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青島市北區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暨創建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動員部署大會精神,連日來,市北區各街道主動作為,結合轄區實際,緊扣“項目落地提質年”主題,通過打造黨建、人文、文明三大品牌,扎實推進城市更新建設,為完善老城區城市功能品質、提高群眾滿意度匯聚基層力量。
社區增加了健身休憩場地
黨建引領來賦能 城市更新添動能
深入推進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必須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遼寧路街道堅持以黨建引領賦能城市更新建設,依托基層黨組織、網格,通過召集居民議事會、入戶走訪、問卷調查等形式,廣泛收集居民意見建議,將問需于民貫穿于老舊樓院改造各個環節;發動居民共同參與老舊小區改造后的運維管理,探索居民志愿者參與維護和管理小區新機制,實現良性互動。
2022年,街道按期完成了鐵山路23-29號屋面修整、鐵山路16號樓院打造、無棣四路23號樓院打造項目,增加健身、休憩、兒童娛樂等功能模塊,新增停車位130余個,居民休閑場所6處。今年,街道繼續將打造鐵山路大家樂平臺等項目,拓展居民休閑空間,為轄區居民的幸福生活“加碼”。
生活環境更舒適 人文氣息更濃郁
水清溝二小區是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老小區,因年久失修,下雨天低洼的地方積水,出行很不方便,居民出行很不方便。為改善小區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近日,水清溝街道全面啟動對該小區的改造工程。
水清溝街道充分延展轄區豐富的歷史人文內涵,著力打造“我愛我的城 人文水清溝”特色品牌,根據轄區實際和居民意見建議,確立“一軸四園”總體思路,在占地7.8萬平方米的水清溝二小區設計建設一條水軸及林溪園、博雅園、凝暉園、聞風園四個園區,并設置兒童娛樂區、老年休閑運動區和文創景觀,同時優化停車區域,完善消防和垃圾分類設施,改造工程計劃于8月完工。
歸置樓道“飛線”,整治地下污水、雨水管道……在開工的這段時間里,居民每天都能看到這片老小區發生的新變化,這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方方面面改造得都很細,非常期待我們小區舊貌換新顏”,家住該小區的孟女士說。
清除路面“絆腳石” 綜合治理顯成效
違規設置地樁地鎖,不僅侵占城市公共資源,影響城市形象,還給居民出行帶來較大安全隱患,是讓居民感到頭疼的“絆腳石”。為切實改善轄區面貌,提升轄區品質,阜新路街道結合老舊街區改造工作,對重點區域開展清除地樁地鎖“亮劍”行動。
在開源一路,執法人員使用撬棍、榔頭、砂輪機等工具,對地樁地鎖、輪胎雜物實施拆除清理。據介紹,今年以來,阜新路街道綜合行政中隊對人民路235號、人民路90號、開源路周邊等地的200余處舊輪胎、錐形冒、地鎖予以徹底清理,有效釋放城市道路空間,緩解了周邊區域停車難的問題。
在開展整治行動的同時,執法人員還廣泛開展宣傳,通過派發《青島市停車場管理條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及城市管理法律法規宣傳頁、現場宣講等方式,向居民、商戶講解私設地鎖的危害,爭取居民的理解和支持;結合“文明青島隨手拍”活動,開展重點區域的巡查行動,做到發現問題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處置,營造人人關注,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記者 辛小麗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