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工人日報》刊發《是否禁放煙花應當“因城施策”》一文指出,毫無疑問,很多人都希望節日氛圍可以濃厚、喜慶一些,但不同的城市確實面臨不同的現實情況。比如北京,從相關報道來看,其禁止燃放煙花爆竹的理由主要包括,其一,作為多朝古都,其文物古建眾多,冬季干燥風大,燃放煙花爆竹可能導致火災等事故,不利于文物保護;其二,北京人口眾多且密集,不利于公共安全保障;其三,北京好空氣來之不易,而燃放煙花爆竹造成的環境污染較大,進而可能影響市民健康。
文章表示,燃放煙花爆竹有它的特殊寓意,但相比空氣質量和人們生命財產安全來說,后兩者顯然更重要一些,畢竟不能為了短暫的快樂而置安全和性命于不顧。從以往燃放煙花爆竹引發的悲劇來看,輕則致人受傷、引發火災,重則會造成人員死亡等。
文章認為,因此,在人口密集、古建筑眾多、氣候干燥的地方,嚴格禁放煙花爆竹是現實且必要的舉措。對于一些人認為禁放煙花爆竹會消解節日氛圍的擔憂,相關地方不妨通過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去彌補。而人口不那么密集、古建筑少的城市,則可以采取允許或限制燃放的辦法,適當滿足市民對節日氛圍的期待。也就是說,禁止燃放還是允許燃放,要結合各地自身實際情況來定,不要盲目效仿或跟風,也不要被輿論“綁架”。即便允許燃放也要保障煙花質量、燃放安全,做好消防準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