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企2022年年報披露接近尾聲,外界對各家房企基本面已有初步了解。
財聯社記者通過梳理碧桂園、保利、萬科、中海、華潤、龍湖幾家頭部房企的經營性現金流數據發現,雖然其2022年的經營性現金流仍為正,但經營性現金流入的金額較上一年有所減少,經營壓力較往年增加。
這意味著,在銷售市場未得到根本好轉情況下,頭部房企仍試圖持續加大投資力度,將增大其經營風險。在風險不斷增加情況下,其不得不犧牲利潤來換取現金流,這意味著其利潤將持續承壓。
現金流指標里的“乾坤”
前述幾家房企中,披露2022年經營性現金流數據的房企有碧桂園、保利、萬科,其經營性現金流金額分別為:356.2億元、74.22億元、27.5億元。
其中,碧桂園受減少拿地等因素影響,經營性現金流較2021年同期增加約247.65億元。
2022年大規模拿地的保利,經營性凈現金流為74.22億元,同比減少29.65%,保利給出的原因是,銷售回籠資金減少;2022年萬科的經營性凈現金流為27.5億元,同比減少33.13%。
雖然中國海外發展、華潤、龍湖并未披露經營性現金流數據,但通過對比其2021年與2022年在手現金及銀行結余金額可以發現,其在手現金及銀行結余,同比有所減少。
其中,中國海外發展2022年在手現金及銀行結余為1103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309億元,減少約206億元;華潤置地2022年在手現金及銀行結余為955.44億元,較上年同期的1067億元,減少約112億元;龍湖2022年在手現金及銀行結余為720.95億元,較上年同期881億元,減少約160億元。
一位資深財務專家指出,通常情況下,企業的凈經營性現金流較凈利潤高一點。如果公司凈利潤很高,但經營性現金流比利潤低很多,甚至極端情況下顯示為負數,說明雖然賺到了利潤,但這些利潤并未到賬。
2022年,上述幾家頭部房企凈利潤同比增加的金額并不多,碧桂園、保利、萬科、中海、華潤、龍湖2022年凈利潤分別為-60億、183.47億、226.18億、232.65億、280.92億元、243.62億元。其中,同比增加的僅有萬科與龍湖,同比分別增長0.42%、2.13%。
以萬科、保利為例,其2022年經營性現金流均較2022年凈利潤低很多,這意味著,其部分利潤并未在2022年到賬。
上述財務專家進一步指出,一般情況下,當房企銷售規模快速增長需補充大量土地時,其凈經營現金流入金額往往遠小于凈利潤,甚至為負。
“這種情況下,雖然房企應收賬款在增加,但包括人員工資、投資拿地等活動仍在持續產生支出,一旦公司現金流緊張,將給企業造成一定的經營壓力?!痹撠攧諏<已a充道。
現金流成投資是否進取關鍵
在上述背景下,多家房企今年業績會上再次強調了保證現金流安全的重要性,并將視現金流情況決定投資規模。
華潤置地管理層在業績會上明確表示,公司2023年將有利潤增長的營收和有現金流的利潤,定為公司經營的核心目標。碧桂園也不止一次表態,其將以現金流安全作為主要經營目標。
中國海外發展2022年度投資者會上,該公司行政總裁張智超稱,現金回款比較好的情況下,公司今年的投資仍將相對進取,今年投資拿地金額初步規劃了雙位數的增長。“我們會結合銷售、現金收入及公司財務狀況來實時進行調整和安排?!?/p>
萬科聯席總裁張海于萬科2022年度業績會上表示,安全和發展是在開發經營實踐中一直需要把握和權衡的關鍵問題,基于行業深度的調整和變化,過去一年以來,集團的天平傾向于守住安全底線這樣一個方向,對于投資,公司設定了比之前更加嚴格的標準。
而保利發展披露,2023年計劃完成房地產及相關產業直接投資3510億元?!澳玫毓澴嗌希緦浜贸湓YY金,密切關注形勢變化,隨時調整優化拿地策略?!北@l展董事長劉平在投資者會上稱。
碧桂園常務副總裁程光煜在2022年度業績會上也透露,公司已重啟拿地,但今年拿地預算會根據實際銷售情況、市場機會呈現做出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各頭部房企深刻認識到現金流的重要性,但正如萬科董事會主席郁亮所言,“對企業來說,需要認清大勢,房地產行業已經再也回不到對住宅開發過于依賴的時候,而開發、經營、服務并重是必然趨勢?!?/p>
此外,多家房企管理層在此次業績會上均提及了經營性不動產業務,并認為,隨著物流、商業、保租房REITs和不動產私募投資基金的開展,經營性不動產實現“投融建管退”閉環,經營服務業務的發展將進一步提速。
來源:財聯社
責任編輯: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