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滬深交易所就全面注冊制配套業務規則征求意見
主板定位突出大盤藍籌特色
● 本報記者 黃一靈 黃靈靈
2月1日晚,滬深交易所就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制定修訂的多項配套業務規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滬深交易所本次向市場征求意見的配套業務規則全面覆蓋發行上市審核、發行承銷、持續監管、交易和投資者保護等環節,統籌考慮滬深主板、科創板、創業板市場,注冊制基礎制度整體適用各板塊。
整體來看,這次改革的重中之重是主板企業。改革后,主板與其他板塊相互銜接,并做了相應過渡安排,不會對主板在審企業和擬申報企業造成實質影響。
精簡主板公開發行條件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注冊制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對健全資本市場功能、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重要意義,而主板改革又是全面實行注冊制的重中之重。
經過多年發展,滬深主板市場已經聚集了一大批事關國計民生的骨干企業和行業龍頭企業,市場對主板也形成了比較充分的認知。本次改革中,主板在發行上市審核、發行承銷、持續監管等各環節作出完善和優化。
在備受關注的上市條件方面,滬深交易所精簡主板公開發行條件,優化盈利上市標準,取消最近一期末不存在未彌補虧損、無形資產占凈資產的比例限制等要求。綜合考慮預計市值、凈利潤、收入、現金流等因素,設置了“預計市值+收入+現金流”“預計市值+收入”等多套多元包容的上市指標,進一步提升市場包容性。至于特殊企業,滬深交易所明確已在境外上市和未在境外上市的紅籌企業、存在表決權差異安排企業的上市標準。精簡首發上市、上市公司證券發行上市申請文件,縮短上市申請決定期限。
滬深交易所強調,全面實行注冊制下,滬深主板定位突出大盤藍籌特色,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經營業績穩定、規模較大、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
完善發行承銷和交易機制
市場化的發行承銷制度是全面實行注冊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改革中,滬深交易所充分借鑒科創板、創業板試點注冊制經驗,對主板股票發行定價、規模不設限制,進一步完善以機構投資者為參與主體的詢價、定價、配售機制,并同步強化市場約束。
一方面是完善新股定價機制。允許網下投資者可填報3個不同的擬申購價格,調整高價剔除機制比例,完善定價信息披露要求。引入網下發行限售安排,引導投資者審慎報價。同時借鑒以往大盤股發行經驗,明確發行規模100億元以上的項目,網下限售的配售對象賬戶或獲配證券數量的比例不低于70%。
另一方面是優化調整配售機制。滬深主板不實施保薦機構跟投制度,維持科創板、創業板現行跟投機制。保持主板和科創板、創業板現行差異化的網下初始發行比例及回撥機制安排,主板向網上投資者傾斜。優化戰略配售的具體實施安排,完善超額配售選擇權機制,促進新股上市后股價穩定。
值得注意的是,主板市場規模大,投資者眾多,基于當前主板市場和投資者主要特點,本次修訂亦對滬市主板交易機制進行優化完善。具體來看,主板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的股票上市后的前5個交易日不設價格漲跌幅限制,同時調整盤中臨時停牌機制為盤中交易價格較當日開盤價首次上漲或下跌達到或超過30%、60%的,停牌10分鐘。此外,保持主板日漲跌幅限制(新股上市前五個交易日除外)以及投資者適當性等要求不變。
保持不同板塊錯位發展
除主板外,滬深交易所此次對科創板、創業板也做出相應改革。例如,在再融資審核方面,將主板上市公司適用的分類審核機制擴展至科創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在新股配售方面,取消科創板新股配售經紀傭金等。
上交所表示,科創板制定了清晰明確的科創屬性評價體系并動態優化完善,市場對“硬科技”企業到科創板上市已基本形成共識。全面實行注冊制后,上交所將進一步堅守科創板定位,聚焦科創板“支持和鼓勵‘硬科技’企業上市”的核心目標,專注服務“硬科技”。在此過程中,上交所將進一步支持符合科創板定位的企業優先到科創板上市。
深交所表示,經過注冊制改革試點,創業板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的特色日益鮮明,促進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的功能日益增強。全面實行注冊制后,深交所將堅決把好創業板定位關,進一步聚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著重支持優質創新創業企業發行上市。同時,支持符合條件的尚未盈利企業在創業板上市;取消關于紅籌企業、特殊股權結構企業申請在創業板上市需滿足“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的要求。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