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華軍
范磊
劉曉娟
朱雪梅
劉巖林
她們溫柔細膩,也自信鏗鏘;她們忙碌果敢,也視野遠方。她們是母親,也是學生們的校長 ;她們是老師,也是引領學生乘風破浪的燈塔。今天是國際三八婦女節,青島早報邀請島城多位女校長,聽聽她們的“女性教育觀”。
讓每個孩子勇于“做自己”
石華軍 青島實驗高中校長
石華軍認為,教育應該著力培養女孩們“身心健康,通情達理,悅納包容,獨立自強”等品格,既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保忠畛鲎晕业膬r值和風采,才能實現家庭與社會的和諧,促進自己和身邊人的共同成長!而這,需要全社會共同的努力和維護!
談起多年來的教學歲月,石華軍表示,青島實驗高中一直踐行的“新人文”教育,在她認為,這就是一種美好教育,旨在為每個孩子找到最近發展區,實施“揚長教育”,實現每個學生全面而有個性地成長,讓每個孩子勇于“做自己”,進而成長為最好的自己!我們欣賞在賽道上馳騁、叱咤的,也喜歡在路邊為選手鼓掌的孩子……教育就是應該有選擇,有溫度,各得其所。
多年來的教學心得和經驗,石華軍心中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且遵循教育規律的理念。首先,教育是一件綜合性很強的工作,只靠熱情是不夠的。如何表揚和批評學生,如何激發和引導學生,如何協調師生和家校關系……既需要用心用情,也需要策略技巧。其次,無論是教學還是班主任都要有自己的風格。老師們就是要在借鑒他人和自我實踐中逐漸摸索出適合自己的路子。還有,要接續成長,不斷蛻變。一個教師的成長要經歷幾個階段,而每一階段的躍遷和蝶變都是一個不斷學習、思考、實踐、總結、提升,由量變而質變的過程,正是“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做走心教育 與學生共同成長
范磊 青島實驗初中嶗山分校校長(嶗山區山東頭學校)
教育是一項向美而生的事業。美好的教育,應該是師生心靈相通,相互啟迪,共同成長,彼此成全。在教育發生過程中,學生快樂學習,教師幸福工作。作為校長,應當成就教育之美,努力追求向美而生的教育,辦適合每個孩子未來發展的教育,把教育做得有滋有味,做真正走心的教育。
“美好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教育。”范磊表示,對于學校而言,學生永遠是第一位的。我們要擁有“眼睛向下”的學校行為文化,時刻關注著學生,聚焦學生的進步和發展,保持學生的天性,為學生的成長提供高質量的教育服務?!懊篮玫慕逃?,是有文化的教育?!痹诜独诘霓k學理念中,學校要擁有“希望向上”的學校理念文化,校長領導學校取得成功的內驅力在于共同愿景帶來的“方向感”,構建學校的共同愿景,形成了學校文化體系,把握好正確育人方向,以成長的視角指向更好地為學生服務,才能正確地領導和管理學校?!懊篮玫慕逃?,是成就生活之美的教育。”范磊認為,校長要為教師提供快樂工作的環境,讓教師陽光快樂地工作、健康充實的生活;校長要引導學生陽光快樂地學習、健康充實地成長。校長要讓學校成為有美感、有細節、有人性、有溫度、有故事的校園。
做孩子們喜歡的精致教育
劉曉娟 青島太平路小學校長
在我眼中太平路小學的精致教育就是美好教育。精致教育就是精巧細致、優質高效的教育。關注“師生中的每一位、過程中的每一環、校園中的每一角”,體現出對“細節”的關注和對“差異”的尊重。學校以“精致教育、生動發展、幸福成長”辦學思路為引領,圍繞精致的人、精致的事、精致的活動、精致的課程等,在精致管理、作業改革、幼小銜接、“生動”課程構建、悅動課堂、“5+x”好習慣等方面努力探索,打造了足球、人工智能、頭腦奧賽等特色,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引領師生生動發展、幸福成長,成就最好的自己。
精致的活動,是從孩子的視角設計校園生活,設計孩子們喜歡的活動課程。為孩子們搭建各種參與展示的平臺,讓孩子們在參與中鍛煉成長。比如太平路小學的非遺進校園,孩子們有前置地學習了解非遺,有現場的聆聽、觀看、參與體驗非遺;有青島京劇院藝術家們的表演,有青島市手工藝術家們的皮影戲、馬勺、團扇、剪紙、織網、泥塑、糖人和棉花糖……16項非遺項目走進學校,熱熱鬧鬧的。教育發展離不開傳承。傳承,讓我們見證大美中華的歷史;傳承,也為精致太平孩子們的生動發展打上濃濃的中國底色!
總之,站在課程的視角,精心設計孩子們喜歡的、自由的、人人參與的活動,滿足每一個孩子在這個階段的成長需要,收獲成長的快樂,在我看來就是美好教育。
設計“慧創城”惠及每個學生
朱雪梅 市南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總校長
學校創造性地提出了“慧創城”教育場景的建設。“慧創城”提出的第一個教育場景是“交通”。學校請來了市南交警大隊的民警進行示范和技術指導,在校園內及教學樓設置雙黃線、白虛線、斑馬線、單行線,每班推選出交警隊員,學習交通手語和交通規則。隨后,學校逐步構架起“慧創城”的司法、城管、環衛、金融、商業、外聯、傳媒、文教等八個系統。學校里每出現一個模擬系統,都會聘請相對應的社會專業人士參與設計,做到盡量真實。與此同時,小旗魚郵局、小鯨魚銀行、小海馬環保局、小海螺電視臺、小海星購物中心等城市組成部分逐步運行。家長們則自覺地把職業和“城市”各個系統配對,主動參與到普法宣傳、金融管理等各部門的運轉中做指導。
城市中還設置了“兒童大學”,包含語言學院、藝術學院、理創學院、體健學院、法育學院、海洋研究院六大學院。把結構化的知識悄悄隱藏在真實情境的單元任務后面,讓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索的過程中成長?!盎蹌摮恰钡陌舜笙到y、六大學院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在實踐中,由老師和學生不斷地建構并豐富起來的,是一個美好的、開闊的共創過程,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評價標準,讓每一名學生都有出彩機會。
用愛讓教育更有溫度
劉巖林 青島棗山小學校長
曾國藩之小女曾紀芬曾著書立說,提出 “慈母育兒之功,大于丈夫之濟世”等思想,成為曾氏家族重視女孩教育,傳承耕讀文化的真實寫照。毋庸置疑,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女性,從小處說影響著一個家庭的幸福,從大處說影響著一個國家的未來。
“陳薇、董明珠、王亞平、張桂梅……當我們歷數這些巾幗女英雄的貢獻,也感受到了如今社會對女性地位的認可和尊重?!眲r林說。提到“美好教育”,劉巖林介紹,在青島棗山小學里可以找到很多詞語來詮釋。第一個詞語是“愛”,教育是有溫度的,愛是學校教育的根,在這里,大家被愛包圍,老師的諄諄教導、學生的歡聲笑語,每一位師生在這個大家庭中幸福成長。第二個詞語是“自主”,學生就是學校的主人,是學習的主人,是課堂的主人。在棗山小學,孩子參與學校管理,學校就是他們成長的大舞臺,學校希望每一個學生的成長都嵌入自主的音符。第三個詞語是“信任”,老師和孩子、家長的相遇,本就是一場愛與信任的邂逅。以信任為前提,到位而不越位,隨時溝通,齊心協力,孩子就一定會健康成長。
“要想做好教育,首先要有開放和包容的心胸。站在世界和中國的大格局中看我們的辦學,找到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責任定位;以包容的心胸去面對每個孩子的成長,就能看到每個孩子都會發光?!眲r林說,要想做好教育,還要有肯吃苦和肯鉆研的干勁。要在每個日出日落、早出晚歸中感受職業的辛苦與幸福,感受這份教育執著帶來的工作動力。要想做好教育,更要有團結協作的精神。“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團隊里要加強思想交流和學習交流,努力吸取別人的優點,結伴同行,成長為更優秀的自己。
觀海新聞/青島早報記者 鐘尚蕾 楊健 王彤
相關新聞鏈接
新浪新聞 巾幗風采|青島68中政治老師孫娜: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
齊魯壹點 巾幗風采|青島68中政治老師孫娜: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
齊魯壹點 果然視頻|“教育是一棵樹搖動另外一棵樹”——青島68中孫娜
觀海新聞 三八婦女節市北區幼兒園女教師巾幗展風采
智慧青島 “這事,你說了算!”徐思思的教育微幸福
青島新聞網 用細微的愛,感恩與學生們的這一場相遇
青島新聞網 用愛發現每一名學生都是明亮的“寶藏”
青島新聞網 巧設問題串,讓數學課像燒腦的“推理劇”!
青島新聞網 “這事,你說了算!”徐思思的教育微幸福
青島新聞網 和學生們在一起的時光,似乎總有一種神奇的魔力,可以點亮暗淡,可以留住光陰
青島新聞網 柔情化學女教師,堅守講臺30年
半島網 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記者走近多位女教師,看“她風采”,聽“她故事”
半島網 扎根幼教沃土二十五載,她是以心澆灌每棵幼苗的追夢教師
半島網 心中有大愛,扎根特教一線十九載!青島市中心聾校老師蘇楠用愛陪伴聽障學生成長
半島新聞 扎根幼教沃土二十五載,她是以心澆灌每棵幼苗的追夢教師
半島新聞 國際勞動婦女節來臨,記者走近多位女教師,看“她風采”,聽“她故事”
半島新聞 從青澀到從容!她是學生們的大姐姐,收獲教師的幸福感
青島早報 一校之長 她們讓“教育更有溫度”每一位女校長都有自己教書育人的獨特“招式” 聽她們講述“女性教育觀”
青島早報 耕耘一線她們詮釋“愛是教育的靈魂”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