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制菜的風口,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推進產業富民的重要機遇,有望打開鄉村振興的全新空間,成為各地爭相布局的產業領域。
▲第二屆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會成功舉辦,讓青島成為全國預制菜產業的焦點
近幾年,預制菜火爆出圈,至今熱度不減。未來5年,預制菜產業有望晉級萬億級超大市場。這不僅吸引相關企業入局,各地政府也紛紛將目光鎖定在預制菜這片新藍海。
知名院士、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一系列重磅項目簽約、龍頭企業參展… …4月25-26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會成功舉辦,讓青島成為全國預制菜產業的焦點。
布局預制菜,青島謀劃已久。這場大會背后,扛起預制菜產業這面大旗,推動高質量發展,青島正探索全新的“產業方法論”。
01火熱的產業
預制菜的火熱,已隨處可見。
廣州酒家銷售經理李柯水,提前兩天到達青島會場,報名簽到處有他忙于咨詢的身影?!吧綎|預制菜發展很不錯,趁著早來的時間,想多去企業看現場學技術。”說話間,他拿出了提前做好的功課,只見本子上工工整整寫著:利和味道、正大集團.....“你們是本地人,知道哪家企業離著這個酒店近嗎?”
“一上午的時間我收到了二十多張名片,有的要談合作,有的要考察學習。”展覽攤位前,萬福集團品牌部經理鄭大川告訴記者,他從事預制菜行業,眼看著這兩年預制菜越來越火,公司在預制菜方面的業績連年攀升,僅僅一個直播間去年一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560萬元。
不斷涌進的人流,側面展示了預制菜的熱度。“大會計劃300人參加,最后人數達到500多人?!睍展ぷ魅藛T一邊打印簽到表,一邊感嘆道:“若不是場地人數限制,恐怕人會更多。”
從整個產業上看,預制菜2020年才正式冒頭,在進入2022年后,已成為集合餐飲企業、專業預制菜企業、冷凍食品企業、農牧水產企業、生鮮電商企業等多類玩家的火熱“大”產業。中國預制菜企業數量從十多年前的2000家,增加至如今的7萬多家。
2023年復蘇大勢之下,預制菜還在繼續“加熱”。4月初,鍋圈食品向港交所遞交招股說明書,擬在主板掛牌上市,沖擊“預制菜第一股”。3月底,繼煌上煌、周黑鴨后,絕味食品正式踏入預制菜產業,“鹵味三巨頭”齊聚,新交鋒開始。同時間,“味精大王”蓮花健康發布公告,擬收購自嗨鍋所屬公司,作為進軍預制菜賽道的第一個標的,交易對價預計介于3-6億元區間。
與此同時,盒馬、京東到家、叮咚買菜等電商品牌繼續提高預制菜產品占比,銷量暴漲;格力、順豐、格蘭仕、貴人鳥等跨界大佬們也紛紛盯住預制菜,官宣加重預制菜產業投入。
預制菜已然是一個流量產品,熱度飆升引來的還有資本的關注。數據顯示,2021-2022年,預制菜產業共發生投融資事件超過50起,融資金額超過50億元。預制菜與“元宇宙”“碳中和”等大熱概念一同成為投資機構最關注的熱點賽道。
02爭議與破局
預制菜熱度始終不減,爭議聲音也此起彼伏。
知名人士在直播間稱預制菜為豬狗食的聲音猶在,媒體曝光預制菜質量安全問題的新聞時見報端。這背后引發公眾對食品安全惶恐的一系列反應,也勢必會倒逼預制菜產業進行新一輪的革新。
另一方面,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及培育發展預制菜產業,各地政府出臺政策明確支持預制菜產業發展。在市場層面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已經被改變,傳統的餐飲市場競爭高度激烈,傳統的零售渠道運營成本過高……
顯而易見,“風口”之上的預制菜仍面臨大變局,如何于變局中謀破局,第二屆中國國際預制菜產業發展大會上,知名院士、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等行業大咖匯聚一堂,從技術、標準、貿易、資本等多個角度解析預制菜產業發展的機遇與障礙,以全新視角找到破局的最優解。
預制菜不僅是一道菜,也是一場變革。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單楊就預制菜的現狀與發展趨勢為主題發表演講時表示,如果不能解決當下存在的口味還原度低和質量安全等問題,預制菜產業就不能健康發展。
破解預制菜產業“卡脖子”問題的核心在于技術創新。中國飯店協會會長陳新華在接受采訪時認為,還原度低是預制菜的核心問題,“對還原度影響最大的環節在于高溫殺菌或冷凍的過程,其次是包裝材料擠壓環節,這些領域需要涌現更多新技術來解決預制菜行業的痛點。”
對于預制菜口味還原度低的問題,單楊介紹,以冷凍肉為例,從冰箱里拿出來解凍以后似乎沒有鮮肉好吃,這是因為速凍技術讓肉中的水結成冰,而冰的體積比水的體積大,把細胞膜里的細胞液給撐壞了。而這套快速冷卻與冷凍技術,采用速凍方法排除果蔬中的熱量,使果蔬中的水分變成固態冰結晶結構,同時利用低溫控制微生物生長繁殖和酶的活性,對組織結構破壞不多,解凍后仍可復原。
關于如何實現后生元與食品防腐領域的融合,讓天然生物防腐在預制菜領域發揮作用,青島元達生物創始人彭傳濤教授認為,經乳酸菌發酵提取富集而成的后生元YDFF-3是一種具有天然生物防腐功效的后生元原料,具有天然、高效無毒、安全的特點,可有效抑制食品易出現的致命菌和腐敗菌,進而有效延長產品的貨架期。后生元YDFF-3具備較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前景,包括但不限于乳及乳制品、復合調味品、熟制肉制品及水產品、醬腌菜、飲料類、烘焙食品、功能性保健品。
中國海洋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薛長湖強調,不但要提高預制菜產品質量和口感,滿足消費者的多樣需求,還要建立預制菜品牌的獨特價值,提升產品力、競爭力和生命力。
在大會展覽環節,來自青島市南區的江先生今年53歲,原本對預制菜印象不好,“味道不好、價格很貴、不夠新鮮”,這次經過試吃和對比價格之后,發現預制菜的口感不輸于自家做的,甚至比星級酒店吃到的更好,價格也比海鮮市場自己購買低很多。
有了預制菜,愛吃蔥香烤雞的九零后小伙蔣新誼將廚房技術簡化成了兩步:打開烤箱、把雞放進去,剩下的只需要交給時間。在像蔣新誼一樣的年輕人看來,預制菜帶著“解放”作用,讓他們在“想下廚房但沒時間”“想吃好的但怕麻煩”之間尋找到了一個平衡點。
一份關于我國居民近十年間對于食品消費觀念轉變趨勢的調查數據顯示,67.1%的人認為傳統烹飪方式麻煩,90.1%可以接受速凍主食,18歲至30歲年齡段僅有8.8%的人表示享受烹飪的樂趣。
有關研究報告指出,我國預制菜產業發展處于起步階段,市場空間正快速擴張,預制菜產業將以20%的年復合增長率逐年遞增。站在萬億元賽道上,預制菜產業“群雄逐鹿”,必將迎來革命性的趨勢。
03青島“產業方法論”
如此龐大的預制菜紅利池,必定引發各方激烈爭鋒。
預制菜的風口,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推進產業富民的重要機遇,有望打開鄉村振興的全新空間,成為各地爭相布局的產業領域。廣東、北京、河南、山東等地紛紛“出招”,搶占“舌尖上的風口”。
面對消費市場傳遞出的巨大需求,青島素來敢為天下先,布局“青味”預制菜,同樣敢為天下“鮮”!
政策發力。去年11月,青島市出臺《青島市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提出,打造15家自主創新能力強、加工水平高、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年銷售收入過億元的大型預制菜龍頭企業。到2024年,基本建立科技含量高、生產加工能力強、國際市場競爭力突出、上中下游緊密銜接的預制菜產業體系,全市規模以上預制菜產業市場主體達到100家,全產業鏈規模突破1000億元,把青島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預制菜產業高地。
產業布局。構建 “2+7+N”空間布局,到2024年全市預制菜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把青島建成在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預制菜產業高地。具體為:創建兩個國際預制菜產業集聚區,即在萊西創建中國(青島)國際農產品加工產業園、在城陽創建中國 (青島)農業食品創新園。打造7個產業集群,即西海岸新區 (康大)食品產業園、城陽特種食品產業集群、即墨(正大)現代食品加工產業集群、膠州(益海嘉里)現代食品加工產業集群、膠州(利群)智慧物流及供應鏈產業集群、平度糧油加工產業集群、萊西食品產業集聚區。建設 N 個農產品原料生產基地和預制菜加工項目,推進預制菜產業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配套企業集聚協同發展,完善產業鏈技術協同攻關、產品協作配套、品牌共建共有、資金融通擔保等體系建設,放大預制菜產業集聚效應,建設功能齊全、配套先進、標準化、高端化、國際化的特色優勢預制菜產業集群。
值得一提的是,在城陽區創建的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正是青島打造千億級預制食品產業集群的“主戰場”之一。依托青島特種食品研究院、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等創新平臺,以及國家質量基礎設施(青島)總部基地(NQI)檢驗檢測優勢,組建省級預制菜產品創新創業共同體,建立預制菜聯合研發平臺,加強產學研合作,強化產業關鍵技術、產業智能生產設備研發攻關,搶占預制菜產業發展先行區高地。
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張琳在大會致辭時表示,青島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均衡豐富的農業產出、發達先進的智造業,必將為推進預制菜產業高端化、品質化、品牌化、標準化發展持續注入強勁動力。
此次大會設立品質海洋預制菜產業高峰論壇,與會嘉賓圍繞海洋預制品菜發表觀點,認為青島對于品質海洋預制菜產業發展具有先發優勢,并傳遞出消費市場對青島高品質海洋預制菜的巨大需求。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戴晨義認為,青島海洋科研力量是他最看好的優勢之一。青島市擁有涉海大學和研究機構26家,擁有全國三分之一的部級以上涉海高端研發平臺、全國三分之一的涉海兩院院士,為預制菜產業發展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青島市農業農村局二級巡視員史躍林在推介時表示,發展預制菜產業,青島市擁有堅實的產業基礎,農產品加工企業3000多家,食品飲料產業營業收入1600多億元。青島市糧食、蔬菜、水產品、肉蛋奶等重要農產品均衡保障能力突出。“綠色品質、世界共享”的青島農品暢銷海內外,鮑魚、刺參、對蝦等海洋珍品產量居全國前列。
當下,青島市正充分利用農業食品品種全、品質優、加工強、外向型的特點,立足資源豐富、港口便利和食品研發優勢,搶抓預制菜產業發展機遇,精心布局,棋盤鋪展,落子成局,推動預制菜產業蓬勃發展。
作為益海嘉里集團食品產業升級的戰略性業務,豐廚(青島)食品有限公司項目規劃冷熱鏈餐食、預制菜、油炸制品、面制品及醬料等預制菜板塊,項目計劃總投資30億元人民幣,預計年產值30億元。
青島老字號農業企業—萬福集團通過多年積累形成以冷凍預制菜為主的產品線優勢,2022年實現銷售收入51.79億元,目前正在對多個預制菜生產工廠升級改造及新廠建設,增產后預制菜年產約10萬噸。
從制定規范到強鏈補鏈,從資金支持到末端落實,從技術攻關到園區示范,青島市正加快推動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向著建成全省乃至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預制菜產業高地這一愿景,踔厲奮發、篤行不怠,讓“舌尖的青島”享譽全國,讓“青島預制菜”走向世界。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