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滬深兩市十家主板注冊制新股完成詢價定價

    3月27日晚,滬深兩市又有4只主板注冊制新股披露發行結果。至此,全面注冊制下滬深兩市10家主板企業已完成詢價定價。從發行結果看,多數企業確定的發行價打破“23倍市盈率”,意味著主板IPO市場“23倍市盈率”時代宣告落幕。

    業內人士指出,全面注冊制下,市場化發行機制不斷健全,預計新股市場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價差將有所縮小,上市初期破發風險較核準制加大,且交易機制也較核準制下發生變化。投資者應充分了解注冊制下的發行、交易規則,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審慎決策,理性參與申購和交易。

    定價彈性大幅提升

    截至目前,滬深兩市各有5只注冊制新股披露發行公告完成定價。從定價結果看,市場化發行承銷機制下,主板公司定價彈性大幅提升,定價結果總體合理適中。

    在滬市方面,中信金屬、中重科技、常青科技、江鹽集團、柏誠股份5家公司發行價格絕對值在6.58元/股至25.98元/股之間。按照2021年經審計的財務數據計算,發行市盈率區間為20倍至41倍,中位數35倍;根據5家公司披露的2022年經審閱的財務報告,5家公司經營業績較2021年均有不同程度增長。

    在深市方面,中電港、海森藥業、陜西能源、登康口腔、南礦集團5家公司發行價格在9.6元/股至44.48元/股之間。按照2021年經審計的財務數據計算,5家深市主板新股發行市盈率在26.81倍至90.63倍之間,中位數為34.66倍,發行市盈率較行業市盈率比值在0.98至4.13之間;發行市盈率較可比公司市盈率比值在0.67至1.83之間。

    前述發行市盈率是以經審計的2021年扣非前后歸母凈利潤孰低指標計算,投資者需結合新股2022年經營業績變化情況看市盈率。例如,滬市5家公司按照2022年歸母凈利潤計算的動態市盈率區間為15倍至28倍,中位數24倍。深市陜西能源2022年經審閱的扣非后利潤同比增長近510%,發行價對應2022年市盈率為14.86倍。

    不斷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從募資結果看,10家完成詢價定價的企業中有2家募資總額低于募投項目所需資金,8家公司募資金額超出募投項目所需資金。

    具體來看,滬市5家公司募資額區間為13億元至33億元,募資總額93億元,略高于招股書中預計募投項目所需資金總額75億元。其中,4家公司募資金額超出募投項目所需資金。深市5家公司募集資金在7.56億元至72億元之間,合計募資118.88億元,與預計募資總額比值為1.2,其中4家企業實現足額募資。

    專家指出,全面注冊制下實行市場化發行定價,發行價格和最終募資規模主要通過詢價方式產生和確定。此前市場人士習慣說的“超募”在注冊制下逐漸被公眾認知為“偽命題”,因為由市場化發行確定的實際募集資金、與公司提前規劃并在招股書中披露的募投項目所需資金量的差額,二者很難精確匹配。

    近幾年,監管機構也在不斷加強對IPO企業首發募集資金使用的監管,要求上市公司規范使用募集資金,鼓勵上市公司將募集資金投向實體經濟,促進產業協同發展,不斷提升資金使用效率。

    投資者應理性參與

    從詢價情況看,全面注冊制下首批主板新股,受投資者熱捧,報價投資者參與熱情較高且相對理性。

    在滬市5家公司詢價過程中,參與報價的投資者家數逐日遞增,參與熱情較高。詢價結束后,發行人、承銷商切實履行定價承銷主體責任,最終定價在投資者報價“四數孰低值”基礎上進行了不同程度折讓,折讓幅度為5.1%至15.9%,中位數為12%。其中,柏誠股份、江鹽集團、常青科技最終定價較“四數孰低值”分別下調15.9%、14.8%、12%,折讓幅度相對較大。同時,滬市首家申購企業中重科技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為1041.50萬,回撥機制啟動后網上發行中簽率為0.05%。

    5家深市主板新股參與詢價的網下配售對象數量約在8000個左右,報價整體分散。其中,首家申購企業登康口腔網上投資者積極、理性參與申購,申購有效戶數為1186.35萬;網上中簽率為0.029%,與今年深市主板核準制中位水平基本持平。初步測算,登康口腔回撥后網下投資者獲配比例預計超過0.01%,較今年以來深市主板核準制中位水平提升約18%,網下投資者獲得感有所提升。

    業內人士指出,全面注冊制實施后,滬深主板發行、交易機制等發生巨大變化,因此,投資者“無腦打新”將成為過去式。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應充分了解注冊制下的發行、交易規則,認真研讀招股書和公告文件,分析公司基本面,理性參與新股申購和上市初期交易。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冬明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