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發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農業,走高質量綠色發展道路,已成為新時代農業發展的迫切需求。
設施農業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2022年,青島市農技推廣系統在市農業農村局黨組的正確領導下,聚焦主責主業,認真落實“三三六三”工作思路,科學應對疫情蔓延疊加冬季弱苗、春旱夏澇、臺風暴雨、嚴重秋汛等諸多困難挑戰,抓實推廣服務、抓實農作物病蟲害防控、抓實農機農藝融合和裝備提升、抓實農民培訓和推廣隊伍建設、抓實關鍵技術創新,攻堅克難,善作善成,示范推廣了一批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培育了一批高素質農民隊伍和專業技能人才,培樹了50多個在全國全省立得住、叫得響、推得開的創新典型,技術支撐全市農業抗逆奪豐收和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農技推廣工作實現新躍升。
創新推廣機制
2023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是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的奮進之年,是青島市乘勢而上開啟建設農業強市的起步之年,面對新形勢新任務,做好今年農技推廣工作要求更高、任務更重,意義更大。全市農技推廣系統深入實施農技“大服務”“大培訓”“大推廣”行動,重點在“創新推廣機制”“打造示范樣板”“落實重點任務”上下功夫、做文章,改革攻堅,苦干實干,唯旗是奪,加壓奮進,努力為青島農業強市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農技推廣是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的主渠道,為“三農”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撐。2023年青島市農技中心將協同推廣、教育、科研、生產、服務等技術力量,推動膠東經濟圈重大病蟲害聯防聯控技術聯盟、青島市農業技術協同推廣聯盟創建,組建現代農業技術協同推廣團隊,在農業關鍵技術攻關、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創新推廣平臺建設、高素質農業人才培育等方面深入合作,進一步完善全市現代農業科技推廣鏈,創建青島鄉村振興技術支撐新體系,加快構建“兩聯盟一團隊”農技推廣新格局。
打造三大示范樣板
打造現代糧食生產樣板。全力服務萬畝綠色增糧先行示范區建設,努力蹚出良田、良種、良機、良法、良制“五良”融合的青島綠色增糧新路徑。
打造種子示范展示樣板。以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基地建設為重點,布局打造10個新品種示范展示基地,構建市縣鎮三級良種示范推廣體系,助力種業創新,加速品種更新。
打造技術集成示范樣板。以國家黃淮北部糧油高效節水增產技術集成示范基地為重點,規范建設一批農業技術集成示范基地,開展關鍵技術攻關與新技術新模式示范,引領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
落實七項重點任務
抓牢糧油作物產能提升技術推廣。以小麥、玉米、大豆、花生為重點,啟動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提升行動,示范推廣一批高產優質品種,集成配套高產增產技術模式,組織高產競賽,抓好機收減損,力爭主要糧油作物單產有明顯提升。
攻堅克難助力大豆花生擴種。開展大豆、花生和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示范推廣,加強農機農藝聯合攻關,強化關鍵技術集成創新,持續優化種植模式,推動大豆、花生單產提升。
推動蔬果茶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強菜果茶生產指導,強化“菜籃子”產能提升,推進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技術支撐蔬果茶特色產業發展。
推進農業綠色發展。集成推廣耕地質量提升技術模式,支持全市高標準農田建設和青島市第三次全國土壤普查,指導實施化肥減量增效和綠色種養循環農業試點項目,推廣化肥減量增效技術 1萬畝以上,新增水肥一體化面積 5 萬畝;指導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大力推廣綠色防控技術與產品,病蟲害綠色防控覆蓋率達到45%以上;大力發展生態低碳農業,做好農業生態環境保護,夯實農產品產地環境監測“一張網”,指導建設一批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產品安全的生態農場。
推進農機農藝深度融合。深入實施全程機械化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技術支持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大力培育農機新型經營服務主體,提升農機作業服務保障和防災減災能力。
抓牢農作物重大病蟲害監測預警與防控指導。開展重大病蟲防控應急演練和防控技術指導,做好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完成小麥“一噴三防”專業化統防統治 100 萬畝以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覆蓋率達到 45%以上,確保重大病蟲不大面積暴發成災、重大植物疫情不惡性擴散蔓延。
抓實農民教育培訓。聚焦鄉村振興和現代農村發展人才需求,實施農民教育培訓行動,開展農民技能培訓 9000人、高素質農民培訓3000人,培樹一批農民教育培訓全國典型。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于倢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