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數字城運”,服務市民美好生活,這是青島城運集團加快數字化轉型發展,賦能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自城運集團“智慧交通·數字賦能中心”正式啟用以來,積極建設城運“出行+生活”的“生活一張網”平臺,陸續將“公共出行”主業與6大產業鏈進行聚合,接入城市公交、班線客運、城運快充、小犀車生活、交運易購等業務,融入市民生活與智慧城市建設,實現“一網連接千家萬戶,一網賦能美好生活”。
信息平臺
5G+車聯網,服務市民美好出行
在城運“智慧交通·數字賦能中心”,青島城運5G+車聯網綜合管理平臺展示了主城區303條線路、7000多個站點、5000多輛公交車的實時運行情況及60多項運營指標。據城運集團大數據中心主任任錕先介紹,5G+車聯網綜合管理平臺能夠實時監測公交車輛運行動態,對電池、電機、電控系統、儀表、燈光、路牌、站節牌、輪胎監測設備、易燃揮發物監測設備、雷達等設備進行數據收集分析,對車輛異常狀態進行預警,為駕駛行為和行車安全提供綜合建議。該平臺獲得“省級大數據創新應用優秀解決方案”及“2022青島年度數字經濟發展典型案例”。
此外,城運集團通過智能視頻監控系統,以視頻、AI分析等技術,對駕駛員疲勞駕駛、超速行駛、斑馬線禮讓行人等危險駕駛行為進行識別并進行告警記錄、在線提醒等分級處理。此外,通過搭載的視覺算法,通過視頻數據采集,對乘客異常行為特征采集分析,進行安全事故及治安事件預警,實現安全管控從“事后快速處置”向“事前可以及時預警”的轉變,為市民出行保駕護航。
“青島城運快充”APP展示
過去,車輛調度全靠調度員,高峰時期發班密,平峰時期發班間隔大。遇到突發情況,經驗往往不能精準服務于客流。為此,城運集團持續優化智能調度系統,從“線、站、時間、路況、天氣”等多維度分析客流趨勢,提高應急和大客流處置能力。利用AI分析客流信息,自動編制行車計劃,提高調度能力,用數據指導業務。分析線網布局的合理性,提高線路、站點、發車時間與乘客需求的匹配程度,提高公交發車準點率等運營績效水平,服務市民的美好出行。
汽服數字化,打造無憂“車生活”
城運集團積極布局汽車后市場,大力構建保險維修生態鏈、回收再流通生態鏈和線上線下市場生態鏈。城運集團現有2個配件中心倉及26個維修廠,26家維修廠已全部向社會開放,并提供“取、修、送”一站式管家服務。
城運集團“汽車服務大數據平臺”上有20多項運營指標,能夠對車輛故障進行遠程預警和診斷、將車輛核心零部件及駕駛行為數據可視化,24小時為公交車、校車、長途班線車、旅游大巴、物流配送車等1.5萬輛生產用車提供綜合維修保障能力,改變了人工排查故障的繁瑣工序,能精準定位車輛故障部位,從而達到優化車輛經濟性、安全性的雙重目標。
在做好公共交通保障的同時,城運集團的搶修救援中心面向社會提供24小時服務。所屬8家門店完成“小犀車服”品牌升級,創新推出“交鑰匙”工程,為廣大車主提供“一站式汽車全生命周期”服務,并對服務的每輛汽車建立“電子檔案”,車輛健康數據一鍵可查。在做好數字化、標準化驅動能力升級的同時,城運集團積極尋求供應鏈平臺賦能,構建“修配融合”發展模式。以“小犀車服”APP為前端入口,以小犀實體門店為體驗中心,打造“線上+線下”的汽車后市場營銷服務體系,不斷提升客戶的美好體驗和幸福指數。
“小犀車服”線下體驗店
智慧新能源,護航綠色生活
城運集團持續深耕新能源產業鏈,賦能城市綠色發展,而充電產業作為重要的新能源產業,一直是城運集團發力的方向。據悉,城運集團目前運營105座公交專用充電站,建設運營13座社會充電站。為推動“綠色出行”社會參與度,緩解私家車“充電焦慮”,城運集團將66座公交充電場站對社會開放,建設輻射全市的便捷充電網絡,2022年實現車輛充電1.2億度。城運集團推出了自己的充電服務數字平臺“青島城運快充”,實現充電服務、實時監控、優惠折扣、活動通知等功能高度集成,讓島城市民隨時隨地能享受到優質的充電服務。
城運智慧充電站
在城運集團“智慧交通·數字賦能中心”還有一個新能源大數據平臺,這個平臺可實時監控94個充電場站1506個充電樁運行狀態,24小時全力保障新能源車輛能耗補充的同時為市民提供充電服務。據任錕先介紹,通過平臺與充電樁的互動,每個充電樁的電流、電壓、頻率等“健康指標”都一目了然,實現精準監控?!澳壳拔覀兣c華為成立智慧交通聯合創新實驗室,將公共出行平臺的排班調度與充電服務效能數據作為研究對象,通過算法制定出排班調度與充電最佳規則,經過對60輛新能源公交車進行實測,其每年電費同比下降14%,預計全年可節約電費近1500萬元?!?/p>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通訊員 劉欣 呂雪新
責任編輯:李賽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