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青島片區(以下簡稱青島自貿片區)四周年建設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青島市商務局副局長高燕表示,青島自貿片區自獲批以來,在青島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海關、稅務、人行等駐青單位和全市各級各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加快實施自由貿易試驗區提升戰略,在推動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帶動引領作用。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
增強國際貿易活力。持續深化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改革,對標高標準國際經貿規則,做大貨物貿易,出臺支持國際貿易企業發展政策措施,設立大宗商品交易市場,發布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做強新型貿易,探索開展新型跨境易貨貿易試點,構建“離岸達”等貿易平臺,推動跨境電商業務流程全覆蓋,外貿進出口額年均增速達到27.3%,占全市比重提高到22%。
增強利用外資引力。持續深化投資便利化改革,全面落實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舉措,創新利用外資支持政策,放大綜合保稅區、國際合作區等開放平臺功能,加快建設航貿金融合創新基地、RCEP綜合服務中心。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66個,2022年實際利用外資突破8億美元,占全市的比重提高到15.5%。
增強金融支撐效力。持續擴大國際金融合作和對外開放,推動本外幣合一銀行賬戶體系、貿易外匯收支便利化、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構建多元化現代金融體系。自獲批以來,引聚各類金融機構230余家,有力支撐了現有的企業和新興產業的發展。
增強樞紐經濟動力。持續打造東北亞國際航運樞紐,培育航運綜合服務體系,構筑現代化港航物流生態,挖掘“船舶、船東、船員”全產業鏈,拓展船供、融資等口岸服務功能,打造船供產業園區,青島口岸集裝箱吞吐量連續超過釜山港、廣州港、深圳港,位居全球第五位、全國第三位。
增強營商環境張力。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創新企業設立智能審批,推行企業許可“無感續證”,打造“才安企順”“法潤自貿”等一系列服務品牌,不斷深化數智、綠色自貿區建設,設立全省首個才企綜合服務集團。新增企業主體、納稅主體分別是成立前的1.6倍、1.5倍。
青島自貿片區有效發揮了自貿試驗區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的改革開放試驗田作用,為全市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增添了活力和動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于倢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