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產學研用合力,海爾等聯合發起成立直流電子電器產業聯盟

    夏至未至,在中國青島,以標準化支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行動開展得如火如荼。

    6月10日,由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國投中標質量基礎設施研究院有限公司、國網雄安綜合能源有限公司4家單位發起,直流電子電器產業聯盟在青島宣布成立。

    當下,多領域直流技術和產品面世,為直流電子電器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勁引擎。業內人士認為,該聯盟將打造一個直流電子電器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的孵化器,匯聚產學研用力量,加速專業技術創新與標準研發,推動我國直流電子電器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直流電子電器產業聯盟成立儀式

    產學研用聚力,加速直流電子電器產業化

    2021年,國務院《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的“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當中明確提出,建設光儲直柔建筑。不足兩年的時間里,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百余項試點示范工程不同程度地應用了“光儲直柔”技術,這成為各地探索未來建筑的主流方向之一。

    海爾超前研發相關負責人表示,“光儲直柔”技術能讓建筑成為綠色“發電廠”,讓電力系統“零碳”成為可能。而“直流電子電器產業”是“光儲直柔”技術的產業化應用,符合國家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也是當下資本關注的“熱門技術”。

    與巨大的想象空間相匹配的,是高難度的技術門檻和產業化門檻。

    “‘光儲直柔’需要跨學科、跨領域創新攻關,對科研能力和轉化能力要求極高。與此同時,直流電子電器產業涉及家電、電器附件、汽車、軌道交通、輸配電、新型能源(風光儲氫)供電等多個行業,以及企業、標準化機構、技術研發機構、檢驗檢測和認證機構、行業組織等,單靠任何一家企業或者機構的力量都無法推動這個領域高質量發展?!焙柍把邪l相關負責人稱。

    直流電子電器產業聯盟成立儀式

    在這樣的背景下,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等多方努力,推動“直流電子電器產業聯盟”成立,開放吸納更多行業和組織,打通直流“產供輸用”的產業鏈上下游,用標準、檢測、認證的質量基礎設施核心要素來促進直流電子電器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直流電子電器產業聯盟首批委員入會儀式(企業代表)

    作為“直流電子電器產業聯盟”的核心發起單位之一,海爾在直流家電技術領域的探索一直走在前列,先后承接了“十三五”“十四五”直流家電領域的國家級科研項目,累計完成了11種直流家電的樣機研發,并搭建了業內首個直流用電實體集成測試平臺,核心發明專利33項。在產業聯盟中,海爾將發揮企業技術優勢,搭建直流用電設備測試平臺,滿足直流家電多領域測試需求,并主導/參與相關測試技術方案的開發。

    此外,標準化是“直流電子電器產業聯盟”的重要抓手。作為聯盟中標準化的重要參與方,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家用電器)依托海爾智家運營,從2015年基地獲批籌建以來,已經聚合了100多家優秀企業、科研院所、標準化組織等作為共建單位,組織產業鏈上下游系統化推進發展應用。在直流電子電器產業聯盟中,基地將發揮標準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橋梁作用,推動直流電子電器科技創新成果的產業化、市場化、國際化。

    業內人士表示,“海爾是家電行業的龍頭,研究創新能力優勢明顯,并且有強烈的產業創新使命和社會責任擔當。同時,海爾在直流家電的科研探索中掌握了關鍵技術,搭建了通用平臺,在產業聯盟中將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p>

    布局前沿科技,海爾彰顯企業綠色擔當

    在直流家電技術之外,海爾還布局了多項前沿科技,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在首屆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上,海爾憑借“無壓縮機固態電卡制冷系統項目”一舉拿下大賽最高獎,也是行業唯一的最高獎。這是一項徹底改變制冷行業百年發展的革命性技術,具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雙碳”目標落地雙重價值。

    固態制冷被美國能源部認定為最有前景替代壓縮機制冷的技術,其中電卡制冷效果最佳,節能效果是同類技術的3倍以上。國內外對這一技術領域的研究尚未形成模組和系統,海爾的率先突破,意味著我國在新型制冷關鍵核心技術上自主可控,甚至是國際引領。

    在節能減碳方面,這一技術潛力巨大。據聯合國數據統計,全球每年25%-30%的電力被用于制冷。根據理論測算,如果海爾“無壓縮機固態電卡制冷系統項目”順利實施并應用于產業,有望為中國每年節省出5個三峽大壩的發電量,30年減碳300億噸,為全球降溫0.5℃貢獻1/3的力量。

    而在第二屆“全國顛覆性技術創新大賽總決賽”上,海爾憑借“新型高溫熱泵技術及其在民用灶具中的產業化應用”項目,再次奪得行業唯一的大賽最高獎,填補了200℃以上的高溫熱泵技術領域的全球空白。

    未來,這一技術還可以應用在更多家用電器、新能源汽車、工農業加熱等多種場景,帶動人們生產、生活方方面面的體驗優化。經過測算,如果海爾新型高溫熱泵技術全面取代傳統加熱技術,有望實現降碳20億噸,成為全面助推“雙碳”目標實現的重大技術手段。

    此外,海爾旗下的海爾生物醫療還突破了斯特林制冷技術,采用氦氣作為制冷工質,實現深低溫區(0℃——-200℃)快速制冷。2021年,海爾生物醫療打破了美、日技術壟斷,成功研制多款全球領先的斯特林制冷樣機,整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硅谷精神之父”凱文·凱利在他的新書中描繪了5000天后的世界:至少有 95% 的事物還會維持原樣,但剩下這5%的變化則會引發未來 5000 天內更大的改變。

    不管是直流電子電器產業聯盟的成立,還是海爾在固態電卡制冷、新型高溫熱泵、斯特林制冷等綠色前沿技術上的探索,都屬于這5%的變化,這些技術引發的革命,將如同蝴蝶的翅膀,“扇動”未來世界加速實現“雙碳”目標。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