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的青島晴空高朗、涼爽宜人。
收獲的季節,這座行進在創業征程中的城市蕩漾起“創業之城”的金色麥浪,奏響了“青春之島”的綠色樂章:
青島創業總部
2023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來了,以新生代創業者領銜的獨角獸企業成為推動經濟迭代的新力量;
2023年中國青年企業家青島行來了!“中國青年企業家(青島)創新中心”讓創新成為青春遠航的動力,讓創業成為青春搏擊的能量;
山東省“源來好創業”青年創業資源對接服務季來了,為廣大創業者提供“一攬子”創業信息發布、“一站式”載體對接平臺、“一系列”創業融資渠道、“一大批”導師輔導服務、“一對一”創業賦能培訓、“一件事”創業政策落實、“一條龍”靈活就業幫扶等“七個一”保障服務。
青島各區市涌動起青春創業的滾滾熱潮:青島市“街區創業生態圈”在市南區試點啟動;2023年市北區首屆創業節助力打造創業首選城區;李滄區“創業陪跑行動”為創業者打造全方位“陪跑”生態服務體系;城陽區16家“青年驛站”為青年人創業就業蓄能;青島自貿片區啟航“闖創驛·向青春”青年夢工廠,打造集孵化辦公、文化展示、培訓實訓、休閑配套等功能為一體的青年創業驛站……
那么,正在全力爭創全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示范城市的青島,為何有底氣招引全球的青年企業家與創業者?為何有信心能給城市青春“合伙人”以新的發展機遇?
城市性格
在互聯網包圍中出生的Z世代身上有著個性、前衛、追求時尚、引領潮流、熱愛挑戰、愿意接受新鮮事物等標簽。
在青島創業的95后賈凱認為創業就是“每天快樂向前沖”,90后創客張偉昆認為“創業是一件很酷的事”,00后創業者楊玥認為“起點是什么并不重要,重點是貴在堅持,永不放棄”。
創業就是創新,青年創業意味著活力創新。有活力、有沖勁、不怕失敗是創業青春的鮮明標識,也是青島這座城市的性格特質。
“二次創業”進擊出發。青島是一個正在創業的城市,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服務業能級提升、數字經濟提質擴面,加速邁向現代產業先行城市。2020年以來,青島更以打造世界工業互聯網之都為目標,全面發力工業互聯網發展。2022年,青島市智能家電產業集群集聚企業2400余家,規上工業企業435家,產值超3000億元;青島市軌道交通裝備產業集群集聚企業260余家,規上工業企業86家,全產業鏈產值超1200億元。
青島市創業賦能中心
創新動能鼓蕩激情。青島正在以創新激發城市活力,奮力打造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已三年蟬聯國家創新型城市十強。2022年,青島高企數量達6680家,較上一年度增長1126家,數量占全省的比重超過四分之一,彰顯了青島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發展的實力。全市實現“四新”經濟增加值5103.7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4.2%,新經濟發展全面起勢。
經濟動力激發活力。青島精確制定扶持市場主體發展的具體辦法,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不斷釋放經濟社會發展活力。截至2023年7月,全市實有市場主體超200萬戶,每萬人擁有市場主體數2086戶,居山東省第一、副省級城市第三位。
青島市創新推出“青創四季”系列創業服務活動
節會催生資源耦合。從上合峰會、世界旅游城市聯合會香山旅游峰會、上合組織國家電影節、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RCEP經貿合作高層論壇、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等眾多頂級會議、活動為青島帶來了層層利好。青島連續5年召開全球創投風投大會,“投資青島就是投資國家戰略”漸成共識;世界級超算盛會在青島舉行,青島市加入了國內高性能計算最具權威的“國家隊朋友圈”,叫響“青島算力”新名片;青島與全球獨角獸企業500強大會同行五年,培育出14家“獨角獸”,數量位居全國第五。
今天的產業和投資布局著明天的青島,也給年輕追夢人提供更多創業機會。
“陪跑”生態
“公司是青島創業貸的受益企業,前期固定資產投資壓力較大,現在有了300萬元貸款支持,對于企業擴大生產規模、推動畢業生就業都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鼻鄭u優未來文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財務總經理宮量高興地說。
2023年伊始,青島創新推出“青創四季”之“春華行”“盛夏行”“秋實行”和“暖冬行”系列創業服務活動,全年不停歇地為創業者提供最貼心的服務和最安心的保障。
前不久,李滄區啟動“創業陪跑行動”,通過提供一個創業陪跑空間,組建三支創業陪跑隊伍、建立三張創業陪跑清單、強化三項創業陪跑服務機制,以“陪跑”為企業“助跑”,把“樹苗”培育成“樹林”,為創業者打造全方位“陪跑”生態服務體系。
年輕人創業,城市陪跑,跑出了態度,跑出了責任,跑出了堅持。
打響政策發令槍。2020年10月,青島市委出臺《關于加快建設創業城市的十條意見》,將創業工作上升為城市發展戰略,并專門在市人社局設立創業城市服務辦公室,匯集全市37個部門和10個區(市)創業政策資源,動態發布創業城市政策清單,統籌實施一次性創業補貼和一次性創業崗位開發補貼政策,優化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用“真金白銀”助創業者“開好局、起好步”。實施全民創業計劃,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創業型城區、街道(鎮)、社區(村)、特色街創建活動,力爭到2025年創建4個市級創業型城區、20個市級創業型街道(鎮)、100個創業型社區(村)、100條特色創業街,營造濃厚創業氛圍。2022年,在全市范圍內評選出30名青島市創業明星、大學生創業明星和返鄉入鄉創業帶頭人。
上好業務培訓課。2023年,市人社部門在線下建設1萬平米的實體創業賦能中心,為創業者提供跨界融合的“一鏈式”服務,同時發出創客“召集令”,形成“雁陣互助效應”,讓創業者抱團取暖。線上建設“創業一件事”信息平臺,將分布于37個職能部門的政策、場地、培訓、活動、項目等創業資源要素進行匯聚整合,通過數據共享、路徑重塑,實現一鏈通服、一站全辦。線上線下一體打造“創業一個場景”,聚焦“企業開辦”“經營管理”“融資上市”三大創新創業核心過程,通過VR虛擬現實技術重現企業開立、人力招聘、市場營銷等18個仿真場景,幫助創業者沉浸式體驗創業全過程,增加創業儲備、規避創業風險。組建創業導師隊伍,集聚190名創業領域專家教授、企業家和投資人,為創業者提供創業咨詢、指導、培訓等精準服務,并在每周的創業者開放日活動中輪流到創業創新賦能中心現場值班問診。從2020年起創新開展“創業第一課”公益講堂,深入校園、孵化園區、社區等開展特色培訓,線上線下累計培訓372.6萬人次。
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在青舉行
筑牢孵化陪練園。高層次人才創業中心、博士后創業園、博士創業園、湛山大學生創客工廠、留學人員創業園等N個孵化園區……青島聚焦全市24條重點產業鏈,圍繞校區、園區、社區三大創業創新增長極,構建“三區聯動、特色鮮明、融通發展”的創業孵化體系,建成市級及以上創業孵化基地(園區)16家,累計入駐創業實體8000多家。青島連續多年組織青島創業城市合伙人百企加速營,赴上海、杭州、深圳、蘇州等創業領軍城市學習交流,增長見識、開拓視野,讓創業者始終站在產業發展的最前沿。各區市也相應推出促進家門口就業創業特色品牌:如市南區“創業輕騎兵”、市北區“樂創市北”、李滄區“創業有李”等。
打造項目競技場。青島堅持以創業創新賽事活動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發現和落地優質項目,力促“舉辦一項賽事、集聚一批團隊、落地一批項目”。積極承辦第五屆“中國創翼”創業創新大賽,“立昂晶電磷化銦襯底”和“職多多”分別斬獲主體賽制造業組一等獎和勞務品牌賽二等獎,青島榮獲“特別貢獻獎”。著力提升國際菁英創業創新大賽、留學人員創業創新大賽等品牌賽事績效。2022年賽事吸引國內外493個創業企業、784個人才團隊參加,17個項目已落地注冊,9個項目獲創投風投基金投資4.45億元。另外,市人社局聯合市科技局、民營經濟局、總工會、婦聯等部門和相關行業創業協會,舉辦“市長杯”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大賽、女大學生創業“雛鳳”計劃等系列賽事活動,賦能各領域企業家創業。
青島市在市南區試點建設“街區創業生態圈”
豐富創業生態圈。青島市以市南區為視點,啟動建設“街區創業生態圈”,分層次打造“創業里院”“創業大街”“創業小巷”。建設青年創業中心,打造青年創業興業沃土。鼓勵企業、投資機構、行業組織等社會力量投資創業平臺建設,打造創業咖啡、創業書店、創新工場等個性化創業服務平臺。力爭到2024年底,形成創業環境一流、創業要素聚集、創業主體活躍、創業成果迸發、創業氛圍濃厚的新格局。
“政府為我們青年創業者推出創業利好政策,提供專屬創業幫扶,營造鼓勵創業良好環境,作為青年創業者,理應抓住機遇,做好企業,為社會解決更多就業崗位,創造更多稅收,反哺社會?!鼻鄭u護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曉龍這么說。
青島市委組織部副部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劉學俊表示,青島正是聚焦創業者的難點、痛點、堵點,圍繞“政、產、學、研、才,金、服、用、獎、賽”十個方面加大創新力度,構建起“全鏈條、一站式、精準化”創業服務體系。2018年至今,青島市年均政策性扶持創業3萬余人,累計發放各類創業補貼29.7億元,近3年全市創業帶動就業近30萬人,為廣大創業者揚帆遠航、競逐千帆打造了優質舒適的“良港碼頭”。
容錯與兜底
當然,創業是一種人生選擇,可能是對,也可能是錯。
因此,城市要有對青年創業容錯容損、寬容失敗、兜底保險的心胸和行動。
寬容失敗就要敢于擔當。
前不久,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市城陽支公司為青島光電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出具了首張人才創業險項目企業財產險保單,大大緩解了公司資金上的壓力,降低了經營成本,同時也為公司引進人才提供了保障。“人才創業險”通過與保險機構聯合開展試點,為高層次人才創(領)辦企業提供“創業企業項目研發失敗補償保險”“高新技術企業關鍵研發設備保險”“創業人才人身保障保險”3款“人才保險”,最大限度保障研發費用損失、貴重設備損壞以及研發過程造成的人身事故等,有效分散和化解人才創新創業風險。
青島創業城市合伙人百企加速營赴成都、杭州和蘇州進行創業實訓
此外,青島市全國首創科技創業孵化財政股權投資資金(“碩果金”),將建立1.2億元的“資金池”,專注投早投小,助力解決成果轉化“臨門一腳”的投資問題,探索以“財政股權投資+無償補助”的創新資金支持方式?!按T果金”在體制機制設計上,建立健全風險管控機制,充分寬容失敗。首先設立“風險準備金池”,若退出項目出現虧損,則暫停該孵化器后續退出項目的凈收益分配,用于彌補虧損本金,補足后繼續執行收益分配。按照五年為一個核算周期,若到期已退出項目本金虧損超過60%,則由財通集團補足至項目對應本金的40%。此外,鑒于初創期項目成功率較低的特點,對“碩果金”的考核,建立容錯容損機制,弱化財務指標考核,提高綜合效能考核,按照五年一個核算周期予以綜合績效評定,不以單個項目投資成敗論英雄,打消投資機構“不敢投”的顧慮,為青島市營造良好的投資創業氛圍。
合理容錯在于鼓勵創新。
近日,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15部門實施“創在青島十大推進行動”,其中提出探索實施“創新創業券”服務模式,支持符合條件的創業者使用電子創業券購買創業就業服務。
市北區首屆創業節
下一步,青島市還將出臺新一輪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創業擔保貸款借款人因自然災害、重特大突發事件影響流動性遇到暫時困難,但信用記錄和還款意愿良好,且創業項目經營正常,可申請展期還款,期限原則上不超過1年。落實國家和省金融支持優惠政策,加大對天使基金的支持力度,省、市、區三級引導基金的共同出資比例由50%放寬至60%;發揮科創母基金、各類創投風投基金作用,加快集聚形成支持創新創業的全鏈條基金群。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靈魂,創業是推動經濟社發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徑,做好青年創業工作對于高質量充分就業、助力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運東來表示,青年是國家發展的未來,是創新創業的生力軍,人社部門要著力破解青年創業中的落地難、融資難、成長難、發展難等問題,促進青年創業項目落地轉化、發展壯大,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創業、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到2024年底,力爭實現累計扶持創業不少于6萬人,創業帶動就業不少于12萬人,引領大學生創業不少于6000人。錨定新目標,青島正鍛造全鏈條服務體系助創業者“拔錨起航”、提供強有力賦能支持為創業者“保駕護航”、打造區域性特色品牌為創業者“揚帆領航”。
青島這座“不凍港灣”,為創業者擺渡夢想;創業青春的印記,正融入這片碧海晴空!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