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記者觀察 守正創新是“老企業”的第二次生命

    6月21日,由青島市委網信辦主辦,首頁傳媒承辦的青島企業之星·京津冀知名財經媒體采訪行活動圓滿收尾。

    15家網絡媒體組成采訪團,圍繞“網信護航上市企業”主題,走進澳柯瑪、雙星、青島港和青島食品,感受青島企業的開拓創新精神。

    這四家企業,商海浮沉,風吹浪打,歷經沉淀,成就品牌?,F如今,面臨轉型發展,遭遇新挑戰,得到新機遇。

    中國新聞社經濟部副主任王恩博在參觀雙星時感慨,“老企業”通過創新、求變,煥發出新生機的例子在青島有很多,沒有開拓進取的發展氛圍、持續改善的營商環境,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

    “老企業”究竟做到了什么,讓采訪團頻頻感慨?

    在全球輪胎行業第一個全流程“工業4.0”智能化工廠,采訪團被生產線上各式各樣的智能機器人所吸引。工人只需根據用戶訂單計劃調整關鍵工序,剩下的全部交給智能機器人。津云新媒體記者呂斌感慨“生產線滿滿的科技感,很受震撼,為民族品牌點贊!”

    在澳柯瑪創新科技館,一個個充滿科技感與體驗性的場景,生動展示了澳柯瑪在全溫度領域探索的科技成果,采訪團感慨“澳柯瑪已經成為定制一種全新生活方式的企業,令人耳目一新?!?/p>

    青食工業園已經按下“機器換人”加速鍵。流水線上的智能“蜘蛛手”是自動化、智能化的大趨勢。要在生產方式、技術水平、市場渠道三方發力,采訪團感慨,如果沒有形成標準化、智能化,就會被時代拋棄。如果沒有產品創新,就會被消費者拋棄。如果經營模式不創新,就會被市場拋棄。

    走進世界第四大沿海港口青島港,國內首個“雙五星”智慧綠色碼頭現場空無一人,自動導引車化身為“搬運工”,在碼頭堆場間自由穿梭,成為青島港開拓創新,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生動實踐。面對一系列的“全球首創”,采訪團感慨,“青島港之所以成為全自動化港口的標桿,背后是‘人人皆可成才’的人才觀,是從0到1自主研發的魄力。”

    采訪團感慨的是青島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創新之路,是“老企業”迸發的新活力。

    成功挽救瀕臨倒閉的克萊斯勒的著名企業家李·亞柯卡說過:“無創意,不創新,毋寧死?!?/p>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創新則是企業的生命線。

    對“老企業”來說,守正品牌價值,是優勢所在。創新發展道路,是前進的旗幟。

    老與新并非背道而馳,而是老樹根上發新枝。

    恰如嚴復所說:“非新無以為進,非舊無以為守?!?/p>

    創新與繼承殊途同歸,正確處理好品牌傳承、技術創新與發展方向,且守且進,增強企業內生成長能力。

    近年來,青島市正在加速推動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并在強化創新驅動發展上持續用力,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現代產業先行城市。這些目標的實現,核心內在動力來自青島企業共同努力。

    就在6月初,青島市政府發布了《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暨2023年“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清單(第三批)》,包括21項工作措施、32項支持政策,從強化科技創新、集中做優做強先進制造業和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等8個方面助力實體經濟發展。

    守正創新,是“老企業”應對外部環境競爭的必然選擇,是“老企業”的第二次生命。

    唯有堅持守正創新,“老企業”方能風生水起,歷久彌新。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初志偉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