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記者從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半年青島海洋生產總值2479.4億元,同比增長7.6%,海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分別增長2.9%、5%和10.5%,海洋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比例為2.4:47.3:50.3。全市90個海洋重點項目開工在建率84.4%,完成投資183.2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一半以上;全市海洋領域新簽約項目55個,總投資額571.57億元。
今年以來,青島市海洋系統聚焦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召開全市經略海洋工作會議暨市委海洋委全體會議,組織全市海洋重點項目觀摩、“亮績、賽績”活動和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區(市)擂臺賽,成功舉辦部、省、市共建聯合國“海洋十年”合作中心簽約儀式和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高標準策劃舉辦青島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北京)推介大會,不斷開創高水平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新局面。
在海洋第一產業方面,上半年全市水產品產量37.8萬噸,同比增長2.34%;漁業產值98億元,增長3%,保持了漁業的穩定增長。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深藍1號”網箱累計收魚800噸,全球首艘10萬噸級大型養殖工船“國信1號”累計收魚超過1500噸;“國信2-1號”“國信2-2號”養殖工船開工建造。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增至21處,約占全國八分之一。6家企業獲評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示范區。成功邀請所羅門、巴新、基里巴斯、庫克等太平洋島國農漁業部長來青考察,務實推動雙方在海洋漁業、科教互動、人文交流等領域國際合作。
在海洋第二產業方面,海洋裝備產業延續平穩增長勢頭,上半年全市海工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9.8%,船舶工業增加值增長20.1%。國內首個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等高端海工裝備在青建成交付,我國自主設計的亞洲首艘圓筒型浮式生產儲卸油裝置(FPSO)開工建設。海洋藥物和生物制品產業總體平穩,增加值增長5%。成功舉辦“藍色藥庫共同夢想”主題活動暨“藍色藥庫”創新發展大會,海洋創新藥物BG136啟動臨床試驗,抗凝血GS19等4款海洋創新藥正進行臨床前研究。涉海材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3%。
在海洋第三產業方面,海洋旅游業快速恢復增長,客流量和旅游收入均實現高位數增長。成功舉辦2023山東省旅游發展大會,奧帆海洋文化旅游區完善服務配套設施,進入5A標準化運營階段,新開通2條“海上觀青島”航線,旺季日均接待游客近2萬人次。海洋交通運輸業綜合實力穩步增長,增加值增長9.7%。今年上半年,青島港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達3.45億噸和1394萬標準箱,分別位居全國第四、第三,海鐵聯運量達115.2萬標準箱,連續多年穩居全國沿海港口第一。
青島市海洋發展局副局長戚永戰表示,青島將繼續圍繞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建設,狠抓工作落實,推動海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持續提升海洋經濟運行監測預警力度。持續加大對海洋經濟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的監測力度,密切關注企業營業收入、利潤、利稅和就業用工等指標變化情況,深入把握苗頭性、傾向性運行趨勢,積極做好應對,保障海洋經濟平穩運行。
加速推進海洋領域重點項目建設。樹牢“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鮮明導向,完善項目推進機制,組織召開下半年全市海洋重點項目現場觀摩會,全力推進海洋重點項目建設,適時謀劃建設一批海洋特色產業園區。
聚焦重點產業鏈開展精準招商。高標準籌辦建設引領型現代海洋城市(上海)推介懇談會,聚焦六條賽道,繪制產業招商圖譜,組建招商專班,重點引進一批投資強度高、產出效益高、科技含量高、產業關聯度高的海洋項目。
推進海洋市場主體培育工程。實施海洋產業和冠軍企業倍增計劃,組建“海洋之星”企業陣容,建立分領域、分賽道、分規模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努力打造一批海洋領域領軍企業、鏈主型企業、行業骨干企業。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靜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