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先行區建設 風正一帆懸——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見聞

    【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泰山巍巍,黃河奔流,這是充滿活力的齊魯大地。

    2022年8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支持山東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意見》,賦予山東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重大使命。

    因勢而謀,應勢而動。一系列舉措先后出臺,一系列實踐有效推進,一系列進展不斷突破,山東高質量發展動能強勁、生機勃勃。

    搭建先行區建設四梁八柱

    到2025年,山東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實現翻番,山東省制造業創新中心達到50家左右,山東新型研發機構總量達到1000家,山東高新技術企業達到3.3萬家,山東建成省級及以上綠色工廠500家……據了解,為夯實先行區建設實施支撐,山東建立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庫,優選確定3186個項目、總投資8.45萬億元。同時,加強重大支撐性項目招引,以重大項目牽引先行區建設走深走實。

    在齊魯儲能谷零碳智慧科技創新中心,由零碳智慧創新產業園、固態鋰電池產業園、先進儲能裝備創新產業園和零碳智慧研究院組成的大型沙盤,勾勒出淄博乃至山東綠色低碳發展的未來圖景?!斑@里將打通電池、光伏、海上風電上下游產業,形成齊全的儲能、光伏及風電產業鏈條?!弊筒┚澳芸萍加邢薰境崭笨偨浝黻悘?,信心滿滿地向記者講起了齊魯儲能谷的未來。

    科學的規劃,更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變化。

    今年上半年,山東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達到52%左右;“四新”經濟投資同比增長10.9%,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增長27.7%;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8381.8萬千瓦;新型儲能并網規模達283萬千瓦,居全國首位……

    透視一組組數據,山東發展動能正澎湃。

    打造全國區域創新中心

    “100P算力,相當于5萬臺高性能臺式計算機的算力!”

    走進青島人工智能產業園,青島人工智能計算中心工作人員向記者提供了這樣一組數字。

    還在琢磨這算力究竟是由何種“龐然大物”產生時,工作人員為記者展示了一臺如超市儲物柜般大小的機器。

    “這就是Atlas900的AI訓練集群?,F在它只占房間三分之一,空余的空間,將來我們會擴展到200P到300P算力水平,為整個青島提供算力?!痹撝行墓ぷ魅藛T告訴記者。

    青島人工智能產業園是山東科技不斷創新的生動注腳。

    “山東在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方面進行了許多嘗試,突出關鍵技術研發,突出創新主體培育,加快形成一批技術含金量和產業附加值高的新動能?!鄙綎|省發展改革委負責人表示。

    與此同時,山東還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瞄準綠色化、數字化方向,多措并舉改造傳統動能,搶抓機遇提速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節能環保等全產業鏈發展,培育“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180個,做優做強7個國家級、50個以上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在煙臺海陽,一發火箭“打”出一座航天港。

    2019年6月,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以山東煙臺海陽港作為發射母港,在黃海海域成功實施我國首次海上發射。隨后,東方航天港重大工程建設序幕正式拉開,煙臺海陽也迎來了建設中國百億級商業航天產業集群的機遇。

    僅僅3年多時間,東方航天港常態化海上發射態勢正逐步形成,占地34.19平方公里的產業新城雛形顯現,集海上發射、星箭制造、配套集成、數據應用、航天文旅為一體的百億級商業航天高科技產業集群已初具規模。

    世界首套時速600公里的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下線;全球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大型工船投入運營;濰柴研發的柴油機本體熱效率連續三次刷新世界紀錄;“濟麥44”2022年刷新全國超強筋小麥單產紀錄……

    山東,高質量碩果已然結出。

    推進城鄉陸海高質量發展

    大河安瀾,潤澤沿岸。

    黃河,在山東蜿蜒千里,但山東段大部分是地上懸河的現實,也制約了沿線的發展。

    在“黃河入魯第一縣”東明縣,“攢錢、墊臺、蓋房、還賬”曾是灘區群眾頻遭水患、艱苦生活的真實寫照。如今,新樓房方陣排列,學校、超市等設施應有盡有。

    灘區之變,折射出山東省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決心和信心。

    從煙臺萊山區漁人碼頭海域俯瞰,“耕海1號”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酷似一串寶石項鏈鑲嵌在蔚藍的大海上。從“獵捕型”向“農牧型”轉變,如今的“耕海1號”集養殖、觀光、科普、科研于一體,實現了現代海洋漁業、海洋工程技術和海洋文化旅游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更帶動了水產品精深加工、休閑旅游、裝備研發制造等產業的快速發展。

    不止于此!

    三次產業齊頭并進,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新老動能相得益彰,各類企業比翼齊飛,陸海資源統籌開發,交通運輸四通八達,城鄉區域均衡發展,對外開放提檔升級,人文沃土深度耕作……

    潮平岸闊,風正帆懸。山東,高質量發展底氣十足?。ㄓ浾呲w秋麗 馮帆 姚昆 黃小異)

    來源: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