢頭,而近期較為逆指數的醫藥則獲資金回流,減肥藥、CRO這兩大賽道再度發力,不過,截至上午收盤,有超過3600只個股下跌,市場整體偏弱。
消息面,2023年9月22日,國家醫保局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已于7月開始落地實施,39個中選品種平均降價56%,預計將為患者節約費用260億元。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已經正式展開,相關藥品信息填報工作已經開始,藥品填報范圍涉及44個品種、195個品規,治療領域涵蓋高血壓、糖尿病、腫瘤、胃腸道疾病、抗感染、心腦血管疾病等多個領域。第四批的國家組織高值耗材集采目前也正在開展,重點采購人工晶體和運動醫學兩種高值醫用耗材。
今年以來,相關部門圍繞鼓勵創新出臺多項政策措施。CDE發布《加快創新藥上市許可申請審評工作規范(試行)》,優化審評流程、縮短了部分創新藥審評時限;發布了以患者為中心的藥物臨床試驗設計、試驗實施、獲益-風險評估三份技術指導原則,鼓勵企業開發更有臨床價值的創新藥,避免靶點和適應癥“內卷”??萍疾俊度祟愡z傳資源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正式施行,優化了行政許可程序和備案范圍,有助于我國新藥研發提速。
上海證券分析指出,隨著集采的不斷推進,以及對醫保談判規則進一步細化,有利于創新藥保持合理價格。隨著新藥審評的各項政策規范不斷出臺,有望進一步加速創新藥上市。在商業化方面,更多更新的規則出臺將加速創新藥入院;隨著加強監管,預計將會出臺相應的行業操作規范,將給行業帶來更好的競爭環境,讓藥企集中資源于研發有更好療效的創新藥。
這里,通過整合多家券商最新研報信息,介紹4家公司,僅供參考。
1、眾生藥業
公司積極布局特發性肺纖維化多靶點TKI產品ZSP1603(II期臨床)、NASH治療新機制藥物ZSP1601(IIb期臨床)、長效GLP-1多肽RAY002(IND獲批)等,積極謀求創新轉型。公司創新藥系列產品已開始價值兌現,推動公司進入第二成長軌道。
2、昆藥集團
公司創新藥自主研發的適用于缺血性腦卒中的中藥/天然藥物1類新藥KYAZ01-2011-020 II期臨床研究進展順利。適用于異檸檬酸脫氫酶-1(IDH1)基因突變的1類創新藥KYAH01-2016-079持續推進I期臨床研究。同時多個仿制藥項目研究進展順利,國內同品種首家申報一致性評價的精神類用藥化學注射劑KYAH06-2018-094項目獲得發補通知,并已按要求完成所有答補實驗工作。在已上市品種二次開發方面,為便于患者用藥的新規格KYAZ07-2021-171項目已獲CDE審評受理。
3、海翔藥業
上半年,公司子公司川南藥業取得年產2610噸氟苯尼考、培南等中間體項目的環評批復,為未來發展預留空間??偛垦芯吭喉椖客瓿汕捌谠O計和準備工作,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將投建總部研發大樓及中試多功能柔性生產平臺,聚攏引進化學合成、酶生物工程、多肽類等方面研發人才、提升CDMO服務能力與效率。
4、百濟神州
公司為國內創新藥龍頭,國際化能力突出,核心產品陸續放量,在研管線豐富。實體瘤方面,公司圍繞明星產品PD-1打造腫瘤IO管線,推動替雷利珠單抗與20+免疫療法和靶向分子聯用,如TIGIT、LAG3、TIM3、OX40等,此外CDK4抑制劑、EGFR蛋白降解劑和泛KRAS抑制劑有潛力成為未來基石項目。
(記者 劉明濤)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