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人民領袖丨“我們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2022年10月23日,剛剛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當選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強、趙樂際、王滬寧、蔡奇、丁薛祥、李希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采訪中共二十大的中外記者親切見面。這是習近平向在場的中外記者揮手致意。

    “前進道路上,無論是風高浪急還是驚濤駭浪,人民永遠是我們最堅實的依托、最強大的底氣?!?/p>

    2022年10月23日,人民大會堂金色大廳。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話語鏗鏘,目光自信堅毅。

    “底氣”二字映照出中國共產黨人始終深深扎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的深厚情懷,向世界傳遞出民心所向的磅礴力量。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

    從黃土地一路走來,習近平總書記時刻將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斯蒂芬·佩里感慨道,習近平做事的一切動力都來自人民。

    總書記常常點贊人民,強調“尊重群眾首創精神”。

    在秦嶺深處,他點贊陜西柞水央企扶貧項目“小木耳,大產業”;在山西太原,他走進太鋼生產車間,稱贊企業創新產品“手撕鋼”是“百煉鋼做成了繞指柔”;在寧夏吳忠市金花園社區,他肯定這里的社區治理、服務創新機制,強調脫貧、全面小康、現代化,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在習近平總書記眼中,“群眾的實踐是最豐富最生動的實踐,群眾中蘊藏著巨大的智慧和力量”。

    醫改,是一道世界性難題,卻在中國東南沿海省份的一座城市有了“中國解法”。

    這座城市就是福建三明。由于財政無力兜底,三明曾一度站在醫?!皯已隆边?。2012年,三明開始向醫改的“激流險灘”挺進,此后的八年時間,先后制定實施200余項醫改政策?!叭t聯動”“一品兩規”和組建醫保局等舉措,先后上升為國家醫改的頂層方案。

    2021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省三明市沙縣考察調研。這是總書記在沙縣總醫院實地了解醫改惠民情況。

    2021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三明沙縣總醫院考察。在一張顯示三明醫改成效的柱狀圖前,他駐足細看?!拔液荜P注你們的改革。這是一種敢為人先的精神?!笨倳浢銊畹?。

    在這次考察中,總書記還強調,共產黨做事的一個指導思想就是尊重群眾首創精神,群眾是真正的英雄。

    黨的十八大以來,從深入推進簡政放權,到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再到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億萬人民成為推動國家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的主人翁、探路者、生力軍。

    千難萬難,問計群眾就不難??倳洺Uf:“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甭犎嗣裥穆暋⑾蛉嗣駟栍?,是他最常用的群眾工作方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總書記走過崎嶇的山路、去過邊遠的哨所、坐過老鄉的炕頭、蹚過雨季港口碼頭的積水、開過院壩上的座談會,深入調查研究,傾聽民情民意。

    2019年4月15日,在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中益鄉華溪村,習近平總書記踏著濕滑的石階登上陡坡,前往貧困戶譚登周家看望。

    2019年4月15日,總書記的身影出現在山城重慶。

    山路蜿蜒,坡急溝深,總書記一行輾轉3個多小時才抵達大山深處的華溪村。

    這是一次聚焦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的專題調研。為何聚焦于此?總書記在與當地干部群眾座談時表明——“貧困群眾脫貧最基本的標準,就是‘兩不愁三保障’”。

    彼時,距離2020年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時間不足兩年。

    重慶之行,總書記考察小學、看望貧困戶、走訪脫貧戶……一個村、幾個點細細看下來,脫貧攻堅的形勢更清楚,存在的問題更明晰,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也更清晰。在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座談會上,總書記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加大工作力度,拿出過硬舉措和辦法,確保如期完成任務。

    時隔一年半,又一場別開生面的座談會在湖南長沙召開。

    農民工、快遞小哥、網店店主等同習近平總書記面對面,一起為“十四五”規劃編制建言獻策。

    2020年9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長沙主持召開基層代表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聽取基層干部群眾代表對“十四五”規劃編制的意見和建議。

    這是繼企業家座談會、黨外人士座談會、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科學家座談會之后,總書記為“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召開的第六場問計會。

    座談會上,總書記開門見山:“大家都處在改革發展和生產一線,參與經濟社會生活最直接,同群眾聯系最經常,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見效感知最真切,提出的意見和建議能夠更加貼近基層實際、反映群眾心聲。”

    “正確的道路從哪里來?從群眾中來。我們要眼睛向下,把頂層設計同問計于民統一起來?!?/p>

    解題破題,辦法就在群眾中,這個樸素的道理,習近平總書記了然于心、付之于行。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問計于民的場景,甘肅蘭州虛擬養老院的老人見過,安徽鳳陽小崗村的“種糧能手”見過,北京的冰雪少年見過,浙江寧波舟山港的港口職工見過,河北承德濱河社區的社區工作者也見過。

    習近平總書記常說,黨的領導工作的正確方法就是將群眾意見集中起來形成正確的決策,又到群眾中宣傳解釋,將決策化為群眾的行動,并在群眾實踐中檢驗這些決策是否正確。

    人民的力量一旦被激發,就有著改天換地的偉力;黨心與民心凝聚,就能創造非凡奇跡。

    這是2020年8月12日拍攝的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縣阿子灘鎮阿子灘村(無人機照片)。

    十年跨越,中國共產黨向人民、向世界交出彪炳史冊的時代答卷。

    2013年至2021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6.6%,對世界經濟增長的平均貢獻率超過38%,居世界第一;

    2020年,我們打贏脫貧攻堅戰,近1億人口摘掉絕對貧困的帽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千年夢想成為現實;

    2022年,我們成功舉辦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中華文化與奧運精神交相輝映,全世界都感受到新時代中國的自信、包容、開放;

    …………

    一路走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億萬人民一筆一畫書寫史詩、同心協力成就偉業的進程,成為“底氣”二字的最好注腳。

    踏上光榮與夢想的遠征,習近平總書記說,“我們仍然要依靠人民創造新的歷史偉業”。

    總監制丨駱紅秉 魏驅虎

    監 制丨王敬東

    主 編丨李璇

    策 劃丨蔡純琳 孟利錚

    編 輯丨孟利錚

    校 對丨劉禛 孫潔 宋春燕 梁雅琴 范立君 閆田田

    出 品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網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