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六大國有商業銀行資產質量整體向好

    六大國有商業銀行2022年“成績單”已悉數出齊。數據顯示,2022年,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合計實現營業收入3.69萬億元,同比增長0.29%;實現歸母凈利潤1.35萬億元,同比增長5.97%。與此同時,六大行全面筑牢風險堤壩,其中5家銀行的不良貸款率較2021年末有所下降。

    對此,業內專家表示,受經濟大環境影響,企業和個人貸款擴張速度明顯放緩,在持續讓利實體經濟、LPR利率下調等背景下,商業銀行息差持續下行。隨著國內經濟活動穩步恢復,實體融資需求回暖,金融市場情緒轉暖,銀行營收和凈息差有望進一步改善。

    業績穩健 負債增加

    總體來看,六大行經營業績穩健,報告期內,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均實現同比正增長。2022年,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郵儲銀行歸屬于股東的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49%、7.45%、5.02%、7.06%、5.22%、11.89%。

    不過,營收增速總體放緩,有兩家銀行出現“增利不增收”的情況。2022年,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營業收入分別同比下滑2.63%和0.22%。郵儲銀行營業收入增長相對較快,實現了5.08%的同比增速。

    光大證券研究所金融業首席分析師王一豐認為,2022年受宏觀經濟承壓等多方面因素影響,銀保監會口徑商業凈利潤同比增速較上年下降7.2個百分點至5.4%。國有大行經營業績相應也會受到整體宏觀環境及行業性因素影響。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末,六大行總資產規模共計164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3%,增速較上年同期增加5個百分點。其中新增貸款規模突破1萬億元大關。另外,總負債規模共計151萬億元,同比增長13%,增速水平較上年同期增加近6個百分點。其中存款規模為121萬億元,同比增長13%。

    “六大行有效承接居民存款,在保證收益性和穩健性的同時,充分發揮金融中介作用,引導社會資金流向最需要的行業和領域?!敝袊y行研究院博士后杜陽認為,負債增加的主要驅動力量既有宏觀經濟波動下預防性儲蓄增加的原因,也有年末債券市場調整導致居民資產配置流向存款類產品的原因。

    息差下行 增速放緩

    商業銀行營業收入主要由利息收入和非息收入兩部分構成,國有大行作為支持和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頭雁”,利息收入在營收中的占比多在70%以上。

    在王一豐看來,“量增難抵價降”拖累利息收入增速放緩。他表示,“量”的方面,2022年國有大行積極發揮信貸“頭雁”作用,助力穩定實體經濟基本盤,擴表維持較高強度;“價”的方面,受LPR下調拉低貸款收益率、加大讓利實體經濟力度、居民存款定期化趨勢增強等因素影響,凈息差遭受較強擠壓。

    此外,六大行非息收入整體增速較上年亦有所下降。王一豐分析,一方面是資本市場震蕩調整影響基金、理財等代理業務收入,手續費及傭金收入走弱;另一方面,市場價格變動等因素影響下,公允價值損失對凈其他非息收入形成拖累。

    杜陽分析稱,營收增速邊際放緩,盈利增長回歸常態化。一方面是在減費讓利實體經濟的同時,遵循“以量補價”發展邏輯驅動收入規模增加。另一方面,非利息收入規模共計8603億元,同比下降約9%,2022年資管新規全面落地,資產管理行業粗放式增長的時代正式謝幕,穩健運行成為新常態。同時,在主要經濟體加息等因素影響下,資本市場波動加劇,對非利息收入增長帶來影響。

    資產質量整體向好

    在業績穩健增長的同時,國有六大行2022年全面筑牢風險堤壩,有效防范化解風險,資產質量整體向好。從六大行財報看,截至2022年末,六大行不良貸款余額共計12759.96億元,較2021年末增加1124.41億元。從不良貸款率看,“工農中建交”均高于1.3%,工行、建行最高為1.38%,但相較2021年,五家銀行不良貸款率均下降;郵儲銀行不良貸款率低于1%僅0.84%,但卻是唯一一家不良貸款率同比提高的銀行。

    對此,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認為,銀行資產質量與實體經濟密切相關,近年來特殊環境下,宏觀經濟波動導致部分銀行不良貸款有所增加。但不良率下降與資產擴張相對快一些,這與近年來銀行積極提升經營效率和銀行持續加大不良處置等方面有關?!翱梢钥闯?,我國銀行業面臨的經營環境仍較為復雜,一方面需要防范潛在不良風險滯后暴露,金融市場波動等風險;另一方面,從中長期看,需要不斷完善內部治理,優化資產負債結構,穩健經營,不斷提升防范化解風險能力和經營能力?!敝苊A表示。

    而在王一豐看來,商業銀行資產質量與宏觀經濟高度相關,同時也與各家行自身經營策略、風控管理、企業文化等密不可分?!拔磥碓陲L險管理方面,一是堅持審慎的風險偏好,加強對國家宏觀政策及重點行業領域的前瞻研究,將整體風險管理工作合理前置;二是不斷加強風險管控能力,注重內外部數據的應用與風控模型的持續優化與迭代,建立覆蓋貸款全生命周期的風險管控體系;三是對具有潛在風險壓力的重點領域,要進一步強化不良資產的處置能力,做好應對預案?!蓖跻回S建議。

    (記者 鐘源 高偉 北京報道)

    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