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橫跨軍工及汽配雙賽道的高成長獨角獸
近期隨著成飛集團“下嫁”中航電測重磅重組事件公告,A股資本市場掀起了一股圍繞成飛集團產業鏈的資本狂歡,成飛集團是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研制生產和出口主要基地、民機零部件重要制造商,仔細瀏覽成飛集團的供應商名單,我們關注到一家頭部公募基金重倉的小市值高成長獨角獸,作為成飛集團的重要金牌供應商,不僅有望暢享成飛上市的饕餮盛宴,更是有望在媲美“一體化壓鑄”的汽車輕量化賽道上高速騰飛。
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工業開發區騰飛大道,在與成飛集團僅有“一路之隔”的園區,坐落著一家低調的高端精密制造小巨人企業-西菱動力,創始人魏曉林1956年生人,自70年代起即在成飛集團工作,是一位資深老成飛人,將半生心血凝聚于我國軍工事業的研發生產。1999年魏總自主創業,創辦西菱動力,公司于2018年登陸創業板上市成功。公司深耕汽車發動機零部件研發、設計、制造和銷售以及軍品及民用航空零部件業務,以高端精密多維鑄造技術為基石,產品結構橫跨新能源汽車輕量化及軍工雙賽道,一體兩翼蓄勢待發。
西菱動力的傳統優勢業務在于汽車發動機精密零部件制造領域,形成了曲軸扭轉減振器、連桿總成、凸輪軸總成三大成熟產品體系,2016至2021年,公司主營產品汽車零部件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約6.41億元、5.98億元、5.12億元、5.17億元、5.05億元和6.30億元,連年收入水平穩定,現金流良好,傳統汽車配件業務構成了公司業務的基本盤?;诜€固的基本盤業務,2018年起,公司發揮自身在高端精密制造領域的優勢,順應國家產業政策對軍工領域的大力支持,戰略布局軍工及民用航空零部件領域,并將其發展成為公司的第二主業,打造出第二增長曲線。2021年4月,西菱動力并購的成都鑫三合并表,成都鑫三合主要從事軍用飛機、民用飛機零部件、航空發動機零件精密制造和特種工藝處理,主要客戶為中航成飛、中航西飛等,航空軍工零部件業務產能于2021年起逐步釋放,并開始貢獻業績。
二、罕見小市值頭部公募基金重倉股,PEG小于1
根據西菱動力目前最新的股東名單,在公司的前十大股東及前十大流通股東中,除卻前兩名系創始人夫婦以外,全部為易方達、華安基金、國泰基金等“頭牌”公募,資本市場坊間曾經有傳言,低于300億市值,乃至低于100億市值的上市公司,都不曾達到公募基金的股票池門檻,目前公司僅憑借40-50億元左右的市值,竟得以獲得數家公募基金占據其全部前十大流通股東席位,看來其必有“人無我有,人有我精”的過人之處。
粗看西菱動力的業績與成長性,2021年是上市以來的業績拐點,實現歸母凈利潤2,004萬元,同比增長147.03%;2022年,根據公司業績快報,預計盈利4,200萬元-4,8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約109.58%-139.51%,其中軍品及航空零部件收入增幅約50%。連續兩年100%以上增長的亮眼業績,持續引來資本市場與機構投資人的高度關注。按照主流成長股的估值法,公司目前的PEG僅為1左右,確實屬于合理乃至略低估的狀態,難怪引來了頭部公募基金的扎堆持倉。
三、渦輪增壓器打破外資壟斷實現國產替代,打造第二增長曲線
仔細挖掘西菱動力的業績拐點和近兩年100%增速的高成長性的原因,源自于其獨創的鑄造技術突破-快速主動充型工藝,這是一種可以媲美“一體化壓鑄”的精密多維輕量化鑄造技術。傳統工藝中,針對形狀復雜、高性能需求的產品,目前制造業主要采用重力、離心等傳統鑄造工藝,或3D打印工藝,但上述工藝均存在各種不足,傳統鑄造存在著成品率低、強度低、均勻性低,3D打印則存在成本過高、無法批量生產的制約。
西菱動力憑借長期的制造技術積累,背靠多年打磨高端軍工產品的技術積淀,經過數年技術攻關,在設備、工藝、算法等方面掌握核心技術,研發突破了精密多維輕量化鑄造技術,結合了高速、動態、重力、離心、真空、負壓、惰性氣體填充等多項高端技術領域,建設了2條全球唯一、獨創的快速成型高溫合金生產線。該產線實現了長距離自動等溫澆注,是國內首創長距離移動自動化等溫澆注系統,成功克服了當前復雜形狀且性能需求高的產品生產中成品率低、成本高、無法批量生產的困難,有助于克服難流動金屬的成型障礙,改善鑄態金屬結晶狀態,提高材料性能和收得率。高速動態帶來的選分效應使鑄態工件內部純度更高,夾渣及夾雜物大幅減少,更高的澆鑄重力倍數使鑄態金屬組織更為致密,疏松及縮孔缺陷有效消除,高速的充型速度,使鑄件表面冷隔重皮缺陷遠少于常規鑄造工藝,動態重力帶來的壓力效應適合生產復雜薄壁鑄件,同時大幅降低了冶煉能耗,并大幅降低機加工成本。通過精密多維輕量化鑄造技術生產出的產品具備輕量化、薄壁化、結晶致密化三大特點,在鑄件夾雜、渣孔、氣孔金相組織排列及結晶狀態等方面有了突破性的改善。生產過程中,產品的收得率可得到大幅提升,不良率大幅降低,大幅提升了產品質量,有望引領傳統鑄造領域的工藝革命。
基于精密多維輕量化鑄造技術,西菱動力順利切入至高技術壁壘、高毛利的渦輪增壓器業務,渦輪增壓器主要應用于汽車、工程機械、農業機械、船舶、航空等領域的發動機內,其中,汽車行業是渦輪增壓器最大的需求產業。在全球市場,渦輪增壓器市場已形成寡頭競爭局面,市場主要由Honeywell(霍尼韋爾)、BorgWarner(博格華納)、MHI(三菱重工)、IHI(石川島播磨)四家企業占據,而我國渦輪增壓器市場也同樣由此四家外資廠商所壟斷,2020年四家外資廠商占據了國內87%的銷量份額,其中,霍尼韋爾市場份額為30%,博格華納市場份額為30%,三菱重工為15%,石川島播磨為12%,目前國內僅有湖南天雁(長安集團旗下)、寧波豐沃(吉利關聯企業)可規?;慨a渦輪增壓器,而這兩家企業均未獨立上市。西菱動力借助獨有的高端精密制造技術,實現了產品從成熟的曲軸扭轉減振器、連桿總成、凸輪軸總成等傳統汽配件領域的轉型升級,實現高端汽配制造領域的國產替代,可謂民族之光,在A股資本市場具備稀缺性。
渦輪增壓器由葉輪、渦殼、中間殼、壓氣機殼、軸承等主要零部件組成,其中渦殼和中間殼約占整個成本的30~40%,西菱動力依托獨有的精密多維輕量化鑄造技術和高溫合金工藝,占據渦輪增壓器40%成本的核心部件(渦輪、中間體)完全自產,目前成本相較競爭對手同類型的產品低100元/臺。截至目前,西菱動力產品已應用在吉利、理想、比亞迪等多家客戶共計30多款發動機的研發中,其中17款已獲定點,并已開始對包括吉利、航天三菱、江淮等多家客戶在內的多款發動機型號批量供貨。據公告,西菱動力2022年度渦輪增壓器產品銷售量約31.61萬臺,成為公司汽車零部件業務增長的重要動力之一,2023年的渦輪增壓器銷量有望達到65萬臺。未來隨著產品性能的提升、下游客戶大規模裝機,西菱動力渦輪增壓器的成本還可能進一步下降,相對同行業公司擁有更大的成本優勢。
西菱動力近期剛完成的定增資金將主要用于渦輪增壓器的擴產項目及氫燃料電池的研發,根據發行公告,本次定增發行價格19.55元/股,發行股數1718.67萬股,募集資金總額約3.36億元,此次定增發行投資人陣容豪華,包括國泰基金、諾德基金、財通基金、UBSAG、及多家私募基金等。渦輪增壓器擴產項目建成后,渦輪增壓器產能預計將提升至80萬臺/年,項目新增的上游零部件產能還可用于匹配公司總裝線的產能需求,節約成本,氫燃料電池的研發內容包括燃料電池空氣供給系統、燃料電池氫氣循環泵的研制,有助于公司提前布局新的業績增長點。預計渦輪增壓器項目達產后,西菱動力在現有的業績基礎上,新增營業收入1.76億元/年,新增凈利潤3,818萬元/年,屆時即使不考慮后續成飛帶來的軍工業務的增量,西菱動力的凈利潤水平也將達到1億元級別,給予成長股對應100%增速的100倍PE,公司整體市值相對于目前的50億元級別有望翻倍上漲至100億元。
四、精密多維輕量化鑄造技術填補國內空白,媲美“一體化壓鑄”
眾所周知,汽車零部件輕量化是汽車節能減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政策重點支持的領域之一,也是行業大勢所趨。除卻渦輪增壓器以外,西菱動力的精密多維輕量化鑄造工藝的突破還有望應用于生產其他輕量化的汽車零部件?;跉v年的設備研發和工藝積累經驗,通過對合金的溶體和化學成分的科學配比控制,公司已在汽車底盤零部件領域,包括汽車縱梁、懸架、副車架、上下擺臂、轉向節、控制臂等方面進行了立項研發與業務布局,未來將穩步導入下游客戶和推進量產。
輕量化作為當前汽車行業趨勢和主流技術,是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需在汽車保證其基本的使用性能要求、安全性要求和其成本控制要求的前提下,應用新設計、新材料、新技術來實現對汽車整體的減重,涉及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特斯拉選擇的一體化壓鑄路線是壓鑄技術的革新,將原本設計中需要組裝的多個獨立的零件經重新設計,并使用超大型壓鑄機一次壓鑄成型,ModelY采用一體壓鑄技術后,將原方案的80個沖壓焊接零件集成為一個鑄件,并實現40%的成本降低和10%的減重。然而,并非所有的汽車零配件都適用于超大噸位的一體化壓鑄技術生產,將過多的形狀復雜、高性能需求的零配件合并壓鑄可能會降低一體化壓鑄的良品率,而西菱動力的精密多維輕量化鑄造工藝可以填補一體化壓鑄以外的空白領域,工藝應用領域廣泛,可在多品種生產線上實現高效的等溫動態澆鑄,適合于生產高技術性能、高冶煉要求、流動成型難、斷面復雜的零部件、結構件產品,并通過智能化生產技術,開發滿足客戶各方面特定需求的復雜結構產品,并實現批量化生產。
此外,西菱動力的精密多維輕量化鑄造工藝還可以重點應用在航空、航天、航海、軍工等領域,公司目前已依托此技術切入高溫合金鑄造領域,開發出軍品新型的一體成型航空炸彈彈體,目前已經實現的量產前的所有工作,正在積極推進工藝水平的驗證階段,未來將推廣應用至各類材質性能要求較高的民用鑄件、高端復雜斷面的新材料,包括鎂鋁、鈦、銅合金等,實現對鍛造、變形合金、3D激光打印功能的部分替代,市場應用空間極其廣闊。
五、行而不輟履踐致遠,致力于軍工與汽配產業輕量化
高端汽車與飛機制造均是工業皇冠上的明珠,汽車和與飛機上的每一個零件上都積聚著材料、工藝和結構共同的智慧,材料、工藝和結構相輔相成,新的材料需要新的工藝,新的工藝可以實現更復雜的結構,新的結構又需要更強的材料,三者時刻緊密配合,相互促進推動發展,而輕量化就是它們三位一體的化身。
西菱動力未來將緊抓“軍工和新能車”爆發式增長需求,致力于打造“高溫合金材料+產品”的平臺型公司,在汽車和軍工領域的材料、工藝和結構方面深耕不輟,為客戶實現汽車夢想,為大國重器實現澎湃動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