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智慧就醫讓老百姓少跑路 青島市打造“全市一家醫院”就醫場景

    1月10日,記者從青島市“全市一家醫院”智慧就醫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貫徹市委、市政府“數字青島”建設部署要求,提升群眾看病就醫體驗感和便捷度,市衛生健康委全面啟動智慧醫療攻堅行動,創新建設“全市一家醫院”就醫場景和“三位一體”智慧醫院,打造“互聯網+醫療服務”平臺——“健康青島”微信公眾號,構建起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新模式,實現了區域就診“一碼通行”、醫生號源“一網預約”、醫療繳費“一站式結算”、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電子健康檔案跨院調閱。在剛剛公布的復旦大學《2022衛生健康公共數據開放報告》中,青島市衛生健康公共數據開放綜合等級列全國115個參評城市第一名。

    “全市一家醫院”讓多維度管理服務成為可能

    我市依托青島市政務云,搭建了“全市一家醫院”基礎支撐平臺,暢通部門、區域、行業之間的數據共享通道,研究制定質控規則3000余條,構建了四大類212項衛生健康數據集的采集、匯聚、清洗、分析平臺。匯聚居民在不同機構、不同生命周期的診療及體檢信息,建立電子健康檔案,形成了面向個人健康和政務服務的數據支撐?!叭幸患裔t院”基礎支撐平臺與山東省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對接,覆蓋了我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形成了全員人口、健康檔案、電子病歷和基礎資源四大數據庫。截至目前,平臺共接入醫療機構235家、10個區(市)平臺和基本公衛、婦幼保健、慢病管理等15個垂直業務系統,匯聚數據4.7億條,其中電子病歷3940.51萬份,健康檔案608.23萬份,為不同種類、不同層面的健康服務和協同應用場景,提供了強大、可靠、全面、精準的數據支撐,讓群眾就醫更方便、醫療救治更高效、監督管理更全面。

    青島成為省內首家實現市域內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城市

    為解決重復檢驗檢查和自帶報告、片子不便等問題,降低患者就診費用,推動全市醫療衛生資源的合理利用,我市加快推進醫療機構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一是加強醫療質量控制,解決“不敢認”問題。印發《全面推進青島市醫療機構間醫學影像檢查資料和醫學檢驗結果共享互認工作的實施方案(試行)》,進一步明確互認機構、互認項目范圍及互認規則,形成科學有效的制度保障體系。通過各級臨床檢驗、臨床放射、醫療設備等質控中心加強對相關專業的質量控制和培訓,實施室內質控、室間質評,定期開展飛行檢查和盲樣考核等,強化檢驗和影像資料質量。二是加強信息化支撐,解決“不能認”問題。基于“全市一家醫院”基礎支撐平臺,匯聚各醫療機構結構化數據,統一維護互認機構、互認項目、互認規則等信息,實現不同醫療機構,不同業務系統間互聯互通。在診療過程中為醫生提供可互認的檢查檢驗結果提醒、報告查看、原片調閱等功能,醫生根據患者病情實際情況選擇是否互認。監管后臺提供統計分析功能,構建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閉環管理模式。去年10月26日,我市互認共享系統正式上線試運行,32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開展業務,成為全省第一個實現區域內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城市。首批實現了臨床生化、臨床免疫、臨床血液以及普通放射線檢查、CT檢查、MR檢查等6大類47個項目的互認共享。截至12月25日,累計完成數據共享調閱116萬次,互認檢驗檢查項目8412項次,節約檢查檢驗費用約35萬元。

    “全市一家醫院”讓互聯網醫療更加高效便捷

    我市不斷強化數字賦能,打造“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品牌,建成“健康青島”便民惠民服務平臺。截至目前,共接入全市醫療機構86家,開展門診、住院、體檢、防疫等便民惠民服務120余項,平臺建檔居民數達1600萬,月平均預約掛號就診人次達150萬,門診繳費線上交易30萬筆,查詢檢查檢驗報告60萬份。

    掛號繳費更便捷?!敖】登鄭u”平臺匯聚了全市統一的醫生號源,居民可在“健康青島”微信公眾號、網站、APP進行預約掛號和繳費,可自由選擇名醫、專家和普通醫生號源,在預約時間內到達醫院便能按時就診。在全市公立醫院大力推行電子健康碼替代就診卡,實現居民就診“一碼通行、碼上就醫”。推行“就醫付費一件事”便捷支付體系,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全部支持在微信公眾號、醫生工作站、自助設備等渠道使用微信、預交金、銀聯、醫保等多方式支付?!敖】登鄭u”上線后,掛號時間從15分鐘縮短為1分鐘,就診環節從8個減少為3個,在院就醫時間從3小時縮短為1小時,人工窗口從平均數37個減少為9個,有效改善了之前掛號、候診、繳費排隊時間長,看病時間短的“三長一短”問題。

    互聯網醫院更貼心。搭建了市級統一的互聯網醫院平臺,構建資源集中、共享普惠的互聯網診療服務體系。平臺入駐醫療機構30家,通過在線圖文、語音、視頻,為居民提供健康咨詢、問診、藥品配送等線上線下一站式服務。尤其在當前疫情形勢復雜的情況下,讓居民足不出戶,快速找到就醫康復路徑,解決特殊時期的急難所盼。同時,還不斷加強5G通訊等數字化新技術在醫療領域的融合應用,如青島大學附屬醫院開展5G+國產原研手術機器人輔助泌尿外科手術,為貴州偏遠地區患者實施精準手術。青島市婦女兒童醫院基于5G網絡,打造遠程查房系統,實現對多院區、多科室病房的重癥監護、查房教學、異地交接班等醫療業務,推動多維度、全方位的醫療健康服務。

    “出生一件事”一鍵聯辦更高效。我市推動衛生健康、公安、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醫保等部門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按照“前端一體申報、后臺并聯處理、信息集成共享”的方式,實現《出生醫學證明》《社會保障卡》辦理、戶口登記及醫保參保登記業務一鍵聯辦。將原來10個辦理環節簡化為2個,將原本需要提交19份申請材料簡化為4份,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6月1日系統上線以來,累計為1102名新生兒提供了“一鍵聯辦”服務,完成了10206件單業務辦理,被評為青島市第一批“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長效機制事項。

    下一步,我市將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推動全市數字健康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搭建健康醫療大數據創新應用平臺,深化“互聯網+醫療健康”服務體系,大力發展互聯網醫院服務,不斷豐富“健康青島”功能,提供更好用、更管用、更實用的便民服務,為加快建設健康青島、增進人民群眾健康福祉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責任編輯:臧劍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