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越來越多物美價廉的中國電動汽車涌入歐盟市場,這讓擁有眾多知名汽車品牌的歐盟著急了。據歐盟委員會官網披露的消息,當地時間周三(9月13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宣布,歐盟委員會將啟動一項針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
馮德萊恩在向歐洲議會發表年度國情咨文時給出一個所謂“理由”:中國電動汽車之所以更便宜,是因為獲得了巨額補貼的結果。
(來源:歐盟委員會官網)
馮德萊恩還提到,歐洲曾在光伏領域領先全球,但最終敗退市場,原因正是中國光伏產業的崛起。
2012年9月6日,歐盟正式宣布對華光伏組件、關鍵零部件如硅片等發起反傾銷調查,涉案金額超過200億美元,直到2018年歐盟方面才不再延長對中國光伏產品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措施。
需要說明的是,這是馮德萊恩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發表年度國情咨文,她的任期將于今年12月1日到期。許多歐盟官員認為,馮德萊恩將謀求連任。
仍尋求溝通和對話
不過馮德萊恩同時強調,與中國保持開放的溝通和對話渠道也至關重要,因為雙方還有一些可以而且必須合作的話題。
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在X上表示,他計劃下周前往中國,討論貿易和經濟問題。東布羅夫斯基斯稱:“我們希望保持對話的開放性。”
在反補貼調查期間,歐盟委員會將有至多13個月的時間,來評估是否要對中國電動汽車征收高于歐盟10%標準稅率的關稅。
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迅速崛起,在全球電動汽車競爭中處于領先位置,并開始進軍歐洲市場。在上周的慕尼黑車展上,包括比亞迪、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在內的中國車企紛紛出動,展示了旨在吸引歐洲買家的車型,幾乎占據了半壁江山。
根據汽車咨詢公司Inovev的數據,今年在歐洲銷售的新電動汽車中,中國品牌占據了8%,這一數字明顯高于去年的6%和2021年的4%。
來源:財聯社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