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證券報·2023年第一季度券商營業部投資顧問調查報告
◎記者 孫越
□投顧對今年一季度經濟形勢的研判較為樂觀,持“中性”“樂觀”態度的投顧合計占比為76%,相比2022年四季度上升了37個百分點。在對一季度經濟增速的預判上,有79%的投顧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速將上升
□調查顯示,僅有40%的高凈值客戶在2022年實現盈利。展望今年一季度,高凈值客戶的投資信心再度“回暖”。調查結果顯示,有40%的高凈值客戶擬在近期加大對股市的資金投入;有44%的高凈值客戶表示將保持現有的證券賬戶資產投入規模;準備從股市中撤出資金的高凈值客戶占比僅為5%
□展望2023年A股市場全年走勢,有九成投顧表示看漲。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認為在2023年一季度最應配置A股、港股及基金的投顧合計占比達71%,相比2022年四季度上升了28個百分點
(感謝申萬宏源證券、東北證券相關營業部對本調查的支持。上圖為部分調查結果)
2023年開年以來A股市場整體修復,外資機構看好中國經濟復蘇前景,持續加碼中國股市,北向資金1月凈買入超1400億元,規模創下歷史新高。上海證券報2023年第一季度券商營業部投資顧問調查結果顯示,投顧群體也對股市充滿信心,九成受訪投顧看漲A股2023年全年行情。在市場運行節奏方面,多數投顧認為全年行情會以反復震蕩為主,部分板塊大漲。具體而言,投顧在一季度最看好的仍是消費和科技成長兩大主線。
投顧看好一季度宏觀經濟形勢
與2022年同期相比,投顧群體對今年一季度的宏觀經濟更加樂觀。本次調查結果顯示,投顧總體上看好今年一季度宏觀經濟,有76%的投顧對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的看法為“中性”和“樂觀”。僅一成投顧認為,宏觀經濟仍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
近七成投顧預期宏觀經濟向好
在本次受訪的投顧中,對宏觀經濟持“中性”和“樂觀”態度的投顧合計占比為76%,而在2022年三季度和四季度的調查中,該項占比分別為70%和39%。
投顧對今年一季度宏觀經濟增速的判斷整體積極樂觀。有79%的投顧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速將較2022年四季度出現上升,其中34%的投顧認為一季度經濟增速將顯著上升,這一占比較2022年四季度的調查上升4個百分點;僅10%的投顧認為宏觀經濟增速面臨下行壓力,占比較2022年四季度的調查大幅下降了24個百分點。
預期一季度流動性趨向寬松
根據本次調查數據,投顧對2023年一季度流動性的看法相比2022年同期趨于寬松,持“中性偏寬松”觀點的投顧明顯增加。
其中,預期一季度流動性取向是中性偏寬松及放松的投顧合計占比為69%,較2022年同期增加23個百分點;預期一季度流動性取向呈中性偏緊或收緊的投顧合計占比為18%,與2022年同期相比下降14個百分點。
投顧對宏觀政策的判斷為適度或偏松。有43%的投顧認為當前宏觀政策偏松,與2022年四季度相比增加1個百分點;持宏觀政策偏緊觀點的投顧占比僅占10%,與2022年四季度相比下降6個百分點。
經濟穩定增長將推動股市走強
展望今年一季度,投顧看重經濟增長對股市走強的促進作用,經濟增速穩定被投顧選為推動股市走強的主要動因。調查結果顯示,在投顧認為推動股市上漲的主要因素中,經濟增速穩定、積極財政政策的出臺、流動性寬松排名前三位。除此之外,外資加大對A股的配置、中國經濟復蘇等也頗受投顧關注。
對于一季度應該關注哪些影響市場走勢的風險因素,有15%的投顧認為,全球通脹升溫、美聯儲加息仍是A股面臨的最大風險,占比最高。此外,投顧關注度較高的風險因素還有海外主要經濟體衰退、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等。
九成投顧看漲全年行情
在本次調查中,九成投顧看漲A股全年行情。在市場運行節奏方面,多數投顧認為2023年股市會以反復震蕩為主。具體到配置方面,一季度投顧最看好的仍是消費和成長兩大主線。
對A股上漲信心足
展望2023年A股市場全年走勢,有九成投顧表示看漲。其中,36%的投顧認為,大盤漲幅介于0%到5%;54%的投顧認為大盤漲幅在5%以上;認為大盤會下跌的投顧占比不到一成。
在全年指數波動區間預測方面,有39%的投顧預計,上證指數運行上限將在3500點附近及以上;認為運行上限在3400點附近的投顧占23%。對于上證指數波動區間的下限,有48%的投顧鎖定在3100點附近,占比最高。
在股市的運行節奏方面,投顧普遍認為,市場不會出現明顯單邊下跌或單邊上漲的走勢。其中,54%的投顧認為,今年A股市場將反復震蕩,部分板塊大漲,占比最高;16%的投顧認為,大盤將呈先跌后漲的格局。
具體到今年一季度的行情,有88%的投顧認為市場有望上漲。其中,50%的投顧認為,大盤漲幅介于0%到5%;38%的投顧認為大盤漲幅在5%以上。
在一季度指數波動區間預測方面,有54%的投顧預計,上證指數運行上限將在3400點附近及以上,這一占比較2022年四季度增加了17個百分點;認為運行上限在3500點附近的投顧占33%,較2022年四季度大幅增加了26個百分點。對于一季度上證指數波動區間的下限,有60%的投顧鎖定在3100點附近,與2022年四季度基本持平。
消費與科技成長仍是主線
投顧在今年一季度最看好的投資主線仍是消費股和科技成長股。具體來看,消費股受到38%的投顧青睞,較2022年四季度提升11個百分點;科技成長股受到35%的投顧青睞,較2022年四季度提升8個百分點;地產、金融等低估值板塊受到12%的投顧青睞。
在消費股方面,2022年四季度消費股逆勢上漲,包括小家電、廚衛電器、飲料制造、白酒等板塊輪番表現。不過,今年開年以來,消費股的表現略顯后勁不足。調查顯示,有36%的投顧判斷消費股整體估值合理,占比最高;有33%的投顧認為消費板塊整體低估,部分個股估值合理;18%的投顧認為消費股整體估值合理,部分個股被高估。
以新能源為代表的科技成長股在2022年經歷了大幅調整,不過多數投顧仍認為,市場還需要一段時間消化高估值。有37%的投顧判斷新能源板塊仍將處于調整階段,占比最高;有27%的投顧認為新能源板塊整體調整到位,估值相對合理;有18%的投顧認為新能源板塊中的部分股票具有估值吸引力。
年輕投顧偏好成長風格
調查顯示,從業時間較長的資深投顧和從業時間較短的投顧,對于A股走勢和漲幅判斷基本一致,但是在配置方向上有所不同。對于今年一季度A股走勢,在從業時間為10年以上的投顧中,77%的投顧認為一季度市場有望上漲,其中62%的投顧認為大盤漲幅介于0%到5%。在從業時間為1年至5年的投顧中,看漲一季度A股行情的投顧占比更高,達到81%。
在具體的板塊配置方面,在從業時間為1年至5年的投顧中,38%看好消費、醫藥股,排名所有選項首位。從事投顧業務超過10年的資深投顧中,32%看好消費、醫藥股,23%看好科技成長股。
權益資產仍最具配置價值
在大類資產配置方面,調查顯示,2023年一季度,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仍是投顧眼中最值得配置的資產。其中,認為最應配置A股、港股及基金的投顧合計占比達71%,相比2022年四季度上升了28個百分點。
A股配置價值最高
調查顯示,有七成投顧認為股票、基金等權益類資產仍是一季度最值得配置的資產,較2022年四季度上升了28個百分點;認為債券等固定收益類產品是最值得配置資產的投顧占比為12%,位居第二;僅5%的投顧認為一季度應持幣,較2022年四季度下降了10個百分點。
在權益類資產中, A股成為多數投顧眼中配置價值最高的投資品種。調查顯示,有44%的投顧認為股票的配置價值最高,較2022年四季度上升22個百分點;認為偏股型基金產品值得配置的投顧占比為36%,位居第二,較2022年四季度上升2個百分點。此外,分別有9%和6%的投顧認為,指數基金和債券型基金最具配置價值。
投顧普遍認為今年一季度股票比基金產品更具吸引力。在股票倉位上,建議客戶將倉位保持在五成以上的投顧占比為72%,比上季度上升了26個百分點;有21%的投顧建議將倉位保持在三成至五成,較上季度下降12個百分點;有7%的投顧建議將倉位保持在三成以下,較上季度下降14個百分點。
超八成投顧認為港股具備投資吸引力
2022年,港股表現不盡如人意。在經過2022年一整年的大幅下跌后,港股股票估值已經較低。在本次調查中,港股的配置價值再度受到投顧的關注。
對于港股的投資價值,有84%的投顧認為今年港股具有投資吸引力,較2022年四季度上升26個百分點。其中,認為港股極具吸引力的投顧占了28%。
展望今年一季度,有45%的投顧認為南向資金凈流入規模會繼續增加;有31%的投顧認為南向資金會凈流出;有8%的投顧認為凈流入規模可能與2022年四季度持平。此外,對于AH股價差的走勢,有55%的投顧認為AH股價差有望逐步收窄;有33%的投顧認為,價差還會繼續擴大,A股將長期溢價。
四成高凈值客戶2022年盈利
回顧2022年,高凈值客戶的戰果較為“慘淡”,僅有40%的高凈值客戶實現盈利。不過今年一季度高凈值客戶的加倉意愿顯著回升。從具體板塊來看,新能源板塊遭高凈值客戶減倉最多,消費股則獲加倉最多。
高凈值客戶加倉意愿回升
調查結果顯示,有40%的高凈值客戶在2022年實現盈利,其中8%的高凈值客戶盈利高于30%,26%的高凈值客戶盈利幅度在10%至30%之間。此外,逾50%的高凈值客戶出現虧損。
雖然去年收益表現不佳,但不少高凈值客戶打算在今年一季度重拾信心。調查顯示,近期打算主動加大對股市資金投入的高凈值客戶占比由2022年四季度的30%上升至40%;而擬從股市中撤出資金的高凈值客戶占比為5%,較2022年四季度下降10個百分點。
在那些想要增加入市資金的客戶中,資金來源主要是贖回銀行理財、貨幣基金、債券基金的客戶占比為43%,較2022年四季度上升了14個百分點;資金來源主要是現金存款的客戶占比為42%,居于其次。在股市撤離資金的去向方面,期限以年計或更長期限的銀行理財產品和定存最受高凈值客戶歡迎,同時現金或貨幣基金也成為不少客戶的選擇。
從受訪投顧所服務的高凈值客戶的操作風格看,進取型客戶占29%,較2022年四季度上升3個百分點;平衡型客戶占65%,與2022年四季度基本持平;還有6%的客戶為保守型,較2022年四季度下降2個百分點。在持倉集中度方面,60%的高凈值客戶持有2至5只股票;22%的高凈值客戶持有5至10只股票;10%的高凈值客戶重倉1只股票。
消費股獲高凈值客戶加倉
回顧2022年四季度高凈值客戶的調倉操作,有37%的高凈值客戶選擇了保持原有倉位,47%的高凈值客戶選擇了加倉。
結合具體板塊來看,在投資消費股的高凈值客戶中,大部分選擇了小幅加倉和保持倉位不變。其中, 選擇加倉的高凈值客戶占了25%,選擇持倉不動的占61%。
以新能源為代表的科技成長股在2022年遭遇大幅回撤,高凈值客戶對該板塊進行了減倉操作。調查顯示,在投資科技成長股的高凈值客戶中,52%在2022年四季度對該板塊進行了減倉操作。其中,大幅減倉的高凈值客戶占了12%,小幅減倉的占了40%。
展望一季度,消費和科技板塊“勢均力敵”,均受到了高凈值客戶的青睞,有37%的高凈值客戶表示一季度會加倉消費、醫藥板塊;有36%的客戶選擇加倉科技成長股;此外,地產、金融等板塊也受到高凈值客戶的關注。
近六成高凈值客戶贖回基金
從投顧所反饋的高凈值客戶2022年四季度基金投資規模變動情況看,有58%的高凈值客戶贖回了基金,其中16%的客戶大幅贖回基金,42%的客戶小幅贖回基金,與上一季度的調查基本持平。另有19%的高凈值客戶在三季度選擇申購基金,較上一季度有所上升;還有24%的客戶保持基金的投資規模不變。
從客戶增減的基金產品類型看,在加倉的高凈值客戶中,主要加倉類型為偏股型基金和ETF基金,兩者分別占49%和32%。對那些減少了基金投資的客戶,減倉類型主要為偏股型基金,占比高達48%。從客戶持有偏股型基金的期限看,3年至5年最為主流,占比為33%。
高凈值客戶加大對港股投資
從高凈值客戶參與港股投資的情況看,有74%的高凈值客戶在2022年四季度通過港股通投資了港股,與上次調查相比提升了12個百分點。其中,32%的客戶加大了對港股的投資,27%的客戶減少了投資,15%的客戶基本保持原倉位。
調查顯示,當前港股通投資在客戶資產中的占比仍相對較低,有39%的投顧表示其客戶港股通投資僅占總資產的10%以下;有43%的投顧表示客戶港股通投資的占比介于10%至20%;有13%的投顧表示,客戶的港股通投資占比在20%以上。
展望一季度,有55%的高凈值客戶表示將增加港股通的投資規模。其中,表示大幅增加的高凈值客戶占了22%,小幅增加的客戶占了33%。同時,有23%的客戶選擇了保持現有倉位。
從高凈值客戶青睞的港股標的來看,有40%的投顧表示,兩地同步上市、且H股較A股折價幅度較大的股票最受客戶青睞,占比最高;有24%的高凈值客戶選擇了騰訊等A股不具備的標的,占比較上一季度上升了6個百分點。此外,有17%的高凈值客戶選擇以銀行為代表的高股息率藍籌股。
結 語
今年一季度的投顧調查結果顯示,無論是對宏觀經濟的預期,還是對股市運行的預測,以及具體的操作策略,投顧的觀點都偏向積極樂觀。在宏觀層面,投顧期待流動性更趨充裕。在中觀層面,九成投顧看漲全年A股市場。在微觀層面,投顧最看好消費股和科技成長股,同時認為港股在今年具有投資吸引力。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