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28日,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青島萊西組織召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工作研討會,來自農業農村部及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農業技術推廣專家現場“論劍”,把脈我國種植業基層農技推廣體系面臨的問題,針對問題導向交流研討,為今后農技推廣體系改革提出建議和思路。
青島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榮獲首批國家農業技術集成創新中心技術集成示范基地授牌
山東深化重塑大農技推廣體系架構,積極提升體系綜合能力水平;青島聚力打通農業技術集成創新全鏈條,全面激發農技推廣隊伍創新活力和服務能力;湖南打造“互聯網+”農技推廣矩陣,開辟農業信息化服務新航道... ... 山東省、青島市、湖南省等八個省市(自治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在會上作典型發言。
作為此次大會的主辦地,青島農業技術推廣工作經驗及現場觀摩環節廣受好評。會上,青島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榮獲首批國家農業技術集成創新中心技術集成示范基地授牌,這標志著青島市農業技術集成創新和示范推廣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農技推廣的蓬勃力量
農業歷史已有萬年,比任何行業更悠久。以歷史視角看農業版圖,科技是農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是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根本性決定性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農業與科技融合,加強農業科技創新,科研人員要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讓農民用最好的技術種出最好的糧食。上聯農業科技的源頭,下聯技術落地的末端——農技推廣系統承擔技術創新與示范推廣的責任重大,成績斐然。近十年來,全國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突破61%、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超過72%、農作物良種覆蓋率穩定在96%以上,農業科技整體水平邁入世界第一方陣。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加快技術集成熟化和示范推廣,成為農技推廣工作的重點方向之一。研討會上,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科技體系處處長熊紅利指出,由全國農技中心牽頭創設的國家農業技術集成創新中心,主要的目的就是搭建重大關鍵共性技術集成創新平臺,加快集成一批區域性先進性的全程綜合技術模式,加快技術集成熟化和示范推廣。
全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工作研討會的現場觀摩環節
目前,已經在東北、黃淮海、長江中下游、西北、西南、華南六大種植生態區域的14個省份,布局建設國家農業技術集成創新中心技術集成示范基地,承擔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技術集成熟化、示范培訓等功能。
從科技到農技,從實驗到實地,讓更多農業科技創新成果走出實驗室,走進市場,走向田野。為期兩天的全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工作研討會的舉辦,吹響了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力量集結號,秀出藏糧于技的農業科技“肌肉”,展現出科技興農的蓬勃力量。
藏糧于技的青島路徑
“布局建設 240 多個新技術示范點,重點打造 50個各具特色的農業技術集成創新基地,讓新技術成果第一時間落地轉化生效,從而打通技術集成的創新鏈條?!毖杏憰希鄭u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副主任李松堅以《打通集成創新全鏈條 激發農技推廣新活力》為題作典型發言,引發與會人員關注和討論。
全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工作研討會現場
產學研融合不深、科技轉化成果不強、科技創新力度不夠等,是當前全國科技興農普遍面臨的實際問題。“針對這些卡脖子難題,青島農技推廣工作圍繞穩糧保供、綠色發展等方面,通過打造多個高標準的長期性、創新性、開放性技術集成示范基地,組建多學科融合技術團隊,高效推廣多項引領性技術,成功探索出新時期農技推廣新路徑,值得我們學習借鑒?!焙幽鲜∞r業技術推廣總站副站長平西栓表示。
青島農技推廣工作亮點在于,以產業發展為主線,組建農業技術協同推廣團隊,形成農技專家指導種植大戶、種植大戶帶動小農戶共同發展的推廣新機制,有效打通了農業科技的源頭和技術落地的末端,暢通農業技術集成創新的全鏈條,讓農業科技創新成果更好地為農民增收賦能。
在農業科技源頭端,依托趙振東院士、尚書旗教授等專家院士團隊資源,我市搭建專家成果轉化創新平臺,第一時間示范展示并加速落地創新成果。如:針對智能農機、精準農業規模效應不足,新舊動能轉換提速慢問題,青島農業大學尚書旗教授在多個基地設立專家工作站,每個基地配套一個多學科交叉的專家團隊,示范展示智能農機技術裝備,通過示范引領一系列智能技術與機械裝備在得到推廣應用,胡蘿卜、大蔥、馬鈴薯等經濟作物全程機械化、智能化作業水平全國領先。
在技術落地末端,布局農業技術集成示范基地和示范點,扁平化推廣新技術,讓科技創新直通農戶,有效破解農技推廣“最后一公里”問題。如:集成創新的小麥—玉米滴管水肥一體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從技術研究初期就組織種糧大戶參與,通過對種植模式優化調整、滴管設備低成本改造、農機農藝的不斷融合提升,有效破解糧食規?;a存在的澆水難、中后期追肥難和雇工難用工貴三大瓶頸問題,攻關田連續多年實現小麥畝產800公斤以上、玉米畝產1000公斤以上超高產水平,其中“夏玉米精準滴管水肥一體化栽培技術”入選2023年全國農業主推技術。
全國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工作研討會的現場觀摩環節
截至目前,青島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聯合70多家產、學、研、推、用單位,組建10個農業技術協同推廣團隊,協同開展農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推廣,“多元融合”農業技術創新體系和“一主多元”農技推廣新格局加快構建;集成推廣農業主推技術模式50多項、引領性技術20多項,入選技術推廣全國全省典型案例12個,指導育種企業選育農作物新品種600多個。
產業發展的未來方向
打響種業振興,牢牢掌握農業高質高效發展的主動權;推進農業機械化,為糧食保障和鄉村振興裝上推進器;推廣農業智能化,讓傳統農業長出智慧的大腦... ...青島錨定以科技創新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踔厲發展農業全產業鏈,走好可持續發展的康莊大道。
由平度鄉鎮農技站起步的種子企業——青豐種子有限公司,得益于科技的力量,在設立之初為攻克小麥種源“卡脖子”困境,與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振東合作成立青島首個農業科技院士工作站,從此走上企業發展快車道。近年來,企業先后培育出青豐1號、青農2號、青農 6 號、青農 7 號、青農1931等 10 個優質、超高產的小麥新品種,帶動良種繁育面積 10 萬余畝,年產小麥良種 4 萬噸,銷往黃淮海流域百余個縣市,種植面積達 400 余萬畝。
對產業發展精準有效賦能,是青島農技推廣工作的重點思路。具體為:以創新技術推廣為抓手,培育打造藍莓基質栽培、食用菌工廠化生產、葡萄避雨栽培等創新技術引領示范基地,成為產業發展示范樣板,從而輻射帶動周邊形成優勢產業帶。此次研討會選擇的觀摩地,如青島茂芝場現代設施農業產業園、山東艾澤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基地企業的發展歷程就充分佐證了這一點。
在山東艾澤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各類食用菌菌種在育菇車間整齊排列,靜靜成長。在這里,溫度、濕度、光照、氧氣、二氧化碳等全部實現可控化操作?!耙钥萍假x能,不斷提升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全鏈條智能化水平?!?山東艾澤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宏志表示,企業深耕食用菌培養設施設備研發與制造,擁有食用菌生產培育國際領先設備和核心技術,產品年產值達3億元。
山東艾澤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今天看到的觀摩園區,我們深切感受到青島農技推廣的創新力量?!睂幭霓r業技術推廣總站研究員劉學琴認為,避雨葡萄、鮮食玉米、設施香菇等技術及基地,為區域農業產業發展帶來很多思考。一方面,這些示范基地標準高、技術新、輻射帶動能力強,達到培育一個帶動一片的示范效果,另一方面,現代農業技術集成和推廣應用示范,對農業產業發展的引領作用,讓青島成為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新模式、新業態的領航者。
這次會議既是對全國農業科技創新工作的有力推動,也是對青島農技推廣工作的有力促進。以大會的召開為契機,青島將更大力度推進農業與科技深度融合,將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鄉村全面振興強大動能,更好穩住農業基本盤、夯實“三農”壓艙石。一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正加速到來!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