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齋志異》中的大部分作品宣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少年兒童閱讀其中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可以潛移默化地獲得思想教益,進而一心向美,做有理想、有志氣、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馬瑞芳 / 撰
蒲松齡創作的《聊齋志異》(簡稱《聊齋》)是一部偉大的作品,也是我40多年來一直研究的對象。2005年,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節目播出“馬瑞芳說《聊齋》”,廣受好評,時隔17年,我又專門給少年兒童讀者講解《聊齋志異》。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說一說我創作這部作品的初衷。
第一,少年兒童為什么可以讀《聊齋志異》。
我國古代小說的發展源遠流長,按照語言形式可分為文言小說和白話小說,按篇幅可分為短篇小說和長篇小說。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志異》和白話長篇小說《紅樓夢》分別是這兩種文學形式的典范,其中隱藏著一些很好的中國故事。
《聊齋志異》是中華民族文學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在大多數講述中國古代文學史的讀物中,它都獨占一章。《聊齋志異》真切地反映了社會生活,其內容的廣度和深度都超出了在它之前誕生的同類作品,受到了廣大群眾的喜愛。從19世紀中期開始,《聊齋志異》就開始在國外傳播,時至今日,共出現過日、英、法、俄等多個語種的譯本。因此,我覺得有必要把這部偉大的作品介紹給少年兒童,讓他們對這部作品的內容、思想、藝術手法等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第二,少年兒童讀《聊齋志異》會有什么收獲。
首先,《聊齋志異》中的大部分作品宣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少年兒童閱讀其中那些膾炙人口的故事,可以潛移默化地獲得思想教益,進而一心向美,做有理想、有志氣、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比如讀《勞山道士》,可以明白嬌惰取巧必然碰壁的道理;讀《細柳》,可以更深入地領會“自在不成才,成才不自在”的哲理;讀《河間生》,可以幫助樹立“好好讀書,正派做人”的志向;等等。
其次,在《聊齋志異》中,蒲松齡運如椽大筆,“使花妖狐魅,多具人情,和易可親,忘為異類”(魯迅《中國小說史略》)。由他塑造的藝術形象和藝術世界充滿想象力,少年兒童在閱讀這些具有奇思妙想的故事時,不僅能感受到我國古人天馬行空的想象,還能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好奇心,打開想象世界的大門。
再次,《聊齋志異》的語言精練、生動、形象,寫人狀物,以一當十。少年兒童讀《聊齋志異》,可以欣賞精金美玉般的文字,領略其中的詩情畫意,體會漢語的簡潔、含蓄、靈動、婉轉之美。如“亂山合沓,空翠爽肌,寂無人行,止有鳥道”(《嬰寧》)、“見長莎蔽徑,蒿艾如麻。時值上弦,幸月色昏黃,門戶可辨”(《狐嫁女》)等,都讓人過目不忘。
最后,蒲松齡在創作《聊齋志異》的過程中,汲取眾家之長,命題巧妙,構思嚴密,少年兒童讀《聊齋志異》,可以跟蒲松齡這個大作家學習一些寫文章的技巧:如何設置伏線、懸念,前后照應?如何把握使用關鍵詞語?如何運用細節描寫表現人物的性格和身份?等等。
上述是我在學習和研究《聊齋志異》之余,結合少年兒童的特點總結的一些感想?!读凝S志異》原文共490多篇,為了更好地讓少年兒童了解、閱讀《聊齋志異》,我選取了其中50多篇寫成《少年讀〈聊齋志異〉》(分《神奇的狐貍》《筆墨里的精靈》《走進大千世界》3冊),講述其中最經典的故事。
《少年讀〈聊齋志異〉》在手,孩子們能在有利于心智的愉快閱讀中學語言、學寫作、學文化史常識,何樂而不為!
中文 | 繪本 | 神話故事
《少年讀〈聊齋志異〉》
馬瑞芳 著
青島出版社
《聊齋志異》是清代著名文學家蒲松齡創作的短篇小說集,它是我國古代文學藝術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具有很高的閱讀價值。
《少年讀〈聊齋志異〉》由《聊齋志異》研究專家、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節目主講人馬瑞芳精心選編而成。全書改編了50余篇適合少年兒童閱讀的《聊齋志異》經典故事,用通俗易懂、形象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并對《聊齋志異》的思想內容、寫作手法、文化背景等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分析,帶領少年兒童走進瑰麗神奇的“聊齋”藝術世界。
來源:青島出版集團
責任編輯: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