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多重超預期因素沖擊,2023年以來,深市公司積極踐行創新發展理念,頂住壓力有效應對挑戰,整體業績呈現穩健,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數據顯示,截至4月22日,深市共有322家上市公司披露2023年一季報,合計實現營業收入6466.99億元,同比增長17.65%;實現凈利潤418.83億元,同比增長12.82%。其中,逾六成公司凈利潤實現增長,逾八成公司實現盈利。
其中,新能源企業表現優異,寧德時代、橫店東磁、東方盛虹等一批代表性龍頭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引領產業集群集聚發展,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我國處于能源轉型的重要時期,新能源產業發展勢頭良好。深市新能源產業細分龍頭公司業績增速快、發展勢頭好,引領產業轉型升級,在全球產業鏈中發揮著不可替代作用。展望未來,新能源賽道高景氣度有望持續,蘊藏投資新機遇。”北京陽光天泓資產管理公司總經理王維嘉對記者表示。
經營業績表現可圈可點
龍頭企業引領作用凸顯
2023年一季度,深市公司業績表現良好,營業收入、凈利潤指標可圈可點。
具體來看,上述322家公司中,有199家一季度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占比為61.61%。其中,10家公司營業收入實現同比翻番。凈利潤方面,有194家公司一季度歸母凈利潤實現同比增長,占比為60.06%,其中54家公司利潤實現同比翻番。
深市涌現一批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具有示范效應的新經濟龍頭企業,其引領作用凸顯。根據相關公告,寧德時代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890.4億元,同比增長82.9%;歸母凈利潤98.2億元,同比大增558%;研發投入達到46.5億元,同比增長81.2%。比亞迪今年3月份新能源汽車銷量207080輛,本年累計銷量552076輛,同比增長92.81%;順豐控股今年3月份的速運業務量和營收增速雙雙超20%。
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向本報記者介紹道,公司核心財務指標也非常穩健。一季度綜合毛利率為21.3%,盈利能力保持穩定;季度期末的存貨進一步降低至640億元,庫存主動優化管理成效顯著;經營性現金流強勁,接近210億元;現金儲備充裕,季度期末貨幣資金達2105億元。
此外,深市A股共有1354家公司已披露2022年年度報告,上述公司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2.45萬億元,同比增長10.55%;實現凈利潤7618.50億元,超85%公司實現盈利,逾五成公司凈利潤實現增長,176家公司實現同比翻番。如三角防務,2022年實現營業收入約18.76億元,同比增長60.06%;歸母凈利潤6.25億元,同比增長51.51%。
談及2022年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三角防務相關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報告期內,航空鍛件市場需求旺盛,公司訂單穩定持續增加,帶動公司主營業務高速增長;同時,公司積極實施降本增效,優化運營效率,不斷提升盈利能力,使公司經營業績較去年同期實現大幅度增長。
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
集群化發展
深市制造業“壓艙石”作用愈發凸顯,匯聚九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聚焦先進制造、數字經濟、綠色低碳等重點領域,集群化發展優勢突出。
制造業方面,截至4月22日,已披露一季報的228家深市制造業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總額4826.28億元,同比增長19.60%;凈利潤總額347.85億元,同比增長6.89%。已披露年報的945家深市制造業公司2022年實現營收總額8.51萬億元,同比增長12.42%;凈利潤總額5527.61億元,同比增長4.88%。其中,平均凈利潤增幅超過50%細分行業分別為傳媒、有色金屬、房地產、電力設備,同比分別增長168.92%、162.03%、98.56%、78.94%。
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截至4月22日,已有175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披露2023年一季度業績報告,平均每家實現凈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18.01%。已有704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披露2022年度報告,平均每家實現凈利潤5.64億元,同比增長9.04%,三年復合增長率達32.43%。
三大重點領域方面,在數字經濟領域,通信行業代表企業表現亮眼。相關公告顯示,中興通訊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91.43億元,同比增長4.34%;歸母凈利潤26.42億元,同比增長19.2%。在綠色低碳領域,新能源企業表現優異,寧德時代、橫店東磁、東方盛虹等一批代表性龍頭公司一季度實現營收、凈利雙增長。橫店東磁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32億元,同比增長5.36%;歸母凈利潤5.83億元,同比增長59.33%。在先進制造領域,智飛生物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11.73億元,同比增長26.37%;歸母凈利潤20.32億元,同比增長5.68%,雙雙創歷史新高。
上述寧德時代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可持續發展方面,寧德時代發布了零碳戰略:2025年實現核心運營碳中和,2035年實現價值鏈碳中和。這意味著到2025年,寧德時代的電池工廠將全部成為零碳工廠,率先在生產制造領域實現百GWh級別的碳中和;到2035年,寧德時代生產的電池將全部為零碳電池,從礦產資源到電池實現TWh級別的全價值鏈碳中和。
“2023年公司將圍繞磁材穩中有進、新能源加速發展的目標,計劃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0%以上。”橫店東磁相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磁材板塊在鞏固頭部地位的基礎上,持續延伸發展器件,適當增加產能規模;光伏板塊聚焦差異化產品和市場的競爭優勢,加快新技術、新產能的投資,進一步提升市占率。
千家公司召開業績說明會
看好新能源前景成共識
一眾深市公司也紛紛召開網上業績說明會,介紹相關業績情況。截至4月22日,共1020家深市上市公司已召開或擬召開2022年度業績說明會。
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在2022年年度業績網上說明會表示,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不等于電池滲透率,除了乘用車新車的滲透率,其他領域的電池應用未來仍有十倍以上空間。公司擁有廣泛的技術與產品儲備,在市場上還有N個應用增長極。
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中國1-2月份汽車需求同比弱于去年,但比亞迪的銷量較去年同期顯著增長。預計第一季度比亞迪汽車的銷量將實現同比增長80%。2023年底前將成為中國第一大汽車制造商。
天齊鋰業圍繞鋰價周期、產能擴張、鋰礦收購、未來戰略規劃等問題展開交流。對于近期頗受關注的鋰價波動話題,天齊鋰業副董事長蔣安琪表示,作為一家長期耕耘鋰行業的企業,天齊鋰業已經歷過幾輪價格周期,對于行業和公司的發展前景有信心。隨著旗下萬噸鋰鹽項目(馬洪四期)和河北贛鋒年產6000噸碳酸鋰生產線的建成及試生產,目前公司已在國內形成約12萬噸碳酸鋰當量的鋰鹽年產能,涉及碳酸鋰4.1萬噸/年、氫氧化鋰8.1萬噸/年和金屬鋰0.215萬噸/年。
此外,盛新鋰能也表示,公司對新能源材料的前景抱持十分堅定的信心,公司將根據市場情況,不斷進行技術改造和產品創新,及時調整產品結構,調整營銷策略,大力開拓市場,加強內部管控,保持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記者 邢萌)
來源:證券日報網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