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債務脆弱性”受到關注。
當地時間7月17日至18日,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印度古吉拉特邦(Gujarat)舉行,希望推動就脆弱國家的債務重組、全球最低稅收和多邊開發銀行改革達成協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會議上強調,需要一個更有效、更迅速的債務重組過程。 她說:“拖延就必要的債務處理辦法達成協議的代價將由借款國及其人民嚴重承擔,他們是最無力承擔這一負擔的。”
中國財政部部長劉昆在會上發言時指出,G20應推動多渠道動員發展融資。要客觀分析脆弱國家債務問題成因,發展是解決債務問題的根本,推動多邊債權人按照“共同行動、公平負擔”原則參與債務處理,有效、系統、全面解決債務問題。應創新基礎設施融資方式、真正擴大資金來源和增加資金規模。多邊開發銀行應始終堅持減貧與發展的核心宗旨,動員新的、額外的優惠資源,并適時討論增資問題,增強自身資金實力,更好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短期危機和實現可持續發展。
此次會議未能就聯合公報達成共識。7月18日晚發布了G20成果文件和主席總結。
聚焦債務議題
雖然在俄烏沖突及其影響的問題上存在分歧,G20財長和央行行長就世界各國面臨的一些關鍵經濟和金融問題達成共識。
G20成果文件表示:“我們再次強調以有效、全面和系統的方式解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債務脆弱性的重要性,我們將繼續堅持在(G20)債務處理共同框架中做出的所有承諾……并以可預測、及時、有序和協調的方式加快共同框架的實施?!?/p>
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債務壓力問題變得更加緊迫,許多國家在收入受到影響的情況下被迫大幅增加支出。
2020年11月,G20成員國在G20快速和可持續發展集團特別會議之后達成了《債務處理共同框架》,以解決低收入國家債務困境急劇增加的問題。共同框架設法將債務國及其債權國聚集在同一平臺上,以便以協調的方式解決困難。
7月18日發布的G20成果文件和主席聲明還重申了成員對發展和加強多邊開發銀行的承諾,以應對21世紀的全球挑戰,繼續關注中低收入國家的發展需求。
脆弱國家如何應對債務壓力
7月早些時候,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ónio Guterres)表示,全球有一半人口生活在被迫支付更多債務而不是醫療和教育費用的國家,這無異于一場發展災難。
根據聯合國全球危機應對小組(UN Global Crisis Response Group)一份題為《債務的世界》(a World of Debt)的新報告,共有52個國家——幾乎占發展中國家的40%——陷入了“嚴重的債務困境”。
根據聯合國公布的數據,自2000年以來,全球公共債務增長了5倍多,明顯超過同期增長3倍的全球GDP。2022年,全球公共債務達到創紀錄的92萬億美元,其中,發展中國家的債務約占總債務的30%。
古特雷斯強調,平均而言,非洲國家的借貸成本是美國的4倍,是歐洲最富裕經濟體的8倍。他表示,較貧窮的國家越來越依賴收取“天價”利率的私人債權人,并發現自己被迫“為了經濟生存”借入更多資金。
《債務的世界》報告提出了許多緊急補救措施,包括支持暫停付款的“有效債務重組機制”、更長的貸款期限和更低的利率。報告還呼吁“大規?!睌U大負擔得起的長期融資,方法是改變多邊開發銀行的運作方式,重新設計以支持可持續發展,并利用私人資源。
西南財經大學全球金融戰略實驗室主任方明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表示,脆弱國家面臨著更大對債務壓力,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新冠疫情暴發后,各國政府都加大了財政支出以期渡過疫情沖擊,當然,疫情防治本身也消耗了較大的財政支出,疫情對經濟的沖擊還降低了政府財政收入,脆弱國家亦不能例外。其次,脆弱國家經濟發展不力、財政收支減少,加之財政收支紀律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入不敷出導致債務不斷積累。第三,脆弱國家還借有大規模的外債,由于本幣貶值和主要外幣升值以及主要外幣加息,其債務償還壓力較大。第四,脆弱國家通常面臨著國際收支失衡的壓力,加劇了其債務的脆弱性。
方明建議,國際社會可從三方面助力脆弱國家應對債務風險:其一,幫助脆弱國家降低外債本息規模大幅上升帶來的沖擊,包括通過談判將浮動利率鎖定為較低的固定利率,部分免息或者免除部分國家的部分債務。其二,促進其經濟復蘇,幫助建立良好的財政紀律,通過債券市場發行較長期限的國債或債務展期,以防范出現債務危機,并在經濟復蘇和繁榮中逐步化解內部債務。其三,對一些即將出現債務危機的國家,國際社會尤其是多邊機構可以開展緊急救助計劃,以防范債務危機沖擊其金融和經濟體系。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