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膠州市人民法院訴訟服務中心設立黨代表工作室,并選派專業素養深厚、審判經驗豐富的法院領導擔任黨代表入駐,充分發揮35名法官具有國家二級、三級心理咨詢師資格的優勢,創新“黨代表+法官+專職調解員+特邀調解員+心理咨詢師+社區網格員+N”的“1+6+N”訴源治理、聯動調解模式,凝聚各方力量一起聽民聲、辦實事、解難題。當天,該工作室實質性化解了一批物業糾紛,這是膠州法院黨建工作與審判業務深度融合化解的首批案件。
據了解,膠州某小區因部分業主不繳納物業費,物業公司遂訴至法院。在訴前調解階段,調解員和指導法官得知該批案件涉及業主多、矛盾尖銳,如果直接開庭,極有可能激化矛盾,造成不良社會影響。
為妥善化解糾紛,承辦法官聯系了10名業主代表與物業公司經理來到該工作室。調解當日,駐工作室黨代表還邀請了轄區物業辦負責人、質監站負責人、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網格員、人民調解員、心理咨詢師共同到場參與調解。在黨代表的主持下,業主代表充分闡述了拒絕繳納物業費的原因,物業公司陳述了物業管理過程中的難處以及因部分業主欠繳物業費,從而導致物業公司將無法正常經營的尷尬處境。雙方陳述完畢后,承辦法官歸納了雙方之間存在的爭議焦點,并從法律角度進行專業解答。針對業主反映強烈的房屋墻體裂縫漏水、業主私搭亂建等問題,質監站及綜合執法大隊工作人員作了解答。法官發揮法學及心理學雙重專業優勢,就物業公司與業主之間的負面情緒、對立態度進行溝通和疏導。人民調解員則充分發揮自身調解本領,運用法理、情理及社會常識展開工作,以商議形式提出化解意見。隨后,6名業主通過微信轉賬向物業公司支付了物業費,對于剩余未繳費的4名業主,該工作室分頭做調解工作。不到兩天時間,10名業主均與物業公司達成調解意見,并承諾協助物業公司做其他業主繳納物業費的工作,確保物業公司正常運轉。物業公司表示,其將努力提升物業服務質量和水平,并對該工作室聯動調解高效化解糾紛表示贊賞。膠州法院依托該工作室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穩控在當下,實現案結事了人和,這為后續解決物業糾紛案件開辟了新路徑。
下一步,膠州法院將圍繞黨代表工作室、黨代表之家、心理咨詢室三大模塊功能定位,通過“4+5+N”的工作機制,即4名黨代表聯合5名駐工作室黨員,團結帶領全體黨員干部扎實履行“五員”職責,建立黨代表與群眾“零距離”接觸機制,為人民群眾提供高質量司法服務。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劉瑞東 通訊員 鄭曉鵬 郭倩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