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能否為產業發展插上創新的翅膀,根本在人才。近年來,青島市農科院從科研人員中選拔骨干力量組建科技特派員隊伍,服務農業生產,助力科技興農,成為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施用新技術,守好“果盤子”
走進青島市平度云山鎮泉北村于華真果園,大櫻桃的采摘、售賣已經進入了尾期,工人們正在進行最后的采摘、分揀、包裝。據果園負責人于華真介紹,由于使用了青島市農科院技術人員提供的防治裂果技術措施,每畝大櫻桃能減少經濟損失6000元左右?!皬?020年開始,市農科院的專家針對大櫻桃成熟期裂果的問題,幫我制定了施肥、鋪地膜、病蟲害防治等技術,通過這兩年的防治效果看,非常成功,我這一個棚5畝地就減少了3萬左右的損失?!庇谌A真邊說邊比劃,難掩臉上的笑容。
青島市農科院果茶研究所的韓明三研究員和李少旋博士作為科技特派員,經常下沉一線,采取送技術上門、網絡通訊指導、現場咨詢、集中培訓等形式,及時解決農民果樹種植中的技術難題。尤其是了解到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和“中國十大好吃櫻桃”稱號的云山大櫻桃,因氣候條件和管理因素導致成熟期裂果問題日趨嚴重,已成為影響果實品質和經濟效益的難題的時候,他們立即開展調研,針對管理技術和產業發展需求,進行了生物肥使用和施肥技術、地膜節律性鋪設技術、病蟲害綜合防控技術等的集成創新和田間試驗,結果表明,試驗處理組美早裂果率為5.6%,顯著低于對照組21.7%,同時處理組畸形果率減少32%,平均糖度增加0.3%,硬度增加40%以上。能夠看到櫻桃紅滿枝、農民笑開顏,大概就是青島市農科院的科技特派員發揮科研優勢助力鄉村產業發展的最美釋義。
選育好品種,充實“米袋子”
在青島市農科院的大院內,一個個的小拱棚、冬暖棚、日光溫室逐一排列,農科院自主選育的抗根腫病春白菜、華南型黃瓜黃白色雌性系、高色素和高辣素辣椒、光皮白皮橙肉型厚皮甜瓜、高品質番茄等在這里完成初期的種質資源篩選和組合測配。
走進食用豆試驗大棚,只見381份豌豆春播材料已經開出了白色、粉色、紫色的花,有的還結出了或扁或圓、或硬或軟的莢,張曉艷博士和團隊成員正在棚內進行性狀調查?!爱a業發展需求、農民致富需求、民生改善需求是我們的科研方向”,張曉艷博士介紹了正在開展的科研工作:“我們正在選育適合山東省氣候特點和種植制度的早熟、直立、大莢的甜豌豆和甜脆豌豆,并且成熟期盡量一致,才能滿足咱們省內一次性收獲和一年兩作的種植要求?!边x育成功后,會在相關地市進行區域種植試驗,以確定各參試品種在不同生態區域或同一生態區域不同肥水條件下的適應性、豐產性和品質。作為科技特派員,實現食用豆選育技術的迭代升級和產品的更新換代,是張曉艷博士深耕農業科研領域的追求和信念。
采用新模式,豐富“菜籃子”
青島匯錦源芹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是金口芹菜種植基地,工人們正在忙著對芹菜心進行清理、分類、裝袋,這些芹菜心是由成熟的芹菜進行天然土窖貯藏后,劈掉外梗和二梗精選出來的,再與農超對接,進入青島市各個市場、超市銷售。合作社負責人高俊峰介紹,他們經常聯系青島市農科院的科技特派員來基地進行技術指導,為了保證芹菜從種植、生長到收獲期的安全性,還會定期開展土壤和產品品質檢測,今年種植的芹菜畝產量達到4500公斤左右,根據客戶對分裝級別的不同要求,批發價格在2元到6元之間,精品零售價格為30元每箱。
“作為科技特派員,我們主要為生產基地提供一些種植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方面的指導?!鞭r科院風評項目子課題負責人張宏斌是高俊峰經常請教的科技特派員之一,他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在芹菜的種植管理過程中,建議優先運用物理、生物、生態等防治措施。“金口芹菜的特點是香、脆、甜,為了突出它的這種品質優勢,我們建議基地對農產品種植產前、產中、產后全過程,采用標準化種植、管理模式,制定科學的肥、水等管理方案,進一步改善和提升了芹菜的品質和營養水平。”
為了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青島市農科院的科技特派員在開展調研和技術培訓的同時,還針對青島市的不同地理資源和特色農產品產業特點,結合自身專業優勢,積極組織實施農業科研項目,進行新品種培育和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增強農產品市場競爭力,積極幫助農戶實現增產又增收的致富目標。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實習記者 馬綺悅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