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是中國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區域之一,其新舊動能轉換的規劃可以追溯到2018年,當時山東省委、省政府明確提出“堅決淘汰落后動能、堅決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堅決培育壯大新動能”的任務。
此后,山東省積極推動新舊動能轉換的重大工程建設,如實施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未來產業培育布局等重點工程。同時,山東省還通過建設創新創業平臺、加強產學研合作、推廣新技術新產品等,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五年來,山東集全省之力推進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新舊動能轉換向著“塑成優勢”加速邁進,成為山東省經濟由大到強轉變的“密碼”。
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截至目前,山東省A股上市公司數量為306家,占A股上市公司數量比例為5.8%,也反映出山東省在資本市場上的活躍度和開放性逐漸增強。上半年,山東省A股上市公司實現總營收1.37萬億元,實現凈利潤共計934.54億元。
除了頭部企業之外,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山東省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領域,是該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取得突破的關鍵抓手。山東省內,有91家A股上市公司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其中,生物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材料產業等板塊上市公司數量居多。
新舊動能轉換加速
經濟結構方面,根據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結果,上半年山東省生產總值44125億元,位列全國第三,同比增長6.2%。其中,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7.7%,反映出山東省在新興產業和高技術領域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有力支撐。
此外,山東省還積極推進新舊動能轉換項目。比如煙臺市遴選了總投資6248億元、共200個新舊動能轉換項目,其中海陽核電3、4號機組工程年發電能力達200億千瓦時,牟平三峽海上風電項目是山東第一個深遠海海上風電項目等。
與此同時,山東省還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為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政策保障。例如,山東省政府印發了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工作方案、“三個堅決”行動方案、“十強”產業高質量發展突破行動計劃等文件,明確了新舊動能轉換的目標和重點任務。
從上市公司數量來看,截至目前,山東省A股上市公司數量為306家,占A股上市公司數量比例為5.8%,山東省在資本市場上的活躍度和開放性逐漸增強。
上半年,山東省A股上市公司實現總營收1.37萬億元,實現凈利潤共計934.54億元;營收均值為44.51億元,凈利潤平均值為3.05億元;營收平均增幅為6.9%,凈利潤平均增幅為-28.14%。306家公司研發投入總和為355.45億元,平均每家研發投入為1.25億元。
從營收來看,海爾智家(600690.SH)、濰柴動力(000338.SZ)、萬華化學(600309.SH)、兗礦能源(600188.SH)、華電國際(600027.SH)、山東鋼鐵(600022.SH)排名靠前,分別實現營收1316.27億元、1061.35億元、876.26億元、844.01億元、594.5億元、469.68億元。
凈利潤方面,兗礦能源、萬華化學、海爾智家、濰柴動力、青島啤酒(600600.SH)位居前五,凈利潤分別為127.64億元、92.52億元、90.45億元、47.85億元、34.81億元。
從區域內多家頭部上市公司的2023年半年報可以看出,山東省在產業結構優化、新舊動能轉換等方面取得了積極進展和趨勢。
以山東鋼鐵為例,山東鋼鐵產業調整是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一部分。今年上半年,公司推進高端化、特色化、專業化、綠色化研發,濟南鋼城基地成功開發生產Q390NE/S420NL風電法蘭用鋼等新產品32項;日照基地開發新產品98項。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上半年山東鋼鐵穩步推進智能制造,6月底“四個一律”指數36.45,較年初31.89提升14.30%。萊蕪分公司新舊動能轉換項目特鋼100噸轉爐建成投產,該裝置的投產有利于推動公司特鋼的高效低成本冶煉。同時,公司積極策劃各產線智能制造升級改造及萊蕪分公司環保創A工作。
無獨有偶,兗礦能源的智慧制造園區項目是山東能源集團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主導產業的一項重大投資項目,是山東省2022年重大實施類項目。
據了解,該項目位于鄒城市經濟開發區,中長期規劃投資105億元,占地1600畝。其中,一期建設總投資30億元,以新舊動能轉換發展為目標,采用華為公司設計的智慧管理方案,配套光伏項目建設,致力于打造智能工廠、綠色工廠、低碳園區,該項目將于今年底完成一期建設并投產運營。
濰柴動力是我國柴油發動機龍頭,上半年公司營業收入超過1061億元,同比增長22.3%,歸母凈利潤39億元,同比增長63.1%。在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方面,2020年以來,濰柴集團圍繞智能制造、高端動力、新能源產業及科研能力提升等,實施了一系列項目建設。
記者注意到,2023年的山東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新舊動能轉換順利實現“五年取得突破”,預計“四新”經濟增加值占比提高10個百分點以上,數字經濟規模增長40%以上,全省經濟結構、質量呈現出趨勢性、關鍵性變化,高質量發展的前景越來越廣闊。
戰略性新興產業動能強勁
除了上述頭部企業之外,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山東省加快培育發展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關鍵領域,是該省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取得突破的關鍵抓手。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根據Wind數據統計,在山東省306家A股上市公司中,有91家企業屬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占比29.74%,實現總營收748.92億元,凈利潤總和為55.17億元。
其中,生物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節能環保產業、新材料產業等板塊上市公司數量居多。
生物產業上市公司多達19家。
今年上半年,生物產業公司實現總營收285.19億元,凈利潤總額為20.54億元。營收位列前五的分別是潤豐股份(301035.SZ)、漱玉平民(301017.SZ)、百洋醫藥(301015.SZ)、英科醫療(300677.SZ)和華熙生物(688363.SH),凈利潤前五名依次是潤豐股份、華熙生物、英科醫療、百洋醫藥、海爾生物。
其次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有18家上市公司。上半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板塊公司合計實現營收64.51億元,凈利潤為2.13億元。雖然整體業績規模不及生物產業,但記者注意到,板塊中多達16家公司是在2018年之后上市,今年以來已有泓淋電力(301439.SZ)、亞華電子(301337.SZ)、豪江智能(301320.SZ)、國子軟件(872953)4家登陸資本市場,
節能環保產業上市公司有15家。近年來,山東大力發展生態環保產業,一大批環保制造業企業、環境服務業企業、資源綜合利用業企業發展較快。這一特征也反應在了節能環保產業上市公司業績之中。剔除掉最低值和最高值后,上半年板塊內公司營收平均增長率為70.06%,凈利潤增速為32.84%。
新材料產業上市公司則有14家。從上半年的業績來看,新材料產業公司整體表現不佳。在14家公司中,僅有云路股份(688190.SH)、迪爾化工(831304.BJ)、隆華新材(301149.SZ)3家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5家公司營收實現增長,分別是云路股份、力諾特玻(301188.SZ)、隆華新材、迪爾化工、海科新源(301292.SZ)。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有13家。據悉,高端裝備是山東重點發展的“十強”產業之一,力爭到2025年高端裝備制造業占裝備工業比重超過50%,建成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從高端裝備制造業上市公司半年報來看,邁赫股份(301199.SZ)、朗進科技(300594.SZ)、萬通液壓(830839.BJ)等公司均呈現了較快的增長。
此外,昇輝科技(300423.SZ)、天能重工(300569.SZ)、高測股份(688556.SH)等5家屬于新能源產業;密封科技(301020.SZ)、亞通精工(603190.SH)等4家屬于新能源汽車產業;世紀天鴻(300654.SZ)、??垂煞荩?01262.SZ)2家屬于數字創意產業;建邦科技(837242.BJ)屬于相關服務業。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同時也是山東省的“十強產業”,是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的主戰場。整體來看,新動能正蓬勃發展,釋放出較強的增長動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晨 北京報道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