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即墨:打造“居民身邊”的紅十字會

    “首先要看周圍環境是否安全,在做好自身防護的情況下進行施救,第一步是判斷患者意識,再確定是否需要心肺復蘇。判斷意識時要輕拍重喊……接著判斷呼吸,是一聽二看三感覺……”日前,很多社區居民紛紛來到黨群服務中心,學習應急救護知識和技能。授課老師以身邊的鮮活事例為例,通過播放幻燈片和視頻、現場演示等方式,向居民耐心、細致地對心肺復蘇、創傷救護等急救技能進行指導講解,讓居民更熟練掌握救護要領與基本技能。

    近年來,青島市即墨區以紅十字基層組織為依托,積極搭建平臺,特別是在北安街道新都社區,社區居民參與公益事業的積極性異常高漲,讓“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在社區逐漸生根發芽。

    建設“紅色家園”,延伸服務觸角。

    在即墨區北安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建成140平方米的“紅十字博愛家園”,建立“居民身邊博愛服務點”,設立救護培訓、心理健康、志愿服務等多功能家室,打造身邊的博愛便民服務點,將紅十字便民服務下沉到小區。組建“博愛急救俠”隊伍。在16個網格建立由網格員、物業工作人員、紅蜂志愿者組成的“博愛急救俠”隊伍,由網格員擔任急救俠負責人,邀請即墨區紅十字會進行培訓,目前已有28人獲得“初級紅十字救護員”證,24人獲得“CPR+AED”證書,實現了16個網格掌握基礎急救技能人員的全覆蓋。

    引進外來資源“結親戚、做項目”。

    2021年,街道與新聯會結親戚,成立即墨區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實踐創新基地。2021年基地剛創建時,居民并不了解新聯會是個什么樣的組織。為擺脫這一困境,建立“新新相聯”服務品牌,確定了10個項目,開展了健康義診、親子教育等25場活動,惠及群眾3000余人次?,F在新都居民聊起天來都是“新新相聯”又搞個活動,咱們一起去吧。2022年開始探索“社區治理+社會化”雙向服務,通過社會化政府購買服務項目賦能社區治理多元化,先后購買“社區家長會”“安全演練與培訓”等10個項目,新聯會也真正參與到了社區的治理過程中。比如利用社區人大代表資源,建立“家校社”家庭育人聯盟,建立由4名女人大代表組成的“呵護心靈湯金玲工作室”,以項目化運作開展呵護心靈青少年心理健康、社區家庭教育等志愿服務。

    挖掘內生資源“組隊伍、強服務”。

    街道通過黨建帶群建,深入挖掘社區能人,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樓宇婦聯,63名婦聯執委成立“新都大媽”說理室,專門調解鄰里矛盾、家庭問題,幫助單親家庭弱勢群體。

    孩子們放學后沒人看管,“放學來吧”免費托管;老年人跳舞怕吵著喜靜的居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提供寬敞的舞蹈室,社區自發組織的專業老師免費指導;社區功能齊全的轟趴館還承辦居民自行點單的娛樂活動……

    新都社區的通過社區能人將親民、為民和便民的社會治理功能進行了充分體現。新都社區黨委書記王萌說:“發揮好能人效應,這是多年來總結出的一個工作法寶。無論是社區能人從自身挖掘能量,還是引入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外部能量,都是需要根據社區實際來更好地為社區居民做好服務?!?/p>

    博愛家園成立以來開展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0余次,累計受益居民200余人次,累計救助資金20000余元。下一步,新都社區博愛家園將緊扣社區治理、文明城市創建、困難群眾救助等工作,加強黨建帶紅建,夯實陣地基石,提高志愿者服務水平,通過打造服務品牌、項目化運作,提升“博愛家園”品牌影響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實習記者 毛梓軒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