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博士畢業后,我決定繼續做博士后相關研究,當時考慮過很多城市,經過多番思考與對比,最終我選擇了青島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眮碜郧鄭u海信集團的博士后工程師任麗美感嘆道,“我目前正在做的‘Micro LED微顯示關鍵技術研究’得到了青島市一等博士后創新項目資助,這大大加快了項目的落地轉化。此外,還有聚青資助等諸多政策福利,這是我選擇來青島進行博士后科研的重要原因?!?/p>
像任麗美這樣被青島優良的博士后“生態環境”吸引而來的優秀青年人才不在少數。近年來,青島市積極構建系統化博士后創新創業機制,全面推進博士后引育高質量發展。一季度,青島市博士后進站120人,同比增長21%,占全省博士后進站人數總量37%。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招收博士后進站6941人,人數位居全省第一,出站留青率高達76%。
特色的人才集聚政策,讓博士后“近悅遠來”。2022年,青島市出臺《青島市促進博士后聚青創新創業實施細則》,對進站(基地)博士后連續兩年給予每月7000元生活資助,承擔科研項目的每人給予5萬元至10萬元項目資助,出站(基地)后在青落戶就業的按貢獻情況給予25萬元至40萬元資助,在青創業的連續三年每年按照其創辦企業上年度地方綜合貢獻與本人在企業占股比例乘積的30%給予創業資助。形成了從單位到個人、從進站到出站、從工作到生活、從創新到創業的綜合性博士后資助政策體系。一季度,共為1451名博士后發放資助7071萬元,累計博士后資金惠及14000余人次。
多元的平臺建設體系,讓博士后“接踵而來”。建設了一批國家、省、市博士后創新創業平臺,集中打造博士后創新創業人才集聚的“強磁場”,持續涵養博士后創新創業人才發展的良好生態。一季度,新增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5家。截至目前,青島市共設立博士后站(基地)235家,其中博士后科研流動站66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56家(含分站)、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46家、市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67家,形成了國家、省、市“全鏈條”博士后招收培養、創新創業平臺體系,數量居全省第一。
成熟的落地轉化模式,讓博士后“紛至沓來”。3月21日,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舉辦了2023年第一批博士后資助項目評審活動,共吸引131個博士后項目參與評審,最終26個博士后創新項目獲一等資助,105個博士后創新項目獲二等資助。項目緊緊圍繞24條產業鏈,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和較大的創業潛力。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積極開展博士后創新項目落地對接活動,全力做好項目落地對接的“店小二”,組織有關產業投融資公司,梳理博士后項目落地存在的資金籌集、創業輔導、市場拓展等諸多需求,對接產業合作單位,加快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目前,評審活動已舉行兩期,共405個項目參與,意向落地項目30余個。
下一步,青島將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績效導向,強化部門之間聯動,注重發揮政策和資金的最大效應,通過實施博士后聚青創新創業一系列舉措,打造國內一流、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博士后人才高地。
不斷拓寬博士后招引渠道。堅持“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開展赴外博士后引才和政策推介活動,匯聚海內外博士后來青發展。
多措并舉加快項目落地。全國、全省博士后創新創業大賽、創新項目評選等方式,“儲備一批、交易一批、轉化一批”博士后及科研團隊的創新項目,讓博士后項目在青“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完善“高效便捷、一站服務”工作機制。做好博士后全周期、“一站式”服務,實現政策宣傳、平臺建設、資助發放、項目對接等全流程一體化。全方位促進博士后聚青創新創業,為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提供人才支撐。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