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青島小學迎來入學高峰,比去年增加約4.3萬人!招生方案將于4月初發布

    今天上午,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發布了2023年全市中小學及幼兒園招生政策。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今年義務教育段繼續按照“學校劃片招生、學生免試就近入學”“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的總體要求進行,招生報名繼續實行“一網通辦”。市南區、市北區、李滄區、嶗山區(以下簡稱四區)義務教育具體招生方案將于4月初發布。

    受二胎生育政策、戶籍制度開放、城鎮化進程等因素疊加影響,2023年我市小學一年級入學人數將迎來有史以來的最高峰。根據摸底數據,今年將約有16.8萬名兒童進入小學一年級,比2022年增加約4.3萬人。為了做好入學保障,全市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提前謀劃、建增量、擴存量、多措并舉、全力以赴應對入學高峰。總體上看,學位供給總量可以滿足入學需求,確保每個孩子都能有學上。但城區、熱點片區招生入學安置壓力依然巨大。

    建立工作機制保障工作推進:

    一是建立提前摸底機制(早知道)。生育政策帶來的高峰從2020年幼兒園入園首先顯現,那時起就著手對2023年小學一年級入學人數進行測算,根據學位差進行學校建設規劃。2022年,再次對一年級入學人數全面摸底,分學區、分學校逐一摸底,逐校研究安置方案。為精準掌握流動人員子女入學需求,3月底開始,各區市將陸續開放義務教育入學服務平臺,進行入學信息采集,較往年提前1個多月。面對2023年小學入學高峰,請廣大家長積極配合信息采集工作,采集數據越早、越準招生服務才能更加精準,才能更好地滿足孩子入學需求。

    二是建立區市工作推進機制(頂格辦)。各區市均已組建義務教育招生工作專班。

    三是建立市級調度機制(市級調)。2022年10月起,市教育局每兩個月調度一次義務教育招生工作。招生文件發布后,將每半月調度一次。

    多措并舉增加學位供給滿足入學需求:

    一是推進新校建設。2023年啟用小學25所,新增約7800個學位。

    二是推進學校內部挖潛。指導學校通過擴建、內部挖潛等方式,新增約1200個班、5.3萬個學位。

    三是統籌調配學位。對部分實行小班化教學、當年招生未滿班額的學校學位進行統籌,可增加學位約1.35萬個。為更好滿足自閉癥兒童入學需求,市教育局在原有青島晨星實驗學校招收自閉癥兒童的基礎上,在青島市中心聾校增加自閉癥兒童招生計劃,面向全市招收小學一年級自閉癥兒童,招生計劃3個班。

    有序引導生源流動,緩解熱點區域招生壓力:

    一是優化招生區域。根據生源分布、學校容納能力,通過設立緩沖學區等方式優化學校招生區域,緩解熱點學區招生壓力。

    二是進行學位預警。對區域內存在學位極其緊張、存在超班額隱患的學校提前1-2年進行入學預警提示。

    三是推進優質資源倍增。通過集團化辦學、強校提質、新建校高位發展等行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增加優質學位供給,辦家門口的好學校。通過“強鎮筑基”計劃、城鄉結對幫扶,信息化教學賦能等途徑,大力提升鄉鎮農村學校教育質量,穩定農村生源。

    來源: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

    責任編輯:李頡

    責任編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