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定緊緊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衛生健康急難愁盼問題,近日,山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公開發布《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百日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方案》明確,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百日攻堅行動是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在開展主題教育中提出的自選動作和創新載體。到8月底前,讓人民群眾看到新變化、得到真實惠,形成具有行業特色的主題教育成果。
《方案》圍繞優化健康服務流程、提升健康服務質量、創新健康服務模式、拓展健康服務內容、改善健康服務環境等5個方面,實施50項攻堅舉措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百日攻堅行動方案
為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全力實現“凝心鑄魂筑牢根本、錘煉品格強化忠誠、實干擔當促進發展、踐行宗旨為民造福、廉潔奉公樹立新風”的具體目標,確定緊緊圍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衛生健康急難愁盼問題,在全省衛生健康系統開展百日攻堅行動,并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總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主題教育和衛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學思想、強黨性、重實踐、建新功”的總要求,集中時間、集中力量解決一批群眾在獲取健康服務中的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眾衛生健康服務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以實際行動推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二、任務目標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百日攻堅行動是全省衛生健康系統在開展主題教育中提出的自選動作和創新載體。全省衛生健康系統要聚焦聚力高質量發展,將百日攻堅行動貫穿于主題教育全過程,全面梳理健康服務全流程、各環節,堅持問題導向、系統思維,以解決一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面改善群眾實際感受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全省衛生系統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服務質量、服務水平、服務效率,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加放心滿意的衛生健康服務,到8月底前,讓人民群眾看到新變化、得到真實惠,形成具有行業特色的主題教育成果。
三、主要內容
(一)優化健康服務流程
1.推進診療精準預約。在三級公立醫院推廣診間預約、跨科預約、復診預約、知名團隊預約、醫聯體內預約等模式;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全部實現門診預約就診,預約時段精準到20分鐘以內;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預約診療服務全部接入“健康山東服務號”。
2.推廣大型設備檢查預約。所有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和50%以上二級公立綜合醫院實現磁共振、CT等大型設備檢查預約;開展檢查預約的醫院確保預約時段精確到30分鐘之內,預約檢查完成率達到100%。
3.推動電子健康卡節點建設。16市全部完成市級電子健康卡節點建設;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支持患者持電子健康卡全流程就診。
4.提供便捷的線上醫療服務。依托“健康山東服務號”,建立全省互聯網醫院線上統一入口;依托二級以上公立醫院設置的互聯網醫院全部接入“健康山東服務號”。
5.推廣“一站式”服務。80%以上三級公立醫院建立“一站式”住院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入院、在院、出院的全流程、集約化服務。
6.進一步優化結算流程。80%二級以上公立綜合醫院實現門診診間結算;80%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和40%以上二級公立綜合醫院實現床旁結算。
7.推進“魯醫互認”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省屬綜合性醫院實現檢驗結果調閱共享互認,濟南、青島、濰坊、濱州、菏澤等5市率先實現跨機構共享互認。
8.加強中心藥房建設。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推開中心藥房模式,推進醫共體內醫療機構用藥目錄、藥學服務、藥品使用監測、藥品采購和儲備“五統一”。
9.開展“魯云影像”平臺建設。在濟南、濰坊、濱州等市試點推進市級“影像云”平臺建設,所屬三級綜合醫院實現影像數據跨機構調閱查詢;省屬綜合性醫院接入省級“魯云影像”平臺,實現影像數據跨機構調閱查詢。
10.建設“魯云急救”綜合救治服務體系。16市完成120綜合救治服務平臺的建設優化,接入省“魯云急救”綜合救治服務平臺;實現120急救事件及救護車輛運行等情況的實時動態監管和及時調度。
11.建設“健康數據高鐵”。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全部實現門急診、住院等核心業務相關數據實時貫通匯聚。
(二)提升健康服務質量
12.對優勢診療??崎_展宣傳推介。通過微信公眾號、網站等方式對國家、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等優勢診療??崎_展集中宣傳推介。
13.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三年提升行動。組織60家基層醫療機構創建國家推薦標準機構,80%以上街道衛生院、35%以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社區醫院;縣域次中心、中心村衛生室創建數量分別達到150家、3000家。
14.提高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遴選400個村衛生室,200個社區衛生服務站開展中醫藥特色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建設。
15.全面推開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建立順暢下轉機制,縣域醫共體按照國家緊密型評價標準建設數量不低于70%。
16.推進醫療聯合體??坡撁私ㄔO。國家臨床重點??茽款^??坡撁烁采w省內全部縣(市)。
17.推進婦幼保健機構標準化建設。全省50%縣(市)婦幼保健機構達到二級甲等及以上等級。
18.提升老年健康服務能力,持續擴充醫養結合服務供給。至少增加35家雙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醫學科(老年病專業)的比例不低于87%;設立省級老年病診療中心,成立省級老年醫學專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開展老年醫學專業醫療質量控制工作;開展老年健康促進系列行動。
19.做好基層醫療機構駐點幫扶。開展新一輪“業務院長”選派工作,選派不少于100名“業務院長”幫扶不少于100家基層機構;組織1萬名左右醫護人員開展駐點幫扶和巡回診療。
20.建立基層醫療機構長效幫扶機制。建立二級以上醫院專科團隊與基層醫療機構長效幫扶機制,二級以上醫院專科團隊與基層醫療機構建成至少550家名醫基層工作站。
21.進一步完善巡診服務機制。加快村衛生室服務點設置,持續保持村級醫療衛生服務全覆蓋。
(三)創新健康服務模式
22.推廣日間醫療服務模式。所有三級公立綜合醫院開展日間手術,鼓勵有條件的醫院開展日間化療等日間醫療服務并完善相關制度。
23.推進疼痛綜合管理模式。開展疼痛綜合管理試點,試點醫療機構無痛胃腸鏡占胃腸鏡總數比例≥50%、無痛纖維支氣管鏡占纖維支氣管鏡總數比例≥20%、分娩鎮痛率≥35%。
24.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三級公立綜合醫院全部開展多學科診療,覆蓋腫瘤和疑難復雜病種。
25.試點推進“無陪護”管理模式。10%以上三級公立綜合醫院試點推進“無陪護”病房。
26.推進延續性護理服務模式。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對具有較高再入院率或有較高醫療護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
27.推進“魯護約”服務模式。通過互聯網等手段,全省60%以上的二級以上公立綜合性醫院開展“互聯網+護理”預約上門服務。
28.推進老年居家醫療服務模式。16市全面推動醫療衛生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為高齡、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居家醫療服務。
29.試點推進老年人全程醫療服務模式。在濟南、青島、臨沂、菏澤等市試點推進老年人全程醫療服務,打通入院前、院內、出院后醫療服務環節。
30.推廣遠程醫療服務模式。作為醫聯體牽頭單位的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面向醫聯體成員單位開展遠程醫療服務。
(四)拓展健康服務內容
31.提升居民醫防融合服務感受度。80%的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均啟動健康積分激勵機制,30%以上機構開展醫防融合標準化流程改造試點。
32.開展預防接種能力提升和查漏補種專項行動。完善全生命周期預防接種服務,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90%以上;8月底前基本完成全省免疫規劃信息系統改造;所有的縣(市、區)至少建成1處智慧化預防接種門診、1處成人預防接種門診;60%的縣(市、區)建成1處標準化基層預防接種人員培訓基地。
33.提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率。推進家庭醫生服務“六個拓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率增加到55%;至少為60萬“三高”患者提供醫防融合、上下協同、一體化診療服務。
34.加強慢性病防治。推廣“三減”慢性病防治干預模式,打造一批特色項目縣,在19個“三減控三高”項目特色縣(市、區)推廣重點場所“三減”干預模式。
35.推廣智慧隨訪及康復理療設備配備。村衛生室重點人群智慧隨訪設備及康復理療設備配備比例達到90%以上。
36.推進“魯健e查”電子健康檔案自主查詢。全省所有縣(市、區)能夠為居民提供移動端電子健康檔案授權查詢服務;全省所有縣(市、區)接入“健康山東服務號”“魯健e查”模塊,為居民提供統一入口的電子健康檔案授權查詢服務。
37.提升精神衛生(心理健康)服務質量。開展精神科醫師和精神??谱o士培訓。
38.提升醫療衛生機構心理健康服務能力。組織開展市級心理熱線接線員業務培訓;開展2023年度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防治人才培養234行動,在25個縣(市、區)培訓基層精防人員培訓。
39.加強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救助。為部分困難嚴重精神障礙患者提供檢驗復診救助。
40.啟動加速消除宮頸癌行動和消除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嬰傳播行動。印發山東省“兩消除”實施方案;推動16市全部啟動“兩消除”行動。
41.加強傳染病患者救助。為符合條件的艾滋病和結核病患者免費提供基礎藥物治療;對全省艾滋病、結核病防治重點工作情況進行通報;啟動全省艾滋病防治質量年活動;積極創建2個國家城市和2個國家縣(區)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在至少8個縣(市、區)開展消除結核試驗區創建工作。
42.開展自然疫源性疾病篩查。在布魯氏菌病等自然疫源性疾病重點地區開展人群篩查服務。
43.加強農村癲癇患者救治。為部分農村癲癇患者提供藥物、查體服務。
44.提升全省省嬰幼兒照護服務水平。開展省嬰幼兒照護服務示范縣(市、區)和托育服務機構示范創建活動;新增托位3.5萬個,每千人口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3.45個。
45.推進新生兒先心病篩查。實現全省136個縣(市、區)新生兒先心病篩查全覆蓋。
46.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和中醫藥義診服務。各縣級中醫院全部設置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中心,遴選公布50項以上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30項以上;鼓勵二級以上中醫院采取“上講堂、趕大集、進村居”等形式開展中醫藥義診服務;開展小兒推拿和婦幼健康領域中醫藥適宜技術推廣培訓,推廣10個以上中醫治未病干預方案。
47.開展中小微企業職業健康幫扶。在全省16個市的19個縣(市、區)開展中小微企業職業健康幫扶工作試點;提高各試點縣(市、區)轄區內涉及有職業病危害的中小微企業職業病危害崗位達標率、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因素定期檢測合格率、三類人員職業健康培訓率。
(五)改善健康服務環境
48.嚴格患者隱私保護。所有醫療機構門診就診全部實行“一患一診室”,加強分診、導診管理,維護診區診療服務秩序。
49.暢通患者投訴渠道。所有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在門診大廳、分診臺、病房護士站等顯著位置張貼公布投訴處理程序、聯系方式、接待時間和地點等,統一投訴管理部門。
50.推進各級各類醫療機構無障礙和適老化改造。全省90%以上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老年友善環境整治工作。
四、工作要求
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百日攻堅行動是全省衛生健康系統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載體,是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方式。各地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精心組織,以更進一步的思路推動主題教育走深走實。
(一)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各地各單位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細化實施方案,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推動行動扎實開展。
(二)講求工作實效,防止形式主義。各地各單位要緊密聯系實際,把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百日攻堅行動作為主題教育的有效載體,同各級各部門的主要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堅持兩手抓、兩促進,不搞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切實做到解決民生實事,促進健康事業發展。
(三)實施分類指導,搞好督促檢查。各地各單位要針對不同行動措施特點,實施分類指導,深入群眾聽取群眾的意見和建議,各環節要組織群眾有序參與,讓群眾監督和評議行動成效。要充分發揚自我革命精神,針對行動過程中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建立專項整改臺賬,通過聽匯報、調研走訪等方式,加強督促整改,確保行動成效。
(四)注重宣傳引導,營造工作氛圍。各地各單位要大力宣傳行動的內容、目的和意義,及時宣傳好的做法、經驗和先進典型,牢牢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同時要建立工作信息報送制度,指定專人負責信息報送工作,及時向我委報送工作進展和重要信息。
來源:山東省衛健委網站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