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經濟半年報丨工信部:上半年工業經濟恢復向好,十大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正加緊制定

    7月19日,國新辦舉行2023年上半年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趙志國介紹,今年以來,我國工業經濟和信息通信業運行總體上均保持了向好態勢。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分別較去年上半年和今年一季度加快0.4個和0.8個百分點。上半年電信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7.1%,電信業務收入增長6.2%。

    趙志國表示,當前工業經濟發展面臨需求不足、效益下滑等困難和挑戰,下一步,工信部將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落實促進汽車和家居消費等政策,加緊制定實施汽車、電子、鋼鐵等十個重點行業穩增長的工作方案。同時加速推進數實融合,繼續適度超前推進5G網絡與千兆光網,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也將于近期出臺。

    工業經濟仍面臨需求不足挑戰

    “隨著3月份以來一批穩經濟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各地支持‘制造業當家’等政策舉措出臺實施,工業經濟保持恢復發展勢頭?!壁w志國介紹,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其中,5、6月當月同比增速分別為3.5%、4.4%,呈現逐月回升態勢。工業投資保持擴張,上半年同比增長8.9%,增速較一季度加快0.3個百分點。

    財信研究院副院長伍超明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2023年上半年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加快,主因是去年低基數的支撐。但6月份環比增速為0.68%,連續兩個月回升至略高歷史均值水平的位置,表明工業生產邊際明顯走強。

    工業生產緣何出現回升?伍超明認為,當前受益于政策加力支持基建、制造業等投資需求改善,企業擴大生產的意愿與動力有所增強。另外隨著PPI增速逐漸觸底,下半年步入回升通道成為市場共識,加之企業庫存增速已處于偏低位置,企業去庫速度放緩、意愿趨弱,對生產的拖累或有所減弱。不過,地產低迷、出口放緩等壓力仍大,國內工業產銷銜接水平仍有待提高,將制約未來生產恢復的高度與持續性,6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再度降至歷史同期最低位水平,表明了需求端疲弱對生產的制約猶存。

    “當前工業經濟發展面臨需求不足、效益下滑等困難和挑戰,但從趨勢上看,我國工業持續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宏觀經濟持續回升向好的態勢沒有改變。”趙志國表示,下半年將把穩增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落實促進汽車和家居消費等政策,加緊制定實施汽車、電子、鋼鐵等十個重點行業穩增長的工作方案。加強規劃指導和政策引導,深化部省戰略合作,積極支持工業大省挑大梁。

    “客觀上講,我國現在已經真正進入到了消費驅動型經濟增長的發展階段?!敝袊暧^經濟研究院對外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蘊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應加快提高供給質量來促進消費需求,包括建立健全全國統一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體系,推進消費品國內外標準接軌,加大對于高端消費品的品質認證制度供給。抓住疫情期間蓬勃興起的國貨消費熱潮,深入實施品牌發展戰略。進一步健全鼓勵發展新產品和新產業的相關制度和政策,有效發揮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的積極作用。

    在這其中,消費品工業的作用顯得愈加重要。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表示,工信部近期將發布實施輕工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著力穩住家居用品、塑料制品、皮革、食品等重點行業,充分激發內需潛力,積極促進出口優勢,提升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推進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2023年的“三品”全國行活動也將繼續開展,發布推廣百項升級和創新消費品,持續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促消費活動。

    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政策即將出臺

    不同于面臨諸多挑戰的工業經濟,我國數字經濟仍然保持著穩步增長的態勢。

    工信部數據顯示,前6個月,電信業務收入增長6.2%,業務總量同比增長17.1%,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293.7萬個,5G移動電話用戶達6.76億戶,移動物聯網終端用戶超過21.2億。

    趙志國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目前我國5G基站已覆蓋所有地級市城區、縣城城區,覆蓋廣度深度持續拓展。5G共建共享基站超173萬個,啟動全球首個5G異網漫游試商用,5G網絡加快向集約高效、綠色低碳發展。

    目前我國5G商用已滿四周年,在網絡覆蓋廣度、深度進一步提升的情況下,5G應用的規模化發展也逐漸走向深水區。工信部數據顯示,目前5G行業應用融入60個國民經濟大類,應用案例數超5萬個。5G新通話、虛擬數字人等新應用創新活躍,撬動流量消費穩步增長,5G移動電話用戶達6.76億戶,5G流量占比達42.9%。

    5G模組價格一直是制約規?;l展的關鍵因素。早在5G商用之初,5G模組單價為2000多元。

    趙志國透露,目前行業終端成本大幅降低,5G模組價格已下探至400元。接下來將拓展工業、礦業、電力、港口等先導領域的應用規模,深入挖掘醫療、教育、文旅等試點領域典型應用場景。打造“5G+工業互聯網”發展升級版,今年推動不少于3000家企業建設5G工廠。強化5G應用產業支撐,大力推動5G輕量化(RedCap)技術研發,促進5G應用持續降成本、上規模。

    此外,目前我國數字產業的新興業務也在快速增長,上半年互聯網數據中心、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新興業務收入同比增長19.2%,拉動電信業務收入增長3.7個百分點,行業新的增長極加速形成。

    尤其是伴隨著AI大模型的走熱,算力需求也呈現爆發之勢。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2022年我國算力核心產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算力每投入1元,將帶動3至4元的GDP經濟增長。

    趙志國表示,目前,我國算力總規模居全球第二,保持30%左右的年增長率,新增算力設施中智能算力占比過半,成為算力增長的新引擎。算力布局不斷優化,中西部算力設施占全國比例提升至39%,圍繞算力樞紐節點建設百余條干線光纜,網絡通達能力有效提升。目前面向大模型訓練、推理等高算力芯片持續迭代升級,多源異構計算技術加速普及,有力支撐了人工智能、區塊鏈、元宇宙等新興應用發展。

    “近期通用人工智能的發展對算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工信部將在前期工作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推動我國算力高質量發展?!壁w志國表示,接下來工信部將持續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出臺指導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的政策文件,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給,加強先進存儲產品部署,開展算力網絡優化行動,加快構建云邊端協同、算存運融合的一體化、多層次的算力基礎設施體系。同時,工信部將加強先進計算、算網融合等技術研究和核心器件、設備攻關,著力推動大模型算法、框架等基礎性原創性技術突破。此外,工信部還將鼓勵企業推出滿足不同行業和企業需求的算力產品和服務,持續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李冬明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