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xlrhz"></address>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meter id="xlrhz"></meter></listing></address>

<em id="xlrhz"><address id="xlrhz"></address></em>

<address id="xlrhz"><address id="xlrhz"><nobr id="xlrhz"></nobr></address></address>
<address id="xlrhz"><listing id="xlrhz"></listing></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全球八成車企高管看好未來五年前景

    畢馬威最新調查顯示,全球汽車高管對汽車行業未來5年內的盈利增長充滿信心,對未來到2030年的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預期變得更加理性。同時,大宗商品及零部件的供應仍然是高管們關注的重點。這是畢馬威第23次發布《全球汽車行業高管調查》報告,數據涵蓋了汽車及產業鏈內相關企業的915名高管的調研,其中美國和中國的高管成為了本次最大的受訪群體。

    本次全球調查結果顯示,83%的受訪高管相信汽車行業將在未來五年內實現顯著的盈利增長,而去年僅有53%的受訪者持有此態度。結合宏觀經濟的潛在阻力等因素,調查中的207名首席執行官、總裁、董事長對短期企業業績預期更加謹慎。

    畢馬威認為,汽車高管對汽車行業的未來非常樂觀,同時他們的信心程度也隨著汽車夢想逐漸落地而回歸現實。汽車廠商已在一系列新型汽車的開發上投入超5000億元美金。為了達成目標,汽車公司將會嘗試多種道路,有些企業會獲得成功,而其他企業可能以失敗告終。

    動力系統的未來

    受訪高管預計,到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的市場份額將增長到汽車總銷量的40%左右,而去年這一預測占比高達70%。今年受訪者對日本、印度和巴西的電動汽車銷量變得更加謹慎。

    盡管受訪者相信在沒有政府扶持的情況下,電動汽車將實現與燃油汽車的成本平價,但90%的中國高管仍然支持電動汽車的購置補貼政策,而此項全球調查結果為76%。

    畢馬威預測,電動汽車滲透率的增長離不開整體汽車價值鏈的革新。隨著2023年中國即將取消新能源車購置補貼政策,各大主機廠或將自行承擔其中的差價以維持其市場地位,這將進一步增加成本壓力并擠壓利潤空間。

    數字化消費者

    隨著新車型、品牌和技術的大量涌現,受訪高管認為未來五年的消費者購買決策將側重于駕駛體驗和品牌形象。數據隱私和安全也是購買時考慮的關鍵因素。19%的中國受訪者認為中國消費者更加信賴由政府來承擔汽車數據保護的責任,這一比例高于9%的全球調查結果。調查預計消費者將越來越多在網上購物,并愿意每月付費訂閱汽車軟件。汽車保險市場也被視為是汽車廠商的一個增長機會。

    脆弱的供應鏈

    調查顯示,受訪者們仍然非常擔心大宗商品及零部件的供應情況,尤其是半導體以及對燃油效率和電池續航里程至關重要的電工鋼和輕質材料等產品。為應對脆弱的供應鏈,汽車制造商正布局近岸和在岸生產,以減少對單獨一兩個國家的依賴。

    相當比例的全球高管認為科技巨頭,如蘋果和百度將進入汽車市場并在2030年前成為全球電動汽車的領導者之一。中國受訪者則更看好本土電動汽車品牌會在全球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90%的高管表示初創企業將對行業有深遠影響。與全球調查結果趨同,中國受訪高管相信在未來幾年內,先進制造工程、電子硬件工程和AI/AV軟件工程將對整個行業至關重要。此外,合同制造將變得更加具有戰略意義。中國汽車科技企業正不斷搶占市場份額。汽車制造商從未停止過對科技初創企業的投資,并貢獻出其全球化的行業資源、制造力優勢或軟件開發能力。他們將和汽車科技企業一起,共同推動行業智能化進程。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冬明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国产剧情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