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2023中國經濟“期中考”成績如何?現代化產業體系亮點頻出

    2023中國經濟期中考成績單成績怎么看?未來怎么干?本期節目聚焦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提速。

    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企業出口214萬輛,同比增長75.7%,今年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出口大國;新能源車進出口第一;上半年首架大飛機首飛,16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在上海正式接收第二架國產C919大型客機,商業運營加快提速。2023中國經濟期中考,聚焦上半年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提速的成績。從三個方面進行關注:

    1.多領域何以亮點頻出?

    2.新變化有何新特點?

    3.未來將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

    首先我們一起來看看2023年上半年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提速成績中的亮點答卷。

    我國今年有望成為全球第一汽車出口大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近日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汽車企業出口214萬輛,同比增長75.7%,今年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出口大國。另外,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連續8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今年7月3日,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量突破2000萬輛。

    目前,中國已連續14年成為全球第一汽車產銷大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連續8年位居全球首位。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目前中國汽車千人保有量為230輛,未來汽車千人保有量有望達到400輛。與此同時,汽車出口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今年上半年,汽車企業出口214萬輛,同比增長75.7%,今年有望成為全球第一出口大國。

    7月3日,我國第2000萬輛新能源汽車在廣州下線。這標志著中國新能源汽車在產業化、市場化的基礎上,邁入規?;?、全球化的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鞏固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和出口國地位,以新能源汽車為代表的中國汽車產業正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中發揮重要優勢。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 付炳鋒:達成第一個1000萬輛,我們歷時15年的時間,而第二個1000萬輛,我們僅用了1年零5個月的時間。我認為政策的引領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國先后有70多項政策陸續出臺。

    積極推動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率先明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培育了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為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貢獻了中國力量。未來,我國將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優勢,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商業運營提速 第二架國產大飛機C919入列

    國產大飛機項目,從列入國家的重大科技專項開始,到大飛機研制成功,再到今年上半年進行首次商業飛行,歷經了十幾個年頭。16日,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在上海正式接收第二架國產C919大型客機。新一架C919飛機的到來,標志著東航商業運營C919大型客機正在提速。

    16日上午,飛機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往上海虹橋國際機場,正式入列東航機隊。此次接收的C919大型客機為東航首批采購5架C919客機中的第二架。

    根據東航規劃,第二架C919將與首架機“搭檔”,首先投入東航“上海虹橋—成都天府”空中快線,后續將逐步拓展更多航線。第二架C919亮相滬蓉快線后,旅客搭乘東航航班體驗國產大飛機將有更多選擇。

    作為國產C919大型客機的全球首發用戶,東航5月28日圓滿完成C919首個商業航班“上海虹橋—北京首都”的往返飛行。此后這架C919在滬蓉快線上服務旅客。截至7月12日,首架C919共執行87班次商業航班,平均客座率近80%,累計服務旅客11095人次,累計商業運行超過250個小時。

    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新變化有何新特點?

    2023中國經濟期中考,我們可以看到,汽車、飛機,這些代表我國高技術制造業水平的領域取得了突出的成績。我們如何看待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的新變化、新特點呢?來聽聽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的解讀。

    吳薩介紹,今年以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復雜嚴峻,我國不斷增強創新引領作用,努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穩步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快速發展。

    一是高技術制造業已成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著力點。高技術制造業具有研發投入大、產品附加值高、國際市場前景良好等特點,是國際經濟和科技競爭的重要陣地。今年以來,我國高技術制造業有著亮眼表現,一大批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新支柱產業正在快速崛起。

    二是科技創新帶來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為代表的“新三樣”異軍突起,是與我國持續推動科技自立自強、核心技術持續突破分不開的,這些領域的量產動力電池單體能量密度、百公里平均電耗等關鍵核心技術,都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三是優質中小企業不斷激發涌現。以中小企業為主的民營企業,已躍升成為我國第一大外貿經營主體,對外貿增長貢獻度超一半。超四成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聚集在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領域,超六成深耕工業基礎領域,超九成是國內外知名大企業的配套供應商,在支撐經濟穩步增長、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多項舉措助力經營主體降本增效

    國家及各地近期也推出多項舉措,加大對經營主體紓困支持力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助力實體經濟企業輕裝上陣。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確定今年降成本22項重點任務,涵蓋稅費成本、融資成本、人工成本、物流成本等8個方面。稅務部門延續、優化、創新實施了多項稅費優惠政策。今年以來,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有效減輕了經營主體負擔。

    上半年,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提速的成績顯著,那么未來,如何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持續發展提速?在哪些方面重點發力呢?來繼續聽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吳薩的解讀。

    吳薩介紹,當前,我國工業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在逐步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也不斷提升。下一步要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向“實”而行,還要繼續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努力在原始創新上取得新突破,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推動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加強創新鏈產業鏈融合,把產業發展建立在科技支撐之上。

    二是要加大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力度。要繼續優化各項金融政策,確保期長、量增、面廣、價優的金融活水源源不斷地澆灌制造業,尤其是支持高科技制造業和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

    三是要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要進一步健全完善工作機制、政策法規體系、優質高效服務體系,力爭培育更多的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四是要推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對這部分產業實施技術改造升級,不僅能夠拉動大量的投資需求,還能夠催生新的增長點。

    五是要進一步擴大開放。沒有開放合作,就不會有現代化的產業體系。要從供需兩側入手,不斷提升制造業產品供給質量,推動集團化規?;l展,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品牌。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李頡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