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外匯儲備兩連升、黃金儲備六連漲 釋放出什么信號?

    5月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4月末,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2048億美元,較3月末上升209億美元,升幅為0.66%,為連續兩個月環比上升。

    外匯局表示,2023年4月,受全球宏觀經濟數據、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在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下,當月外匯儲備規模上升。我國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有利于外匯儲備規模繼續保持基本穩定。

    同日,中國人民銀行公布數據顯示,中國4月末黃金儲備報6676萬盎司(2076.47噸),環比上升26萬盎司(8.09噸),為連續第六個月增持黃金,累計增持規模達412萬盎司(128.15噸)。

    全球央行購金潮風靡已久。5月5日,世界黃金協會最新發布的《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提及,2023年一季度多國央行的購金需求大幅增長,全球官方公布的黃金儲備增加了228噸,創下了一季度的歷史新高。而在2022年,全球央行已經以1,136噸的凈購金量創下歷史最高紀錄。

    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戰略研究部負責人謝亞軒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各國央行積極增持黃金主要是出于規避信用貨幣風險、儲備資產多元化的考慮?!敖陙?,主要經濟體普遍增持黃金儲備,我國黃金儲備占儲備資產比重低于全球主要經濟體的平均水平,未來在國際儲備資產配置的多元化和分散化方面仍有提升空間?!敝秀y國際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管濤如是說。

    外匯儲備繼續發揮“壓艙石”作用

    記者采訪的數名業內專家表示,匯率折算、資產價格變化以及外匯儲備的投資收益是外匯儲備規模上升的三大主要原因。事實上,一直以來,金融市場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只要當月美元指數出現明顯回落,多個國家的外匯儲備規模都會因非美資產折算成美元后的金額增加,出現環比回升狀況。

    “2023年4月,受全球宏觀經濟數據、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預期等因素影響,美元指數下跌,全球金融資產價格總體上漲。貨幣方面,美元指數下跌0.8%至101.7,非美元貨幣總體升值。資產方面,以美元標價的已對沖全球債券指數上漲0.5%;標普500股票指數1.5%。匯率折算和資產價格變化等因素綜合作用,外匯儲備規模上升?!泵裆y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表示。

    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副院長趙慶明也提到,4月外匯儲備增加209億美元,主要貢獻是來自于匯率折算,美元指數4月是下跌了0.91%,歐元、英鎊等對美元匯率都是上漲的,這種情況下,外匯儲備里面的資產再折算成美元會有賬面上的盈余,這塊貢獻大約應該在100億美元左右。另外,4月債券價格整體上有所上漲,外匯儲備持有的資產類型主要是債券,所以也會出現賬面上的盈余。還有一點是,外匯儲備中每個月都會有一些投資產品到期,也會產生收益。

    趙慶明還預計,綜合匯率折算、資產價格以及投資收益來看,未來一段時間外匯儲備可能是保持小幅增長的趨勢。一方面,未來一段時間美元指數可能是以震蕩下行為主,這種情況下,匯率折算對外匯儲備仍然會是正的貢獻;另一方面,現在美國進入了加息的尾聲,未來加息的可能性已經不大,債券價格可能也會有所上漲,不過歐洲仍然會有加息,他們的債券價格可能會有所下跌,綜合來看,債券價格對外匯儲備的貢獻可能仍有上下波動的情況。

    中國建設銀行金融市場部研究員曹譽波認為,在當前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面臨轉向,經濟衰退預期強勁,金融市場劇烈波動的大背景下,我國穩定且大規模的外匯儲備將繼續發揮抵御各類外部沖擊的“壓艙石”作用。不論是從傳統的進口支付能力、短債償付能力,還是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外匯儲備規模適度標準看,我國外匯儲備都比較充裕。

    黃金儲備占比正在持續提升

    在黃金價格創下歷史新高之際,中國黃金儲備實現連續六個月增持,市場上不乏“中國央行精準抄底”聲音出現。隨著金價的節節攀升,4月中國黃金儲備估值已經達到1323.53億美元,較去年底的1172.35億美元已經增加了151.18億美元。

    不過,世界黃金協會中國區首席執行官王立新對記者表示,不可用普通投資者“低買高賣”的思路來考量央行增持黃金儲備的動機。全球央行增購黃金,絕不是基于金價短期上漲獲利,而是從更長遠的視角配置黃金。各國央行的儲備資產,第一個要求是安全性,第二個要求是很好的流動性,第三個才考慮到回報。央行持續增持黃金的一大目的是分散自身儲備資產的構成,減少對某一主權貨幣的過度依賴,另一方面則是看中黃金在全球金融資產價格波動加大趨勢下的避險功能,有助于降低儲備資產的波動幅度。

    在數名業內人士看來,中國央行增持黃金主要受到幾大因素影響:一是鑒于未來全球金融市場波動加大,中國相關部門通過增持黃金,可以有效降低儲備資產的波動幅度;二是國際形勢變化令各國儲備資產加快多元化配置步伐,作為傳統避險類資產與超主權資產,黃金可以帶來更好的資產保護作用;三是隨著中國外匯儲備持續回升,相關部門也需增持黃金,令黃金的占比保持在一個相對合理的水準。

    數據顯示,經過連續六個月的增持后,中國央行黃金儲備總量達到2076.47噸,占中國儲備資產的比重已經升至3.9%,但仍低于多個新興市場國家與西方國家。一直以來,美國、法國、德國等西方國家的黃金在儲備資產的比重始終超過50%,南非、阿根廷等新興市場國家的黃金占比也達到10%以上。

    “目前黃金儲備在中國儲備資產中的占比仍然很低,黃金儲備總量與中國經濟體量和外匯儲備總量仍不匹配,再考慮到金融安全、儲備資產多元化等方面的需求,未來還有繼續增持黃金的空間?!敝倭柯撔写笾腥A區首席經濟學家及研究部總監龐溟認為。

    “4月份中國央行連續六個月增持黃金,這是長期以來我國外匯儲備資產結構優化過程的一部分。我們判斷,后續央行增持黃金還是大方向?!睎|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如是表示。

    在銀行業動蕩、持續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和充滿挑戰的經濟環境大背景下,黃金作為避險資產的作用正在不斷凸顯。在這種情況下,世界黃金協會預計,今年黃金的投資需求很可能會增加,尤其在美元走強和加息等不利因素走弱的條件下。央行購金也可能會保持強勁,即使購金量或低于去年的歷史高點,也依然可能成為2023年全年支撐黃金需求的基石。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李冬明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