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7月13日電 (記者王震)7月13日,國新辦就2023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舉行發布會。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介紹,“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年來,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由2013年的6.46萬億元,增長到2022年的13.76萬億元,累計增長了1.1倍,今年也繼續保持了快速增長,上半年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6.89萬億元,同比增長了9.8%,高出外貿整體增速7.7個百分點。
具體呈現以下主要特點:
一是產業合作更加緊密。上半年我國對沿線國家出口汽車零配件、鋰電池、自動數據處理設備的零附件等中間產品分別增長了39.3%、34.3%和28.9%。同期,自沿線國家進口能源產品、農產品也分別增長了5.7%和17.9%。
二是互聯互通效應凸顯。近年來,中歐班列、西部陸海新通道、中老鐵路等持續發力,我國與沿線國家互聯互通水平大幅提升。上半年,我國以鐵路運輸方式對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了23.8%,高于對沿線國家整體增速14個百分點,連續12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以公路運輸方式對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63.6%,高于對沿線國家整體增速53.8個百分點,連續5個月增速超過30%。
三是中西部地區表現更加亮眼。上半年,中西部地區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長23.2%,占同期我國與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的21.2%,同比提升了2.3個百分點。其中,廣西、新疆、內蒙古等三個自治區對沿線國家的進出口增速均超過50%。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