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晚間,以沙特為首的多個產油國宣布自愿減產!
昨晚十點,沙特宣布將從5月起實施自愿減產50萬桶/日的計劃,直到2023年底。伊拉克石油部表示,伊拉克決定自愿從5月開始削減21.1萬桶/日的石油產量,持續到2023年底。俄羅斯副總理諾瓦克稱,俄羅斯將自愿減產50萬桶/日,直到2023年底。阿聯酋石油部長稱,將從5月到2023年底自愿將石油產量降低14.4萬桶/日??仆貙⒆栽笍?月開始削減12.8萬桶/日的石油產量,持續到2023年底。哈薩克斯坦能源部稱,哈薩克斯坦將為OPEC+減產貢獻7.8萬桶/日。阿爾及利亞將從5月起至2023年底削減4.8萬桶/日的石油產量。阿曼能源和礦產部稱,將自愿從5月開始減少4萬桶/日的石油產量,持續到2023年底。
今晨開盤,WTI原油大幅高開6.4%,隨后日內漲幅擴大至7%,直接沖高逾至81美元/桶上方。NYMEX最活躍WTI原油主力期貨合約北京時間4月3日06:00一分鐘內買賣盤面瞬間成交10134手,交易合約總價值7.67億美元。同時,布倫特原油期貨漲至86.44美元/桶。美國天然氣期貨開盤暴跌9%,逼近跌破2美元/百萬英熱。
對于沙特帶頭減產,白宮剛剛回應稱,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歐佩克+決定每天削減逾100萬桶石油產量是不明智的。白宮同時表示,美國將與生產者和消費者合作,重點關注美國人的汽油價格。
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說,鑒于市場的不確定性,美國認為目前不可削減產量,總統拜登的團隊已經明確表示了這一點。
“累計減產超過160萬桶,產油國聯合自愿減產是對油價的再一次托底,預計4月原油供需平衡表預期將得到極大改變,從過剩走向緊平衡,油價具備了持續反彈的基礎?!惫獯笃谪浤芑偙O鐘美燕說。
鐘美燕進一步解釋稱,從需求來看,中國方面二季度成品油需求預計先抑后揚,4月初未有假期,對汽油需求難以形成有力提振,五一長假前民眾出行將明顯增加,市場存有提前備貨需求。OPEC+也將二季度需求增速為由一季度的182萬桶/日提升至249萬桶/日。庫存方面,美國煉油廠開工率繼續上升,原油加工量達到年內最高,預計在季節性需求支撐下,美國成品油二季度將延續去庫。因而海外需求有韌性,中國需求有脈沖式恢復的支撐。
后市原油及能化板塊怎么走?鐘美燕認為,昨夜大減產消息將在情緒上帶動相關品種上行。原油對能化品種影響將存在差異化表現,聚酯原料本身供需緊平衡,PX對PTA的影響預計仍將持續,因而價格預計延續強勢。燃油、瀝青也存在顯著的成本支撐,后續關注基建等復工進展對需求的影響。
“提前采取減產措施,以維持油價高位,預計油價將偏強運行。原油上漲或將帶動能化品種成本抬升,價格跟隨偏強運行。投資者需注意風險控制。”海證期貨能化研究員鄭夢琦說。
沙鋼收購南京鋼聯遭“截胡”
4月2日晚間,南鋼股份公告: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擬出資135.8億元對南鋼集團進行增資,將持有其55.2482%股權,并成為南鋼集團控股股東。同日,南鋼集團決定行使優先購買權,向復星系股東購買其持有的南京鋼聯60%股權。
南鋼集團行使優先購買權交易完成后,南鋼集團將持有南京鋼聯100%股權,成為公司間接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將由郭廣昌變更為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
這也意味著,沙鋼集團收購南鋼股份事項告吹。
就在4月2日晚間,復星國際公告確認,由于南鋼集團行使優先購買權,終止此前向沙鋼集團及沙鋼投資出售南京鋼聯交易。根據新股權轉讓協議,南鋼集團收購南京鋼聯60%股權的價格為人民幣135.8億元。
二季度部分農產品需關注內外聯動因素
今年一季度農產品市場波動明顯加劇,粕類油脂聯動下跌。豆粕期價自1月份高點3930元/噸上方連續3個月遭遇重挫,并最終在3月末收于3510元/噸附近,累計跌幅10.6%。菜粕期價自3220元/噸下跌至2750元/噸,累計跌幅14.6%。油脂期價同樣呈現下跌走勢,其中棕櫚油自8300元/噸下跌至7600元/噸,累計跌幅8.4%。菜油期價從10700元/噸下跌至8650元/噸,累計跌幅18.7%。相比之下,玉米跌幅較小,期價從2820元/噸下跌至2720元/噸,累計跌幅3.5%。生豬期價經歷了2月份的短暫反彈后3月份重回跌勢,期價從1月初的17000元/噸上方振蕩下跌至15070元/噸,累積跌幅11.4%。
就在農產品市場普遍下跌之時,白糖異軍突起,期價2023年初延續2022年末的上漲趨勢,漲幅持續擴大,并呈現出加速拉升走勢,期價一路從1月份的5760元/噸上漲至3月末的6410元/噸,累積漲幅高達11.3%。在2023年1季度的走勢中,1—2月份農產品各品種依托各自基本面邏輯展開,3月份以后整體受到宏觀風險的沖擊,雖然影響程度不及能源、有色、黑色等板塊,但作為大宗商品一員,很難在系統性風險主導的行情中獨善其身。
寶城期貨農產品高級分析師畢慧告訴記者,粕類市場的主導邏輯是南美大豆的產量變化(巴西增產,阿根廷減產),在拉尼娜影響逐漸衰減之后,天氣炒作逐漸降溫,南北美大豆出口競爭持續上演,部分巴西大豆的進口到港延期導致國內大豆供應階段性偏緊,疊加進口成本高企,制約粕類期價調整的空間,隨著國內豆粕基差高位大幅回落,市場預期供應改善,采購保持謹慎,部分油廠脹庫問題顯現,粕類期價跌幅隨之擴大。展望二季度,隨著美國大豆種植面積和季度庫存均不及市場預期,美豆期價再獲支撐對國內市場帶來提振。國內大豆供應預期改善,下游庫存偏低,但備貨并不積極,油廠銷售和提貨仍面臨不小壓力,制約國內豆粕期價跟漲空間。
今年1—2月油脂油料市場整體運行平穩,缺乏突出矛盾且供需端均有不確定性,盤面整體呈現振蕩走勢。進入3月后市場風云突變,硅谷銀行倒閉引發市場恐慌及連鎖反應,為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性帶來了挑戰,對整個商品乃至金融市場造成了較大沖擊。此外,巴西大豆及歐洲菜油供給壓力從進口成本端為油脂油料市場帶來了較大拖累。宏觀與基本面利空出現共振,不論是油還是粕均顯著跌破此前振蕩區間。雖然市場并不看好油粕走勢,但跌勢仍在節奏上超出市場預期。
“油脂期價由于具備能源屬性,明顯受到原油期價劇烈波動的外溢影響,棕櫚油期價更是在油脂市場中起到風向標的作用。印尼實施B35生柴強制摻混標準,同時限制棕櫚油出口許可證的發放,令馬來西亞棕櫚油出口從中受益,疊加馬來西亞棕櫚油仍處于季節性的減產周期,支撐國際棕櫚油期價?!碑吇壅f,國內棕櫚油庫存不斷累積并突破100萬噸,庫存壓力大于國際棕櫚油市場。展望二季度,國內油脂市場仍需關注庫存的變化,油廠開工率影響豆油庫存,油廠油粕策略轉變繼續影響豆油庫存變化。棕櫚油進口增量受限,國內棕櫚油港口庫存進入季節性的去庫存周期,同時二季度棕櫚油消費存在向好預期。菜籽油供應環境明顯改善,隨著菜籽供應壓力增加,同時菜粕消費進入旺季,油廠的油粕策略將更多向菜粕傾斜,菜油仍將面臨庫存壓力。
中信建投期貨油脂高級分析師石麗紅告訴記者,階段性來看,近期油脂油料市場隨宏觀及基本面利空出盡出現企穩反彈。宏觀方面,德銀事件未給市場帶來進一步的宏觀沖擊,除了歐洲股市下跌之外,原油、黃金及美股市場反應較平淡,暗示從硅谷銀行到瑞士信貸再到德銀,市場對歐美銀行業危機的擔憂呈現邊際衰減傾向。盡管在歐美央行繼續加息的背景下,擔憂的邊際衰減并不意味著危機就已得到解除,但在沒有更大的問題暴露前,市場的風險偏好已經在回升?;久娣矫妫瑲W洲菜油報價隨中國買需介入及能源價格走升出現反彈,而CBOT大豆及巴西貼水企穩也支撐了國內大豆進口成本,這令來自歐洲菜油及巴西大豆的拖累顯著減輕,短期盤面出現反彈。
“相比之下,我們對豆類市場持相對樂觀的態度。上周六凌晨的USDA種植意向報告利空不及預期,8751萬英畝的美豆種植意愿與2月展望論壇預期及去年種植面積基本持平,不及市場平均預估的8820萬英畝。在此種植面積預估下,即便給予較好的單產預估,2023/2024年度的美豆平衡表仍將延續偏緊,美豆因而重新站上1500美分/蒲。隨著2023年美豆種植拉開帷幕,針對其種植進度及種植期天氣的炒作預計將繼續帶來支撐,美豆新作上市前CBOT大豆跌破1400美分/蒲的難度較大?!笔惣t說,隨著銷售進度不斷推進,巴西大豆賣壓的釋放也即將面臨轉折。盡管當前巴西對華5月船期CNF報價僅55美分/蒲,未能較低點有顯著回升,但6月船期99美分/蒲的報價仍暗示著巴西貼水回升及賣壓釋放只是時間問題,且拐點已經臨近。巴西貼水企穩反彈疊加CBOT大豆高位運行,預計將從進口成本端支撐二季度豆油及豆粕價格走勢。
對于豆粕市場來說,石麗紅認為,其面臨的供需端壓力依然不低。近期大豆通關偏慢雖然帶來短期供需一定程度的失衡,但只是推遲了大豆到港壓力,在養殖端需求沒有太好起色的情況下,豆粕市場后期面臨的需求端壓力依然較大,預計這將更多施壓于豆粕基差,因盤面更易受到CBOT大豆偏強走勢的支撐。棕櫚油市場近期沒有太突出的矛盾,產地及國內近月較強的去庫預期令其成為過去幾個月以來基本面最好的油脂品種,與其他植物油的價差也出現明顯收窄。但隨著產地季節性增產期的開啟,以及產地出口傾向于在主要需求國中國、印度及歐洲較高的高庫存壓力下轉弱,二季度產地棕櫚油面臨的累庫壓力較大,預計將壓制其價格上漲空間,棕櫚油強勢或將減弱,或帶來2309豆棕價差的反彈。
生豬期價的主導邏輯來自于二次育肥的進出場節奏,存欄補欄節奏,出欄體重的變化,豬瘟疫情的影響,以及國家收儲政策對豬價的影響。在2月份的反彈行情中,國家收儲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隨著豬糧比價跌破一級預警區間后,國家收儲政策在市場的期盼中落地實施,隨后發改委宣布收儲2萬噸豬肉,豬價開始筑底反彈,二次育肥的加速進場更是推動豬價加速反彈,生豬期價更是漲幅大于現貨市場。“展望二季度,基本面仍處供強需弱階段,供應方面出欄和宰前體重偏高,代表背后的大豬供應壓力仍大,加上基礎產能開始逐步回升,疊加前期部分二育大豬出欄,都為供應增加了壓力。需求端在五一前仍是淡季,盡管疫情放開后餐飲消費有所恢復,但整體經濟活力恢復仍需時日,除了前期二次育肥和凍品入庫增加了額外消費外,基礎消費仍無法承接當前供應。生豬期價仍將面臨下行壓力?!碑吇壅f。
白糖期價的主導邏輯來自于國內外的減產持續發酵。印度糖減產成為推升原糖期價的重要因素。同時,印度糖第二批出口配額發放時間推遲加劇階段性供應緊張預期。但泰國糖和巴西糖預期增產仍對全球糖供應產生擾動影響。國內廣西糖減產持續發酵,內外糖期價有別于其他農產品逆勢聯動走高。
“展望二季度,巴西部分糖廠已經提前開榨,同時有機構預期巴西糖下一季產量將創下歷史,或對原糖上方空間產生一定壓力。關注4月巴西糖集中上量和出口情況。國內糖廠進入去庫存周期,降庫速度將成為糖價走勢的重要指引。后市關注中下游庫存變動情況。進出口方面,隨著內外糖價差的逐漸收斂,關注4月后進口窗口打開時間,但是目前配額外進口利潤倒掛嚴重,仍給國內白糖留出三個月左右的銷售窗口期。市場氛圍和資金波動將繼續對糖價產生影響。”畢慧說。
來源:證券時報
責任編輯:李冬明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