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青島市行政審批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改革創新這一主線,聚焦“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兩個關鍵環節,打好數字審批“青島模式”建設、營商環境建設、服務市場主體和項目建設三大攻堅戰,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開闊的思路、更加有力的舉措,構建一流政務服務環境,不斷提升企業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打好數字審批“青島模式”建設攻堅戰。全面建成青島市智慧審批平臺,持續拓寬數字化場景領域與數量,再新建不少于10個全流程數字化服務場景;除國家、省、市專業系統事項外,實現數字化服務模式全覆蓋,推動行政審批從“全程網辦”向“智審慧辦”迭代升級;在醫護注冊領域探索推行“信用分類審批”,拓展“信用+審批”應用場景,持續優化醫療審批數字化審批服務能力;探索推出承諾制水土保持方案審批“無人干預自助辦理”服務模式;建設海上旅游客運審批服務數字化場景,助力旅游品質提升三年攻堅行動建設;全面提升電子證照應用成效,積極拓展電子證照證明應用場景和服務領域,深化數據共享,會同各業務主管部門共同打造“審批部門發證—企業群眾亮證—監管部門查證”的電子證照應用閉環。
打好營商環境建設攻堅戰。全面落實《青島市“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充分發揮自身職能,推進落實《青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規劃(2022-2024年)》和《青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三年行動規劃(2022-2024年)實施方案》中的各項目標任務,推進營商環境制度建設與體系建設,積極建設營商環境會客廳等政企溝通平臺,用好營商環境“專家委員會”“媒體觀察員”“體驗館”等隊伍,助力全市營商環境再優化、再提升。
打好服務市場主體和項目建設攻堅戰。在全省率先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圖紙中心,實現工程建設項目圖紙全過程在線審批;在全市推廣“市政公用報裝一件事”,提升市政公用服務水平;升級“6+N”聯合驗收服務,探索實行竣工驗收備案集成辦理;拓寬幫辦代辦線上線下服務渠道,做好重點項目全生命周期幫辦代辦服務;優化證照聯辦服務,拓寬服務主題;深化建設工程企業開辦“一事全辦”改革;完善電子營業執照系統網上辦事、身份核驗、網上亮照等功能,拓展電子營業執照在電子商務和電子政務方面的應用,豐富“青易辦”電子簽署中心應用場景;探索推出電子營業執照小程序直接查詢下載本企業登記注冊檔案服務;實施學前教育審批“一事全辦”,實現《民辦學校辦學許可證》與《民辦非企業登記證書》同時申請、并聯審批、同步辦結、同步發證。
此外,積極構建具有“青島特色”的政務服務體系。出臺《青島市政務服務管理辦法》,進一步完善政務服務制度框架,建立標準統一、運行高效、上下聯動、服務一體的政務服務模式;深化區(市)、鎮(街)、村(居)三級“跨層級一窗受理”改革,在全市推行“跨層級一窗”,實現更多高頻事項就近辦理;按照標準型、標桿型兩類建設標準,指導推動全市鎮(街道)便民服務中心規范化達標建設;出臺《青島市行政審批機關行政許可退出工作規程(試行)》,加強依法審批相關制度建設,提升依法審批服務水平;在科學設置各功能區和窗口布局的基礎上,布設多類型數據采集系統,綜合數字績效管理、服務狀態監測、群眾體驗分析等應用場景,將市民中心打造成一個能感知、會思考、懂決策的數字化服務與示范中心。
同時,持續提升公共資源交易服務質量。積極推進農村集體產權、海域使用權、碳排放權等交易納入公共資源平臺交易,制定公共資源交易全市“一張清單”,實現“平臺之外無交易”;推進電子營業執照在公共資源交易領域應用,實現掃碼登錄和電子簽署合同;探索推進智慧評審在建設工程領域的應用,提高專家評審的質量和效率;建設開評標數字管理系統,推行數字見證和不見面評標;開發建設框架協議采購電子交易系統,推進山東省政府采購網上商城青島分站使用工作。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