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上午,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交通運輸領域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措施成效。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袁海波在發布會上介紹,今年,市交通運輸局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瞄準社會和群眾需求,對標先進地區標準,全力推進交通運輸各領域優化營商環境措施落地落實,深入開展優化服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要素環境、政策環境、人文環境“六大專項提升行動”,取得了顯著成效。
新聞發布會現場
注重辦事方便 提升服務質效
深化簡政放權,將港航領域15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市級權限下放至西海岸新區。開展政務服務集成改革,推出道路貨運企業“1+N”審批模式,為企業提供“線下一次辦”“全程網上辦”“門口就近辦”“跨域遠程辦”等N種個性化審批服務模式,辦理時限由3~7天壓縮至1天。全面推行“先培訓后付費”“計時收費”改革模式,破解駕駛員培訓行業痛點難點。取消出租汽車駕駛員從業資格考試科目三收費,預計每年為3萬考生減免考試費用240萬元。升級建設新的出租汽車95128電召平臺,乘客撥打約車服務95128,告知客服人員乘車信息后,平臺將實時發布約車信息,待司機接單后將及時接送。乘車費用根據巡游出租車打表計費,不額外收取約車費。95128電召平臺豐富了我市出租汽車服務方式,為出行不便人群,尤其是老年乘客提供了更加便捷、安全、通暢的叫車渠道。
推動市場開放 促進經濟發展
建立健全招投標信息報告等監管機制,發布公路水運工程交易目錄,制定招標代理機構評價實施細則,規范工程招標和政府采購行為。加強信用交通建設,獲評全省第二批“信用交通市”創建典型單位。強化信用賦能,創新推出“交通運輸貸”,緩解企業融資難題。打造青島國際航運中心現代航運服務信息化支持保障平臺,200余家港航企業實現信息互通和業務聯動。協助中外運華中公司獲得省內首個TIR國際道路運輸準入資格。創新港池“套泊熱接”等引航作業模式,作業效率居全國首位。做好港航各層次人才留青服務保障,進一步加大港航院校學生留青實習實訓扶持力度,為港航企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堅持厲行法治 維護公平正義
引進中國海事仲裁委員會青島分會,完善青島及周邊地區海商事糾紛解決機制?!肚鄭u市海上旅游客運管理辦法》完成公開征求意見、專家咨詢,已報送市司法局,確保年底前正式出臺。堅持嚴格執法與柔性執法相結合,獲批全省“說理式行政執法行為規范試點”。全面推行“首違不罰”“輕微免罰”制度,采取包容審慎監管,2023年以來辦理首違不罰案件14起。加強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152個交通工程項目納入省監管平臺,累計代發工資5.2萬人次、2.9億元。港政、航政、運政、路政、交通工程安全質量監督“五大領域”全線并進,日常執法、聯合執法、智慧執法多措并舉2023年以來查處各類違法違規行為906起,有力維護了交通運輸市場秩序。
強化要素保障 加速項目建設
扎實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攻堅行動,濰青高速等一大批項目建成。超前謀劃110個常規項目和79個戰略儲備項目。14個項目納入國家、省級重大項目庫。在全國率先以“戰略留白”方式推進港口總體規劃修訂,一批受政策性約束難以啟動的項目成功破題。全市首次以成立鐵路合資公司形式開展多元融資,成功破解董沂鐵路建設主體、資金籌措兩大難題。前期項目高效審批、容缺受理,沈海高速改擴建、中北通道一個月內獲自然資源部用地預審批復,創造我市重大項目審批時限最短紀錄。萊榮、濰煙鐵路全省率先完成土地確權。董沂鐵路完成可研審查。
推動政策落地 助力經濟復蘇
發布2023年第一批交通運輸“穩中向好、進中提質”政策措施,共分為優審批促服務、塑信用促監管、以溫情促執法、重惠企促投資、抓運輸促消費、壯港航促外貿、強物流促供給、匯數據促提升、轉作風促效能等九大類55條措施。落實航運、航空產業發展支持政策,2023年一季度兌現財政補助8068萬元,機場國際客運航線恢復至14條,港口集裝箱吞吐量提升至全國第三。發放農村客運補貼、城市交通發展獎勵資金9697萬元。實施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累計減免通行費1.03億元。
服務企業發展 創優人文環境
深入開展交通運輸執法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排查整治66項執法頑瘴痼疾。深化聯系服務企業制度和安全生產駐點監管,幫助企業排憂解難。深入一線調查研究,設立41處道路運輸便民服務站,實現車輛檢測、業務辦理“一站式”服務。加強行業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弘揚“紅飄帶”精神,推動建立“兩新”行業黨建聯盟,發揮企業黨組織凝聚力向心力。積極開展A級物流企業培育,截至目前,全市A級物流企業達到108家。建設完成多功能于一體的地面綜合交通指揮中心,打造航空、高鐵、地鐵出租等9種交通方式一體的智慧型綜合交通樞紐,換乘效率大大提高。
下一步,市交通運輸局將著力在優化交通運輸營商環境上狠下功夫,更大力度提升交通運輸營商環境競爭力,以“事爭一流、唯旗是奪”的精神扎實推進以下幾方面工作,打造人民滿意交通。
打造優質溫馨的服務環境
加強惠企便民政策措施宣傳力度廣度深度,切實提高企業獲得政策便利度和實效性。著力提升熱線運行服務質量,遇到問題“快辦理、快答復、快反饋”。紀檢監察監督護航營商環境,加強對關鍵崗位監督制約,以最優作風能力聚力打造一流交通運輸營商環境。
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全面落實深化市場準入改革部署,向各類市場主體平等開放場景資源。抓好“雙招雙引”,多渠道招商引資、招才引智。嚴格規范交通運輸市場監管標準規則,維護公平競爭的運輸市場秩序。
打造公開透明的法治環境
牢固樹立依法辦事理念,規范交通運輸行政執法行為。繼續推廣說理式執法,使執法者成為“送法者”,彰顯執法過程中的“人情味”。推進《青島市海上旅游客運管理辦法》制定出臺,營造安全有序的海上旅游環境。
打造保障有力的要素環境
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大力提升全要素供給能力,為優質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強化重大項目要素保障和項目落地全鏈條服務,為項目推進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加大聯系服務企業力度,發揮行業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定期走訪調研企業,解決企業面臨的難題。
打造高效便捷的政策環境
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創新性推進營商環境各項任務落實,提高交通運輸便利化水平。深入落實2023年第一批交通運輸“穩中向好、進中提質”55條政策措施,強化交通運輸政策集成供給和跟蹤問效。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提高服務效能。
打造宜商宜業的人文環境
優化城市公交線網,強化公交、地鐵公交線網銜接。弘揚新時代企業家精神,定期開展座談交流,營造重商、親商、安商的濃厚氛圍。持續推進“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切實把“嚴真細實快”作風要求落到實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