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已有8家上市公司“踩雷”中融信托 標普稱:“我們所見的是信托行業清退違規產品的尾聲”

    “踩雷”中融信托逾期產品的上市公司已增至8家。

    據上市公司披露的風險提示公告,這些逾期信托產品的期限為3個月、12個月、24個月不等,預期年化收益率在5.6%~7.2%,不少上市公司是在今年買入相關信托產品的,有的上市公司為滾存投資。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8月11日,已披露購買中融信托產品的上市公司中,市值1000億以上公司共1家,市值500~1000億公司共有3家,市值200~500億公司共有5家,市值100~200億公司共有4家,市值50~100億公司共有16家,50億以下公司共有31家。

    “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中融信托)發行的多款信托產品在到期時出現逾期兌付,引發市場擔憂其影響可能波及更廣泛的金融領域?!睒似杖蛟u級認為,近期的事件屬于監管機構清理整頓信托行業的遺留問題。出現壓力的信托產品僅代表整個金融體系的一小部分資產,其向更廣泛銀行業傳染的風險有限。

    近百家上市公司被追問

    又再有上市公司公告所認購的中融信托產品逾期。

    8月22日,微光股份(002801.SZ)發布公告稱,5月22日,公司購買了中融信托發行的中融-匯聚金1號貨幣基金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中融-匯聚金1號”)產品,金額為5000萬元,到期日為8月21日,截至披露日尚未收到該信托產品本金及投資收益。

    同日,安邦電氣(870123.NQ)發布公告稱,5月18日,公司購買了中融信托發行的中融-圓融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中融-圓融1號”)產品,金額為500萬元,到期日為8月17日,預計年化收益率5.6%,截至披露日尚未收到本金及投資收益。

    8月21日,先鋒電子(002767.SZ)也公告稱,2022年8月15日至8月17日,公司分別使用閑置自有資金3000萬元、2000萬元購買了中融-裕嘉1號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下稱“中融-裕嘉1號”)和中融-匯聚金1號信托產品,截至披露日尚未收到前述兩個信托計劃的本金及投資收益。其中,中融-匯聚金1號產品期限為2022年8月17日至2023年8月17日,預期年化收益率6.1%;中融-裕嘉1號產品期限為2022年8月17日至2023年8月17日,預期年化收益率7.2%。

    受“踩雷”中融信托產品沖擊,在8月22日兩市反彈的情況下,先鋒電子(002767.SZ)盤中一度跌超6%,最終收跌1.61%,微光股份昨日收跌1.3%;今日兩只個股繼續低開。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有微光股份、安邦電氣、先鋒電子、金房能源(001210.SZ)、中瑞泰(873015.NQ)、金博股份(688598.SH)、南都物業(603506.SH)、咸亨國際(605056.SH)等8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稱購買的中融信托產品逾期。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上市公司頻頻公告所認購的中融信托產品逾期的情況下,上交所、深交所平臺有關于上市公司認購中融信托產品的投資者提問明顯增多。不少投資者在互動平臺上詢問上市公司董秘是否購買了中融信托產品、是否存在風險敞口。目前已有近百家上市公司被追問,包括老白干酒(600559.SH)、浪潮信息(000977.SZ)、洋河股份(002304.SZ)、遠興能源(000683.SZ)、神火股份(000933.SZ)、凱恩股份(002012.SZ)、北摩高科(002985.SZ)等上市公司。

    風險化解或有兩大難點

    對于部分產品逾期兌付及市場傳聞,中融信托相關負責人此前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公司經營正常?!睋I內人士透露,目前停止兌付的產品是由第三方財富公司銷售的信托產品,以及受負面輿情影響到對流動性較為依賴的項目。

    據了解,近期由中融信托主動管理的部分產品完成到期兌付清算,該信托公司官網也仍有產品正常發售。而中融財富客服人員還透露,自8月以來,中融信托已完成了近40個項目的兌付,本金和收益超30億元。

    在多位信托業內人士看來,資金池項目的風險化解或是當前的重點。

    所謂資金池項目,即產品底層對應多個資產,但資金端卻是滾動發行,因此統一資金池項目的不同期產品存在一定連鎖反應。

    早在2018年資管新規就要求,金融機構應當做到每只資產管理產品的資金單獨管理、單獨建賬、單獨核算,不得開展或者參與具有滾動發行、集合運作、分離定價特征的資金池業務。

    事實上,在強監管下,新增資金池逐漸不見蹤影,但存量資金池項目的風險化解仍是難點。

    “部分產品沒有明確的底層資產,資金投向哪里、底層是什么標的,到底買了什么產品,全部都沒有說清楚。”有信托從業人員表示,如果產品投的是交易所或銀行間市場的標準化產品,具有較好流動性,風險不算大,如果投向非標產品,流動性不足的話,可能會有較大風險。

    對于此類項目的風險化解,某信托公司一位資深人士分析認為,主要有兩大方面的難點,一是在當前宏觀經濟形勢下,尤其是房地產行業下行周期中,部分底層資產處置難度較大;二是由于投資人擔憂而可能出現的“擠兌”風險。因此信托公司要與投資人保持密切溝通,及時同步信托項目處置情況,同時探索以市場化方式化解風險。

    帶來的系統性風險有限

    實際上,近期中融信托多款信托產品逾期兌付一事,引發市場擔憂其影響可能波及更廣泛的金融領域。

    惠譽評級稱,盡管過去三年中國信托行業大幅削減對房地產的直接敞口,近期中融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中融信托)的信用事件凸顯出中國信托行業仍面臨較高的風險。

    “中國信托行業風險高企可能對金融機構產生更廣泛的影響?!被葑u認為,非標資產的風險高于債券和股票。部分非標資產可能本質上類似于信貸,這表明銀行資產負債表中不包含該等投資可能會扭曲披露的財務數據。因此,惠譽在評估中資銀行的關鍵評級因素和授予其生存力評級的過程中,有時會對相關核心財務比率進行調整。此外,代銷信托公司產品的銀行還面臨聲譽風險,因為相關道德風險仍較高,投資者可能期望銀行在信托違約之時承擔部分債務。

    保險機構亦投資信托產品?;葑u估計,非標固定收益資產(包括信托產品、資產和財富管理產品以及基礎設施債權投資計劃)在惠譽授評中資保險機構的投資資產中約占6%~44%。

    不過,標普全球評級則分析認為,近期的事件屬于監管機構清理整頓信托行業的遺留問題?!俺霈F壓力的信托產品僅代表整個金融體系的一小部分資產,其向更廣泛銀行業傳染的風險有限?!?/p>

    標普全球評級信用分析師鐘怡然表示:“中國信托業仍在持續銷售潛在資金池類產品,這是2018年監管機構修改資管業務管理辦法以來被清理整頓的行為。這可能源于監管機構延長了信托業退出個別產品的寬限期?!?/p>

    在標普全球評級看來,2020年以來,遺留的影子銀行規模(例如融資類理財產品)已從峰值下降近一半至3萬億元人民幣。盡管絕對規模依然較大,但相對中國銀行體系內近400萬億元資產而言規模較小。盡管在險資產規??赡茈S著房地產業持續疲軟繼續累積,但我們認為傳染風險可控。

    中信證券在研報中也指出,中融信托旗下證券投資類信托264億元逾期兌付,本身規模相對有限。資管新規下,非標資產風險向標品傳染鏈路理論上被阻斷。該風險事件若不進一步發酵,則信用風險演化為流動性風險的可能性相對有限。

    “我們所見的是信托行業清退違規產品的尾聲。”鐘怡然表示,“這些事件或許能提醒信托行業退出這些產品類別,并提醒投資者風險終將由他們自己承擔?!?/p>

    (記者  陳嘉玲)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