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新登記民營市場主體14.2萬戶!上半年青島民營經濟運行情況出爐

    記者25日從青島市民營經濟局獲悉,2023年上半年青島市民營經濟運行情況新鮮出爐,全市新登記民營市場主體14.2萬戶,占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戶數的99.3%。其中,新登記民營企業5.4萬戶,占全市新登記企業戶數的98.1%,占比居副省級城市第三位,較去年同期提升1個位次。

    今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優環境、落政策、穩發展、育動能,全市民營經濟回升向好,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社會貢獻繼續加大,成為了創業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民生改善的重要支撐,民營經濟展現出強勁的發展韌性和活力。

    市場主體不斷擴容,創業活力加速釋放

    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實有民營市場主體206.0萬戶,同比增長4.6%,占全市市場主體總量的98.3%。其中,實有民營企業75.7萬戶,同比增長5.5%,占全市實有企業總量的95.6%。

    從創業密度看,截至2023年6月末,每萬人擁有民營市場主體1991戶,位于西安(2283戶/萬人)、深圳(2251戶/萬人)之后,居副省級城市第三位。每萬人擁有民營企業732戶,位于深圳(1367戶/萬人)、廣州(999戶/萬人)、廈門(786戶/萬人)之后,居副省級城市第四位。

    從注冊資本看,上半年,全市新增民營經濟注冊資本3421.7億元,占全市新增注冊資本的82.0%。其中,新增民營企業注冊資本3163.4億元,占新增企業注冊資本的80.8%。截至2023年6月末,全市實有民營經濟注冊資本63672.3億元,同比增長6.0%,占全市實有注冊資本總量的68.8%。其中,實有民營企業注冊資本60486.8億元,同比增長6.0%,占實有企業注冊資本的67.7%。民營企業戶均注冊資本達799.5萬元,較去年同期(791.0萬元/戶)增長1.1%。

    今年上半年,全市民間投資增長3.9%,高于全國民間投資增速4.1個百分點,占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59.9%,對全市投資增長貢獻率為35.6%。截至2023年6月,全市民間投資在建項目3102個。從三次產業看,民間投資第二產業恢復較快,同比增長15.0%。三次產業占民間投資比重分別為1.6%、37.8%、60.6%,第三產業占比最高。

    民營外貿穩進提質,貿易結構持續優化

    上半年,全市民營企業進出口3085.7億元,同比增長17.7%,高于全市進出口增速8.5個百分點,高于全省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14.7個百分點,高于全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增速8.8個百分點。民營企業進出口占全市進出口總值的71.7%,高于全國民營企業進出口占比19個百分點。其中,民營企業出口1706.0億元,同比增長7.3%,占全市出口總值的73.4%;民營企業進口1379.7億元,同比增長33.7%,占全市進口總值的69.7%。

    從貿易對象看,市場開拓更加多元。上半年,對東盟、美國、歐盟分別進出口711.4億元、366.4億元、33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2.7%、4.8%、12.2%,三者合計占比達45.7%。同期,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318.4億元,同比增長35.7%,占比42.7%;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187.8億元,同比增長15.2%,占比38.5%。

    從貿易結構看,貿易自主性明顯提升。上半年,民營企業以一般貿易進出口2105.4億元,同比增長12.2%,占民營企業進出口總值的68.2%;以保稅物流方式進出口695.9億元,同比增長53.0%,占比22.6%;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出口234.5億元,同比增長18.8%,占比7.6%。

    從貿易產品看,出口以機電產品和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進口大宗商品占比超八成。出口方面,上半年,我市民營企業出口機電產品752.9億元,占全市民營企業出口總值的44.1%;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361.8億元,占比21.2%。進口方面,上半年,主要大宗商品(16類)進口825.5億元,同比增長43.3%,占全市民營企業進口總值的59.8%,較上年同期提升4個百分點。其中,原油、農產品、機電產品分別進口305.8億元、368.9億元、14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4.1%、37.6%、9.9%。

    金融活水精準滴灌,資本服務持續賦能

    上半年,全市民營經濟新吸納就業14.8萬人,同比增長0.3%,占全市城鎮新吸納就業的81.3%。新吸納就業占比穩定在八成以上,民營經濟繼續發揮吸納就業主渠道作用,“主力軍”作用持續凸顯,民生支撐更加有力。

    從銀行貸款情況看,截至2023年6月末,轄區民營企業貸款余額7523.02億元,較年初增加429.94億元,增長6.06%。轄區新發放民營企業貸款利率3.83%,較2022年度累放民營貸款平均利率提升0.12個百分點。轄區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611.53億元,較年初增加370.36億元,增長16.53%,高于各項貸款增速7.65個百分點。上半年轄區累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4.14%,較2022年度同類貸款平均利率下降0.33個百分點。

    從融資情況看,上半年,青島市民營企業通過發行股票和交易所債券融資29.18億元。其中1家民營企業IPO融資5.92億元,1家民營上市公司增發融資9.16億元,2家民營上市公司可轉債融資12.57億元,5家民營新三板公司通過定向增發、可轉債融資1.53億元。截至6月末,青島市有9家民營上市公司正在推進再融資事宜,預計募資66.36億元。

    從上市掛牌情況看,上半年,全市新增境內上市公司1家,為民營企業。截至目前,青島市實有境內外民營上市公司49家,占全市上市公司比重59%。其中,境內主板上市28家,創業板9家,科創板3家,北交所4家,民營境外上市公司5家。民營新三板掛牌公司55家,占全市比重85.9%。

    民營企業蓬勃生長,高質量發展態勢逐步形成

    民營高新技術企業穩健增長。截至目前,全市民營高新技術企業5972家,同比增長21.9%,占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的比重89.4%,較上年同期提高1.2個百分點。

    優質中小企業梯次成長。新公告529家創新型中小企業,新認定503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推薦208家企業參加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評審,推薦數量較去年增加72%。截至目前,青島市創新型中小企業165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6738家,累計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51家。

    新經濟高成長企業快速崛起。青島市117家企業新認定為2023年度省瞪羚企業。累計培育雛鷹企業486家、省瞪羚企業344家。獨角獸企業12家,位居全國第五、全省第一。

    特色產業集群加速壯大。上半年,我市3家集群新認定為省級特色產業集群。截至目前,我市共有省級特色產業集群8家,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2家,特色產業集群總量達10家,數量居全省首位。優勢產業更加集聚,協作配套更加緊密,區域輻射作用進一步增強。

    總的來看,隨著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常態化運行,青島市民營經濟回升向好、進中提質,展現出更強韌性和更足活力。下階段,全市上下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持續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環境,加大民營經濟政策支持力度,強化民營經濟發展法治保障,持續營造關心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社會氛圍,著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為青島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貢獻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