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闡明了中國式現代化的豐富內涵,開辟了現代化的新境界新格局新高度。
在剛剛結束的城陽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城陽區錨定“四區一園”建設攻堅突破,創新提出加快打造“五個現代化”,進一步筑牢實體經濟根基,集聚全球優質資源,推動低效片區“鳳凰涅槃”,打造公園城市“北方樣板”,賦予了城陽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的時代內涵,彰顯出城陽區打造大青島北部經濟隆起帶的強烈使命感和責任感。
履職開局年的高分答卷
2022年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年份。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在黨和人民的奮斗歷程中寫下歷史性的一頁。
2022年是新一屆政府履職的開局之年,城陽區在市委、市政府和區委的堅強領導下,按照區第七次黨代會部署,聚焦市委“三條線”重點工作,聚力打造“四區一園”,以“三類產業”思路振興實體經濟;以“四級聯動”升級改造低效片區;以“三高標準”招引頭部企業;以“三生融合”打造公園城市北方樣板;以三個“由市民說了算”落實人民至上,灣區都市活力城陽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過去一年,面對重重考驗,城陽區果斷推出、靠前實施助力企業擴容提質增效30條等助企紓困政策,打出了穩經濟、興實體的組合拳,全區經濟高質量發展勢頭不減。
強產業、調結構。城陽區突出存量變革,7家企業完成三年倍增計劃、年均增長30%,裕豐漢唐提前一年實現倍增,國恩科技營收突破百億,青特集團入圍全省民營百強,鐳視光電等8家企業入圍省制造業單項冠軍。突出增量崛起,新增納統企業416家、全市第二,其中新增規上工業企業97家,總數達到845家、超過全市五分之一。利和生物等9家制造業企業當年投產、當年納統,新增產值16億元。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占全市比重達16%,居全市第二位。
優服務、激活力。城陽區成立8個區級小分隊,遍訪2202家重點企業,全面落實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新增減稅降費72億元。其中,留抵退稅48億元、是2021年的5倍,惠及企業7201戶、全市最多。強化“免申即享、無感兌現”,向企業兌現獎勵資金8.5億元。啟動樂購城陽系列促消費活動,發放消費券8.5萬張,帶動消費2.4億元,榮登“2022年度全國縣市夜經濟繁榮百佳樣本”第6位。
抓項目、促投資。城陽區339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458億元,完成投資計劃的103.2%,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91個。制造業技改投資增長10%,高技術投資增長12.6%。全力爭取政府專項債券84.2億元、金融工具融資17.6億元、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18.2億元,有力保障了重點項目資金需求。
城陽區深入實施實體經濟振興發展三年行動,全面推行“鏈長制”,26個產業鏈項目列入市級實體經濟振興清單,蔚藍生物工程中心等7個項目竣工啟用?!俺顷栐臁毖湃f高鐵帶動軌道交通產業“全鏈”出海,軌道交通產業獲國務院督查激勵。食品飲料、精密儀器儀表等產業產值增長15%以上,先進高分子產業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精密儀器儀表、集成電路、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園入選市級專業園區。聚力推進科技創新和中小企業培育,取得10個“全市第一”,成為城陽區今后經濟快速發展的動力和底氣!
把脈定向 謀劃新章
回首來時,皆是篤行不怠的難忘時光;眺望前路,亦是踔厲奮發的嶄新篇章。
展望未來,城陽區經濟“穩”的基調更明確,“進”的要求更積極,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更加篤定。
首先,攻堅突破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建設,加快打造實體經濟更具競爭力的現代化。城陽區將聚力發展軌道交通、食品飲料等優勢產業,推動中車大數據中心竣工運營、裝備智能化研究院交付使用,加快推進總投資280億元的軌道交通關鍵裝備產業園等18個重點項目,規劃建設軌道綜合試驗線和智能虛擬軌道試驗線,引進上市公司華鐵股份等項目20個以上,爭創科技部創新型產業集群。打造全國食品研發、檢測標準化認證高地,加快優質食品產業園建設,推動研發中心主體完工,引進藍灣食品等6個“爆款項目”,開發10余種“拳頭產品”,積極創建中國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產業鏈產值增長15%以上。城陽區將集群發展新興產業,加快集成電路產業園建設、生物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園建設、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園建設、綠色低碳新材料產業園建設、中國電科青島科技園建設,超前布局未來科技產業,搶占發展制高點。
其次,攻堅突破創新創意引領區建設,加快打造創新驅動發展的現代化。城陽區將建立區級重點實驗室培育梯隊,新增市級以上技術創新平臺、企業技術中心30家以上。推進創新載體提質增效,新培育5家科技企業孵化器。依托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全球供需平臺,打造城陽區專屬平臺,推動產業核心技術國際化對接,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35億元以上。城陽區將完善科技企業梯次培育體系,培育“單項冠軍”“專精特新”“瞪羚企業”“雛鷹企業”等高成長企業200家以上,新增科技型中小企業1500家以上,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到1700家,持續保持全市領先地位。城陽區將引育國家和省市級高層次科技人才10人以上、海外人才400人以上;新增專家工作站等人才平臺15家以上,引進博士后人才項目80個以上;推動專技人才與技能人才貫通發展,培育技術技能人才1萬人以上。
第三,攻堅突破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先行區建設,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深層次推進的現代化。城陽區將加強與在華韓國創新中心、中日韓企業交流中心等頭部機構的交流合作,放大韓國中小企業支援中心等3大平臺效應,謀劃建設中日科技成果轉移孵化基地,建成中韓科技產業協同創新基地,吸引日韓優質資源匯聚城陽。加快綜保區創新升級,推動綜保中心一期主體完工,啟用跨境電商外貿服務平臺,促進中外運、中青橡等大宗貿易項目擴大規模,爭創全省首個國際化文旅貿易服務基地。城陽區將提升招商引資質效,重點圍繞3大低效片區、10條產業鏈、11個專業園區,加強與央企、世界500強和行業龍頭企業對接合作,招引落地一批生態主導型大項目,全年引進50億元項目5個、過億元項目120個以上。
第四,攻堅突破膠東經濟圈消費中心區建設,加快打造服務業優質高效的現代化。城陽區將優化奧特萊斯、北曲商圈等現有商業布局,積極引進京東、山姆會員店等高端零售項目,豐富消費場景業態。加快推進汽車產業消費升級,瞄準理想、特斯拉等頭部企業,集聚一批銷售總部,打造新能源汽車消費產業帶。實施魯邦國際風情街、天一仁和財富廣場升級改造,繁榮發展首店經濟、夜間經濟,鼓勵發展休閑體驗及沉浸式消費,提升正陽路商圈功能品質。錨定“一區三地”定位,集聚韓國K茂等高端商業資源,規劃建設國際商務中心、消費中心,支持展現醫美健康、文娛休閑和國際元素的時尚消費發展,打造白沙河片區地標型商圈。
第五,攻堅突破人文生態幸福家園建設,加快打造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城陽區將持續實施城市更新建設行動,編制城市更新專項規劃和白沙河北岸片區控規,完成國土空間分區規劃,以城市大腦、數字底座賦能城市更新。重點抓好總投資1914億元的168個重點項目,優化“四級聯動”推進機制,騰出土地7200畝,加強與重點央企對接合作,導入一批“三高”項目。完善綜合交通網,大力推進5個地鐵及沿線開發項目,加快建設中北快速通道(城陽段),新建改擴建馴虎山路南延等51條道路,實現國城路等20條道路通車,新建4個停車場、1000個停車泊位。突出抓好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群體就業,新增就業3.8萬人,扶持創業2400人以上。新建改擴建中小學24所,投入使用11所,新增學位1.5萬個以上。
大道天地闊,山川日月新。2023年,城陽區將按照黨的二十大提出的科學指引、根本遵循,肩負起市委市政府賦予“在打造大青島北部經濟隆起帶中顯擔當、作貢獻”的使命重任,不斷創造一系列新戰法、新打法,持續凝聚增強廣大干部群眾信心熱情,勠力同心、勇毅前行,奮力打造灣區都市活力城陽,在新的趕考之路上重振城陽發展雄風、再創城陽時代輝煌!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