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行業的“卷”愈演愈烈。
9月5日,天貓超市聯合菜鳥宣布,半日達再開6城,包含南京、武漢,長沙,天津,南昌和金華。目前,全國開城數量達到14城,年內的開城計劃將進一步提速。
天貓超市聯合菜鳥打造的1212半日達模式,以中午12點和午夜12點作為下單支付截止時間,分別在當日晚上9點前和次日中午12點前送達,是目前快遞包裹配送速度的“天花板”,比以往行業通行的211模式快了將近4個小時。
而物流競速的背后,是供應鏈模式的競爭。依托倉配一體的柔性供應鏈模式,菜鳥供應鏈能夠更加靈活應對新零售時代多元化、細分化、碎片化的訂單趨勢。
今年以來,菜鳥在供應鏈業務上動作頻頻,頭部快消品牌持續加深合作,半日達加速推進,攪動了供應鏈行業的競爭。菜鳥集團副總裁、國內供應鏈事業部總經理帥勇受訪時回應,“行業內的競爭對消費者和行業的發展是有很大的正向意義的?!?/p>
極致時效如何實現?
物流行業卷時效的步伐在今年進一步加快,消費者對于履約時間的需求仍有待滿足。
“我們做消費者調研的時候發現,(中午)12點之前、晚上6點之前能夠把商品送到,是非常重要的兩個節點?!辈锁B集團副總裁、國內供應鏈事業部總經理帥勇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1212”已經是物理上的極致。
3月31日,天貓超市在杭州正式啟動半日達,快遞包裹從次日達提速到半日達。5月4日,繼杭州開城之后,天貓超市聯合菜鳥推出的半日達服務再開七城,包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東莞、惠州和佛山等。
半日達開城對消費者體驗影響明顯。天貓超市半日達項目負責人應鑫達介紹,履約能力提升對訂單數量、用戶數量、購買頻次都有著大幅拉動作用,“在已經實現半日達的8個城市,天貓超市用戶滿意度創下了近兩年新高?!?/p>
半日達提速的背后,是基于菜鳥倉配一體的柔性供應鏈模式。區別于傳統剛性供應鏈,菜鳥打造的倉配一體柔性供應鏈可靈活應對訂單碎片化的趨勢,有高彈性、全域性等特征。
這個時效的實現不是依靠壓縮末端配送的時間,而是全鏈路數字化和自動化的能力。
帥勇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菜鳥一直在供應鏈側進行數字化升級和改革。從訂單到生產出包裹,再送到消費者手中,整個鏈條的數據咬合、數據預測等數字化能力需要保持精準且高效。
在硬件方面則是自動化設備的引入。
倉庫還與菜鳥速遞的分撥轉運中心直連,一條自動化流水線就讓包裹從倉直達配送鏈路,再經由車輛送達配送網點,甚至省掉了傳統快遞鏈路上的上門攬收環節,效率大幅度提升。
“按照傳統流程來是達不到時效的,我們把整個鏈路的要素打散,重新設計,與數字化后臺的支撐以及自動化能力加在一起?!睅浻孪?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除了時效,柔性供應鏈的優勢也在于,面對直播、大促的訂單波動時,可以更有彈性地應對。這主要考驗的還是數字化預測能力。據帥勇介紹,菜鳥團隊每天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對第二天的產能、排班等進行預測,雙十一的預測工作提早兩個月就在進行。菜鳥與阿里電商業務的深度合作,商流和物流的一體化融合,顯然也是菜鳥的優勢之一。
其次是快速的生產能力。帥勇表示,一個空倉庫7天就可以實現正常發貨,所有的流水線、工作臺都是可以模塊化組裝。一個極致的案例是,菜鳥曾在雙十一之前開出200多個臨時倉。
據悉,菜鳥供應鏈已經將半日達能力面向商家開放,推出優選倉配半日達產品。商家入駐菜鳥倉、使用菜鳥配送后,也能實現半日達。
直面供應鏈競爭
菜鳥是物流供應鏈的后來者,入局之時,市場已有順豐、京東等成熟競爭者。但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令快遞市場的潛在需求越來越大,快遞企業的服務仍未飽和。這也使菜鳥的出現顯得恰逢其時。
“要有超越,而且要滿足消費者更不斷提升的需求?!睅浻卤硎?,在現在很多消費場景中,僅僅做到次日達是不夠的。據悉,早在2022年,菜鳥內部已經在為半日達的項目做準備,數字化能力的沉淀則要更早。
與此同時,行業內的競爭也愈發激烈。在菜鳥半日達服務上線數日后,京東物流也宣布上線“云倉達”業務,進一步縮短配送時間。順豐快遞則宣布,“同城半日達”已擴展至80余城市,并實現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大型城市的100%覆蓋。
不過,菜鳥用供應鏈模式打造出的半日達,與快遞模式半日達有較大的差異。帥勇表示,和很多名義上稱為半日達的產品相比,菜鳥聯合貓超推出的半日達有真實半日達、硬核半日達和品質半日達三大特征。
帥勇認為,供應鏈競爭在規模擴張之外,也更多關注于提升消費者體驗,在時效、服務等方面滿足消費者需求。
“行業內的競爭對消費者和行業的發展是有很大的正向意義的?!睅浻孪?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更多人一起來做這件事,可以推動它走得更遠?!?/p>
對于菜鳥來說,自建自營的供應鏈能力也不僅服務于阿里自營業務。以半日達能力為例,也已經向商家開放,推出了優選倉配半日達產品,商家入倉、接入菜鳥配,也能實現半日達。越來越多的頭部快消品牌也在使用菜鳥供應鏈的服務。公開信息顯示,2023年上半年,菜鳥與全球TOP50的快消巨頭雀巢、寶潔、聯合利華、百威等十大快消巨頭都在加深供應鏈方面的合作。
在最新的財報數據中,菜鳥集團在截至6月30日的2024財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231.6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4%。經調整EBITA 8.77億元,盈利水平同比轉正。據官方解釋,菜鳥盈利情況的明顯改善主要源自優質服務和科技創新帶來的運營優化。
阿里啟動“1+6+N”變革后,在5月批準了菜鳥集團啟動上市計劃,預計未來12-18個月內完成上市。這也意味著菜鳥需要更多展現其自身的盈利和競爭能力,領先的供應鏈能力有望成為菜鳥的核心競爭力之一。(記者 董靜怡)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